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喀斯特窪地

鎖定
喀斯特窪地,又稱為“溶蝕窪地”,是由於溶蝕作用所形成負地形的總稱。
中文名
喀斯特窪地
外文名
karst depression
別    名
溶蝕窪地
原    因
溶蝕作用所形成

喀斯特窪地定義

喀斯特窪地包括小至漏斗,大致喀斯特盆地等一類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窪地形成

喀斯特窪地是由喀斯特水(指喀斯特地區流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垂直循環作用加強形成,也可由地下洞穴塌陷形成。大窪地底部平坦,有較厚的沉積物;小窪地底部平地很小,沉積物很薄甚至缺乏。窪地的規模主要受集水面積的控制。

喀斯特窪地集水面積

窪地的集水面積有兩個含義:
獨特的喀斯特窪地 獨特的喀斯特窪地
①指彙集降雨的面積,它與原始地形有關,其規模和深度隨彙集面積而變化,規模一般較小。
②受流域面積所控制,即與該窪地在地下水系中所處的位置有關。一般説,在地下水系的上游,因其控制的流域面積小,窪地水量也小;在水系的下游,流域面積愈大,通過窪地的水量大,窪地規模也愈大。

喀斯特窪地排泄方式

窪地規模也與喀斯特水的排泄方式和水平循環的強度有關。喀斯特水的排泄有兩種方式:①通過地下排泄;②通過地表排泄,包括地表河和洪水期通過窪地的地表水流。這兩種方式經常轉化,在枯水期以地下排泄形式為主;在洪水期地下水大量湧向地表,兩種排泄方式並存;到洪水期後期,以地表排泄為主。在流域的不同區域亦有顯著的差異:在流域上游,地表水迅速轉化為地下水,表現為強烈的垂直循環,這種方式作用下窪地面積較小;在流域下游兩種排泄方式並存,地表流水時間較長、水量也大,水平循環作用的強度加強,窪地面積較大。

喀斯特窪地窪地規模

喀斯特窪地
喀斯特窪地(15張)
窪地規模還與地殼運動有關:當地殼運動趨於穩定時,窪地趨向擴大;而地殼上升運動強烈時,則在大窪地中形成疊置的小窪地,窪地向縱深方向發展。

喀斯特窪地窪地類型

包括漏斗、圓窪地、合成窪地、槽谷、喀斯特盆地、喀斯特湖等。
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區地表呈漏斗形或碟狀的封閉窪地,又稱溶鬥、鬥淋、盤坑等。直徑一般在100米以內,面積為幾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底部常被薄層溶蝕殘餘物質充填,有時有落水洞通往地下,起消水作用。它是窪地的初始形態,廣泛分佈於各種窪地的底部和河流階地上。
喀斯特圓窪地是四周為喀斯特峯林封閉的窪地,直徑由數百米至數千米。它與喀斯特漏斗不易區別,一般説在形態上,圓窪地的底部較平坦,有很薄的土層,可以耕種;漏斗的底部平坦面積小。在生產實踐上,則以底部直徑 100米為兩者的分界,圓窪地可以由漏斗擴大而成。
喀斯特合成窪地是由多個圓窪地合併而成呈長條狀的窪地,常沿構造帶發育,底部形狀不規則。
喀斯特槽谷是由合成窪地進一步發育而成的槽狀谷地,又稱喀斯特谷地。其發育主要受地質構造的控制,長几十至一百餘公里,面積達幾十至幾百平方公里。谷坡急陡,谷底平坦可以耕作。
喀斯特盆地為喀斯特區寬廣平坦的盆地或谷地。它的形成與構造作用有關,長寬數公里至幾十公里。盆地內有新第三紀至第四紀的堆積物,以及喀斯特孤峯、殘丘,底部或邊緣常有泉水和暗河出沒。喀斯特盆地不斷擴大,形成近乎水平的、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的平原,稱為喀斯特平原,有些學者把它稱為喀斯特邊緣平原平原上有溶蝕殘餘紅土和沖積層覆蓋,其間散佈着孤峯、殘丘。
坡立谷,來自塞爾維亞語,原指可耕種的土地,並無喀斯特方面的含義。南斯拉夫J.茨維伊奇首先把它作為喀斯特術語使用,現已成為國際通用術語。但其含義仍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它相當於喀斯特槽谷,有人主張它是喀斯特盆地的同義詞。
喀斯特湖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湖泊。它的形成有兩種情況:①由漏斗或落水洞的淤塞聚水而成,其水量變化大;②由喀斯特低窪地直接與地下含水層相聯繫形成,這種湖終年有水,水量平穩,地下含水層接近地面。小型壇狀或井狀的喀斯特湖稱為溶潭,其直徑都在百米以內,是地下水埋深較淺的天然露頭,常年或雨季出流,潭水常與地下河有關。洞穴中的喀斯特湖稱為喀斯特地下湖。它往往和地下河連通,或由地下河局部擴大而成,起着儲存和調節地下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