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喇世俊

鎖定
喇世俊(1865年-1946年),字秀珊,臨夏市喇家巷人,幼年就讀城內私塾,聰慧好學,光緒十九年(1893)中恩科舉人。宣統三年(1911)甘肅省臨時會議組成,喇世俊任議員,民國3年任甘肅實業司司長,次年任財政司司長。民國19至25年,喇世俊歷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銀行董事長等職,民國35年農曆三月二十日病逝家中。 [1] 
中文名
喇世俊
出生日期
1865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喇世俊(1865年-1946年),字秀珊,臨夏市喇家巷人,幼年就讀城內私塾,聰慧好學,光緒十九年(1893)中恩科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入京應試,為請廢“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參與在京應試舉人聯名上書(史稱公車上書)。喇世俊中舉後,任董福祥部軍務秘書數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隨清軍護聖駕至西安。清廷回京,喇受命四川東鄉縣知事、灌縣知事,為政廉潔,政績斐然,離任時,百姓曾建亭立碑紀念,後任造幣廠總監,仍不失清白,又升任知府,因辛亥革命廢清朝官吏,遂返回故里。
宣統三年(1911)甘肅省臨時會議組成,喇世俊任議員,民國3年任甘肅實業司司長,次年任財政司司長。在任期間,他組織崇儉會,制定崇儉條例,帶頭執行,以轉化社會風氣。民國17年3月由於兵燹天旱,臨夏百姓陷於困境,世俊積極參與救災賑濟,募款捐資,自捐白銀400多兩,購糧施粥饑民。喇世俊關心桑梓,敬教興學,早年曾在家中設私塾,延請教師課業回族子弟,民國33年大拱北推舉他為董事會領導人,他建議在大拱北設私立學校,招收學生數十人,教讀四書五經,在喇等人倡導下,清末民初,八坊一度崇尚文化,回族青少年紛紛進城內拜師求學,一批迴族文士,脱穎而出。臨夏回漢雜居,歷代統治者挑撥離間,導致民族間屢起矛盾,世俊本着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宗旨,奔走調解,頗得眾望。城內缺水少渠,喇將自家花園內一溪曲流,協同幾户人家,從西城牆穿洞引入城內,引灌興華校園。
民國19至25年,喇世俊歷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銀行董事長等職,對甘肅地方工業、農業、水利等建設嘔心瀝血,貢獻卓著,曾與鄧隆創辦火柴公司,修建水車等。民國26年至29年,喇被聘為甘肅省政府委員,民國32年被白崇禧推薦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喇因年事已高為由未到任。民國35年農曆三月二十日病逝家中。喇世俊一生對興辦地方實業、發展教育文化、注重民族團結多有建樹,省政府曾呈請國民黨中央明令“褒揚”。喇一生學優工詩,寫作頗多,其著述《榆泉書屋日記》、《榆泉書屋詩集》手書本,均已無存,僅存所撰《馬星垣將軍墓誌銘》一文。 [1] 
參考資料
  • 1.    臨夏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臨夏市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年03月,第867-8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