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馬拉雅負蝗

鎖定
喜馬拉雅負蝗(Atractomorpha Atractomorpha himalayica 1. Bolivar,1905)是直翅目錐頭蝗科昆蟲。
中文名
喜馬拉雅負蝗
目    名
直翅目
總    科
蝗總科
科    名
錐頭蝗科
拉丁名
Atractomorpha Atractomorpha himalayica 1.
命名者及年代
Bolivar,1905

喜馬拉雅負蝗形態特徵

雄性 體形較粗壯,相對地較長,近似紡錘形,其體長為體寬的約5倍。頭為錐形,頭頂較長,明顯地較長於複眼的最長直徑,其頂端略呈圓弧形;複眼卵形;觸角略長,其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寬度的1.6-1.7倍;前胸背板背面較平,具有少數顆粒,其前緣弧形,有時沿中隆線處略凹,後緣為圓弧形,中央略呈鈍角形突出;中隆線低而明顯隆起,側隆線中部略彎,中、後橫溝均深而明顯,後橫溝位於後端;側片較高,前端具有一條明顯而較直的橫溝,向下延伸幾達下緣;近後緣域無膜區,其後緣下端近乎垂直,後下角為鋭角,但不向後延伸。下緣顆粒大,排列整齊;前胸腹板突片狀,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為寬方形;寬大於長;前翅較長,頂端較尖,超過後足股節端部,超出的長度約近翅長的1/4;後翅超過後足股節端部,略短於前翅,後足股節外側下部及下隆線明顯地向外突出。後足股節較短,其長為其最寬處的5-6倍。下生殖板近乎短圓弧形。
體色 草綠色或橄欖色;後翅自2A1脈之後呈玫瑰紅色。頭和前胸背板側片下緣顆粒略呈淡褐色。
雌性 體色同雄性;體形較大;觸角略短;上產卵瓣粗短,上緣具細齒,端部呈鈎形。
體長:♂16.0-20.5毫米;♀26.0-34.0毫米。
前胸背板:♂4.6-4.7毫米;♀7.2-8.0毫米。
前翅:♂15.0-19.2毫米;♀25.0-28.0毫米。
後足股節:♂10.0-10.4毫米;♀14.0-15.0毫米。 [1] 

喜馬拉雅負蝗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西藏(墨脱, 察隅)
國外分佈:尼泊爾, 錫金, 不丹, 印度

喜馬拉雅負蝗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Bol. Soc. esp. Hist. nat. 5:197, 198, 204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四卷 直翅目 蝗總科:297-29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