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馬燈心草

鎖定
燈心草科燈心草屬下的一個種,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2 400-3 900米的山坡、草地、河谷水濕處。非中國特有種。 [1] 
中文名
喜馬燈心草
拉丁學名
Juncus himalensis Klotzsc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亞    目
燈心草亞目
燈心草科
燈心草屬
亞    屬
高山燈心草亞屬
枯燈心草組

目錄

喜馬燈心草形態特徵

喜馬燈心草植株

喜馬燈心草線稿圖
喜馬燈心草線稿圖(2張)
多年生草本,高30-70釐米;根狀莖較短而直伸,具稍粗鬚根。 [1-2] 

喜馬燈心草

莖直立,圓柱形,較粗壯,直徑1-2.5毫米,具縱條紋,綠色。 [1] 

喜馬燈心草

葉基生和莖生;低出葉較少,鞘狀抱莖,暗褐色或紅褐色;基生葉3-4枚;葉片扁平或摺疊,長14-24釐米,下部寬約3毫米;葉鞘長6-15釐米,基部紅褐色;莖生葉1-2枚;葉片線形,長18-31釐米,基部寬2-5毫米,向上逐漸變細,頂端漸尖,兩側邊緣常內卷或摺疊;葉耳鈍或在上部葉片中無明顯的葉耳。 [1] 

喜馬燈心草

花序由3-7(稀更多)個頭狀花序組成頂生聚傘花序,花序梗從基部分枝,常3-5個,長短不等;頭狀花序通常聚集而靠近,頭狀花序直徑6-10毫米,有3-8朵花;葉狀總苞片1-2枚,線狀披針形,長4-10(-20)釐米,頂端漸尖,每一花序梗基部具1枚披針形苞片,淡褐色;頭狀花序下有苞片3-5枚,披針形,通常短於花;花具梗,長1.3-2毫米;花被片狹披針形,長5-6毫米,寬1.5-1.8毫米,近等長或內輪者較短,頂端鋭尖,褐色或淡褐色;雄蕊6枚,短於花被片;花葯線形,長1-1.5毫米,淡黃至白色;花絲線形,長2.5-3.5毫米,基部暗褐色;雌蕊具短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3分叉,線形,長2-2.5毫米。 [1] 

喜馬燈心草

蒴果三稜狀長圓形,長6.5-7.5毫米,頂端漸尖並具長約1.5毫米之尖頭,具3個不完全的隔膜,淡綠色或淡黃色,成熟時黃褐色。種子長圓形,長0.7-1毫米,頂端和基部具白色附屬物,連同種子共長約3-3.5毫米。 [1] 

喜馬燈心草花果期

花期6-7月,果期7-9月。 [1] 

喜馬燈心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3 900米的山坡、草地、河谷等地。 [1] 

喜馬燈心草分佈範圍

產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 [1]  模式標本採自喜馬拉雅山區。 [1]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分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