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善果寺

鎖定
善果寺坐落在廣安門廣義街東側,是一座歷史悠久,建築規模宏偉的北京外八剎之一。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後梁乾化元年(81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中文名
善果寺
舊    名
唐安寺
地    點
廣安門廣義街東側
修建時間
五代時期的後梁乾化元年

善果寺背景介紹

善果寺初名唐安寺。“廢弛歲遠,甚址尚存”。至明天順八年(1464年)春,尚膳監太監陶榮捐資恢復,次第煥新,奏請寺額,明英宗朱祁鎮賜名為善果寺。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冬,內官監太監姚訓在東西兩廊添設了羅漢堂,塑五百羅漢像,姚訓還將自己的像也塑了進去,後又撤掉。歷時兩載,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月完工。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世祖福臨“聖駕臨幸,嘉其喬木蔭森,院宇宏敞,不雜闤闠,宛然名山,嘆為京師第一勝地。”

善果寺建築特點

善果寺,恢宏壯麗,氣勢不凡。寺前有放生池,上架石橋。進山門後依次天王殿、大雄寶殿、大士殿、大法堂,最後為藏經閣。另外還有東西配殿、配房60餘間及鐘鼓二樓。東西配殿內,有泥塑大山,形態各異的五百羅漢坐卧其間,古剎、亭閣、寶塔、假山花木點綴各處,頗具仙境氣氛。山上還佈滿了按照《山海經》、《萬鳥圖》等神話傳説塑造的各種珍禽異獸。當年,它與北海小西天、朝外九天宮,並稱為“北京泥塑三絕”。此外,大雄寶殿內,姿態逼真的十八羅漢塑像、藏經閣內的四十二臂觀世音像,都是塑造藝術中的精湛之作。

善果寺發展歷史

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又重修,使寺院的規模更加宏偉。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師大地震,善果寺受到嚴重破壞,後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修復,並撤塔院,在舊址改建大法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次重修。
早年,每逢舊曆六月初六有“晾經會”。是日,僧眾要舉行禮佛、誦經儀式,所以又稱為“晾經法會”。如天氣晴朗,僧眾們就把所有經典從藏經樓搬出,一一平鋪在院裏的條案上,將經書打開,用經撥子支起使之通風見光,以便防蠹。所有袈裟、僧衣亦搭掛在院內一併晾曬。後來經書佚散減少,至晚清時已無經可晾,僅循舊例開放一天而已。
當時城南的居民每到舊曆六月初六這天,除了去護城河看洗象的外,就是到善果寺看晾經,故廟前形成臨時集市,有舍經書、“善書”的,有舍“冰水”、暑藥的,有售賣香燭及各種吉祥物的。“士女雲集,駢闐竟日”。但進廟燒香參觀者僅限男人,不接待婦女入廟。

善果寺傳説故事

早年間,善果寺還流傳着一段神秘的傳説。從前,寺內曾隱居有兩隻仙蝶,在清明至中秋之間,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仙蝶便翩翩起舞,滿院飛翔,並不避人。如果遊人以手招呼,口喊“老道”,仙蝶立即聞聲飛來,隨手起落飛舞,情意纏綿,不忍離去。人們附會它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化身。據説在民國年間,寺內還保存有清乾隆帝的序文和御製詩文的仿宋版《蝶仙小史》一冊,後被人借去末還,下落不明。

善果寺現今狀況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寺院遭到嚴重破壞,佛像、文物盡被侵略軍搗毀、掠去,無一倖存。民國時,善果寺已頹廢敗落。1949年以後,這一帶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善果寺被徵用,僧人四散。1993年山門也被拆掉,舊址上建造了居民住宅樓。至此,名剎善果寺已蕩然無存,除了前邊一條被命名為善果衚衕的地名外,別無遺蹟可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