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啚,拼音是bǐ,tú
1. 嗇;鄙吝。
2. 鄉下或邊遠地區。
啚是會意字,上面的口表示區域,下面的部分表示農業。啚是的古字。圖的繁體字也有簡作啚的。 [1] 
中文名
拼    音
bǐ,tú
部    首
五    筆
KFLK
倉    頡
RYWR
鄭    碼
JEJJ
筆    畫
11
筆畫數
十一畫
筆順編號
25112252511
統一碼
U+555A
四角號碼
60604

字義

啚bǐ

啚
1. 嗇;鄙吝。後作“鄙”。
2. 鄉下或邊遠地區。 [2] 

啚tú

古同“圖”:然後~形|容~後世。 [3] 

古籍記載

説文解字

【卷五】【㐭部】啚 bǐ 方美切
嗇也。從口㐭(lǐn)。㐭,受也。𠴿,古文啚如此。 [3] 
清代段玉裁説文解字注
嗇也。下文雲。嗇、愛濇也。水部曰。濇、不滑也。凡鄙吝字當作此。鄙行而啚廢矣。論語鄙夫、周書鄙我周邦、皆當作此。從囗。音韋。囗猶聚也。從㐭。㐭、受也。㐭所以受榖。引伸之凡受皆曰㐭。聚而受之、愛濇之意也。方美切。十五部。 [2]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 啚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古文〕𠴿《唐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音鄙。《説文》嗇也,從口㐭。㐭,受也。《集韻》通作鄙。《韻會》俗以為圖字,非。 [2] 
參考資料
  • 1.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新華多功能字典: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968頁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5-08-08]
  • 3.    魏勵(主編).中華大字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