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以鋼

鎖定
喬以鋼,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祖籍山西。1969年赴遼寧農村插隊。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2年本科畢業,在天津輕工業學院任教。1986年南開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7年至2000年兼任南開大學中文系黨總支書記,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2000年兼任文學院黨委書記、中文系主任。
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性別與現代中國文學文化。
中文名
喬以鋼
學位/學歷
研究生
專業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
任    職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祖    籍
山西

喬以鋼學術兼職

喬以鋼教授 喬以鋼教授
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女性文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開大學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負責人。
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性別與中國文學文化研究。著有《中國女性的文學世界》(1993)、《中國的風流才女》(1995)、《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上下卷,合著,1995)、《低吟高歌——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論》(1998)、《多彩的旋律——中國女性文學主題研究》(2003)、 《中國女性與文學——喬以鋼自選集》(2004)、《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的文化探析》(2006);主編《現代中國文學作品選評》(A、B卷,2004),《女性文學教程》(2007)等。

喬以鋼研究課題

1、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課題“性別視角下的中國文學與文化”,首席專家。(結項鑑定:優秀)
2、教育部“985工程”二期“中國思想與社會”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基地項目“性別觀念與中國文學批評”,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3、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項目“女性觀與現代女作家創作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的文化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5、天津市“九五”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主題演變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6、天津市“八五”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課題組主要成員,副主編。(已結項)
7、天津市面向21世紀教學體系改革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教學體系改革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1] 

喬以鋼出版著作

《多功能義類成語大辭典》 副主編 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
《簡明華夏百科全書 文學卷》 副主編 華夏出版社,1998年
《古代詩詞曲名句精華》 主編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國詩詞名句賞析大典》 主編 台北三思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詩詞賞析句典》 主編 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增訂註釋全唐詩》第二冊(杜甫、李益、戎昱詩歌註釋)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高考話題作文應試對策》 主編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高考話題作文得分方略》 主編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高考話題作文佳作賞析》 主編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喬以鋼主要論文

《近百年中國古代文學的性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8期轉載) [2] 
《中國現代女性文學史觀的初建及其反思》 《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試論孫犁小説的意境》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年第2期
《讀朱淑貞詩詞札記二則》 《天津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
《中國古代女性文學創作的文化反思》《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人民日報》1988年4月3日、《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88年第6期、《文史知識》1989年第2期轉載 )
《李清照的自我藝術形象與古代婦女文學》 《天津師大學報》1989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89年第6期轉載)
《光明.黑暗.怎麼辦》 《讀書》1991年第1期
《中國古代婦女文學的感傷傳統》《文學遺產》1991年第4期
《靈魂甦醒的歌唱――論五四時期女性文學》《天津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92年第6期轉載)
《醒世之文,坦誠之心――評孫犁〈芸齋小説〉》 《孫犁作品評論續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
《丁玲小説對婦女人生道路的探索》 《天津師大學報》1993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93年第5期轉載)
《論陳衡哲及其創作》 《南開學報》1993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93年第7期轉載;收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推薦論文目錄》)
《中國女性現代精神的高揚――論新時期女性文學》《南開學報》1993年第6期
《論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女性文學》 《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
《論廬隱及其創作》 《廬隱代表作》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女性人生與文學》 收入《女性與持續發展》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年
《論馮沅君的小説創作》 《南開學報》1995年第2期
《當代紀實文學中的婦女問題》 《文學自由談》1995年第3期,收入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95北京非政府組織婦女論壇 中國論文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8年
《二十世紀中國女性的文學選擇》 《南開學報》1996年第3期
《中國古代女性的文學選擇》 《天津師大學報》1996年第3期
《有斜陽處有春愁--沈祖棻及其創作》 《程千帆沈祖棻學記》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98年第5期轉載;收入《當代中國女性文學文化批評文選》,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
《張愛玲的女性觀及其前期創作》 《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
《當代文壇新景觀―― 女性主義文學在中國》 《昇華與超越》(第1輯)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關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學科建設的思考》 《南開學報》1999年第2期
《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開展多學科婦女學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論中國女性文學的思想內涵 》 《南開學報》2001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1年第11期轉載)
《談女性文學的基礎性建設》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2年第5期轉載)
《女性寫作與文化生存》《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文藝理論》2002年第5期轉載)
《女性視角與文學》 《百花洲》2002年第5期
《論女性文學的學科建設》 《南開學報》2003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6期轉載;收入《中國婦女研究年鑑(2001~200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多姿的飛翔--論20世紀90年代女性寫作》 《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世紀之交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略論》 《南京師大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女性:思想舞動三月》(訪談錄) 《中國婦女報》2004年3月23日
《“與男共舞”的理論演進》 《社會科學報》2004年4月8日
《兩性問題斷想》 《中國女性文化》2004年第4期
《試論<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説一集>的性別策略》《南開學報》2005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5年第7期轉載)
《關於高校女性文學課程建設的理論思考》《婦女研究論叢》2005年第2期
(收入《婦女/性別理論與實踐——《婦女研究論叢》(2005-2009)集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五四”傳統與新時期女性文學》《江漢論壇》2005年第7期
《不談“身體”》 《百花洲》2005年第5期
《世紀之交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5期(收入《2005北大文選:批評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胸襟 視角 心態——近十年女性文學研究反思》《天津師大學報》2006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9期轉載)
《新時期女性文學的愛情書寫與現代啓蒙敍述》《長江學術》2006年第1期
《<周易>的家庭觀念及其影響論略》 《南開學報》2006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5期摘要)
《新時期女性文學與現代國家意識》 《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4期摘要)
《博客上的女性寫作與女性形象》 《上海文化》2006年第6期
《論北美華文文學“離散”內涵的演變——以女性創作為中心》《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7期轉載)
《性別:文學研究的一個有效範疇》《文史哲》2007年第2期
《“人”的主體性啓蒙與女性的自我追求》《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性別視野中的“小女人散文”批評話語》(台北)《中國現代文學》2007年第2期
《自戀與自審間的靈魂歷險》《江漢論壇》2007年第3期
《性別批評的構建及其基本特徵》 《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文藝理論》2008年第3期轉載)
《海派文學中的尤物敍事》《湘潭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漫談女性文學研究的若干問題》 《揚子江評論》2008年第1期
《當身體不再成為“武器”——“80後”部分女作家身體書寫初探》《天津師大學報》2008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當代女性小説中的流產敍事》 《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
《沉鬱悲愴 凝重蒼涼——評張潔〈無字〉》 《名作欣賞》2008年第3期
《關於<女性文學教程>編寫的思考》 《中國女性文化》第9輯 2008年
《論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空間概念》《文藝理論與研究》 2008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2期轉載)
《“女國民”的興起:近代中國女性主體身份與文學實踐》《南開學報》2008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2期轉載;譯文收入《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打開語文教育的一扇新窗——嘗試將性別視角引入大學語文教育》,《母語?文章?教育——大學語文研究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西緒弗斯式的悖謬——張潔新時期創作中的女性觀》《東方叢刊》2009年第1期
《〈為奴隸的母親〉小説敍事的性別分析——兼及與〈生人妻〉的比較》《湘潭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日常化情慾的指歸——論早期新海派文本的題旨轉換》 《南開學報》2009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11期轉載)
《追尋與建構:現代女性文學史書寫》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年8月11日
《現代女性文學史寫作的最初實踐》 《中國女性文化》2009年第2期
《茅盾女作家論的性別因素》《東嶽論叢》2009年第1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7期轉載)
《晚清“女國民”話語中的性別想象》《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女人作為“人”與女人作為“女”:現代中國女性文學中的性別意識》,譚國根、葉少嫺編《性別、話語與文學中的自我:中國大陸、台灣與香港的議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周易>與<禮記>家庭觀念之比較》,《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
《論生態女性主義批評及其本土實踐》,《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舒蕪的婦女觀及其性別批評》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5期
《近三十年“城鄉交叉地帶敍事”中的“新才子佳人模式”》 《南開學報》2011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3期轉載)
《民族﹒性別﹒歷史敍事——重讀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 《社會科學》2011年第9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2期轉載)
《蕭紅與百年中國文學》 《文學與文化》2011年第3期
《性別文化與文學研究》 《華夏文化論壇》第六輯, 吉林出版集團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8月
《史鐵生的女性觀及其〈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3期
《問題與挑戰:女性文學學科建設之思》,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新華文摘》2012年第2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6期轉載)
《“性別”:在“文化政治”的視野中》,《婦女研究論叢》2012年第6期;
《超越時代的愛情歌吟——重讀林子<給他>》,《南方文壇》2013年第3期
《近年來女作家“鄉村女性進城”的常態敍事》,《社會科學戰線》2013年第3期
《當代蒙古族文學性別研究述評》,《江漢論壇》2013年第4期
《“女性文學”隨想》《長江文藝》2013年第6期
《堅持男女平等核心價值觀 推動先進性別文化建設》,《婦女研究論叢》2013年第6期
《試論周作人早期女性觀的發生與遷變》,《南開學報》2014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4年第5期轉載)
《“被髮明的傳統”:當代蒙古族文學的蒙元女傑想象》,《文藝爭鳴》2014年第3期
《民族傳統與現代文明糾葛下的性別敍事》,《求是學刊》2014年第5期
《葛水平的創作與女性散文的生命力》,《名作欣賞》2014年第7期
《文學領域的性別研究實踐:2006—2010》,《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4年第7期轉載)
《中國近代小説興起新論》 (與宋聲泉),《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5年第9期轉載)
《跨文化視野與女性文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612
《20世紀80年代女性批評主體的文學實踐》《社會科學戰線》2015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6年第3期轉載)
《在實踐和反思中探索前行————近20年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簡論》,《婦女研究論叢》2015年第6期
《多重視角下的亂倫敍事——以《父親》《打出幽靈塔》為中心》,《南開學報》2016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6年第8期轉載)
《近代革命話語中的“女醫生”及其文學形象》,《江漢論壇》2016年第6期
《新舊雜糅的時代表徵》,《求是學刊》2016年第6期 [1] 
【譯文】《論嵇康的自我——關於嵇康的生活和思想》 [日] 福永光司著,喬以鋼譯,劉柏青、張連第主編《日本學者中國文學研究譯叢》(古典文學專輯)第5輯,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