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馬拉雅造山帶

鎖定
喜馬拉雅造山帶(Himalaya orogenic belt)又稱喜馬拉雅褶皺帶(Himalayan fold belt),是指雅魯藏布江以南至印度恆河平原北側西瓦利克山之間的地帶,它是世界上最高和最年輕的山系。
中文名
喜馬拉雅造山帶
外文名
Himalaya orogenic belt
別    名
喜馬拉雅褶皺帶
所屬山系
喜馬拉雅山系
地理位置
南亞
走    向
東西
主    峯
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造山帶分區

可分為兩個構造單元,即北喜馬拉雅和南喜馬拉雅造山帶。

喜馬拉雅造山帶南帶

南帶構造上屬於印度地台的北部大陸邊緣,前寒武紀變質基底沿中國、尼泊爾兩國的國境線分佈,同位素年齡1250百萬年;從寒武系到始新統是一套未變質的淺海相地台型沉積,層序完整且很少間斷,上古生界含有冰水成因的含礫板岩和冷水生物羣。

喜馬拉雅造山帶北帶

北帶藏南低分水嶺及其以北地區,中生代屬陸坡至洋盆地帶,以沉積巨厚的濁積岩、火山—硅質岩為特色;而上古生界往往以外來巖塊的形式產出於中生代混雜堆積中;該帶從南向北,依次由混雜堆積、蛇綠岩和日喀則弧前盆地三個帶組成,其中蛇綠岩帶內存在有標誌高壓變質作用的藍片岩,它與以北的岡底斯高温變質帶組成一個雙變質帶,指示晚中生代以來新特提斯洋向北的消減作用

喜馬拉雅造山帶甘塞爾分法

甘塞爾(Gansser,1964年)認為自雅魯藏布縫合帶向南可劃分為:特提斯喜馬拉雅(北帶)、高喜馬拉雅(中帶)、小喜馬拉雅(南帶)以及西瓦利克帶(南緣前陸)等幾個帶;它們分別以藏南拆離系、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喜馬拉雅主邊界斷裂為界,依次向南掩覆,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逆衝—拆離推覆構造系統。日喀則前陸盆地內最新海相地層為始新世,這表明全區自漸新世起開始抬升。根據三趾馬、高山櫟等生物化石以及古喀斯特等遺蹟分佈高度對比,第四紀初期的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程大約僅1000米;西瓦利克前陸盆地的磨拉石剖面詳細記錄了其後山體加速上升過程的歷史。

喜馬拉雅造山帶形成機制

喜馬拉雅造山帶
喜馬拉雅造山帶(19張)
喜馬拉雅造山帶的表層為一向南逆掩的疊瓦推覆構造系統;而在深部,地震資料證實印度次大陸也已俯衝於其下。喜馬拉雅造山帶的強烈縮短、抬升和地殼增厚,顯然起因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先後已提出雙殼俯衝模型、擠壓縮短模型和擠出構造模型等多種不同模型來解釋其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