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啓東綠皮蠶豆

鎖定
啓東綠皮蠶豆,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啓東綠皮產地啓東市,屬河相、海相沉積平原,具有海洋性與季風氣候雙重特點,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1885.4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温15.5℃,無霜期222天,雨量充沛,適宜種植蠶豆。啓東綠皮蠶豆鮮豆種皮碧綠,有光澤,種臍黑色,子葉綠色,皮薄粒大,氣味清香,質地酥軟細膩;幹豆種皮綠色,表面光滑,種臍黑色,子葉淡黃色,煮熟後種皮褐色,子葉粉質酥沙,豆香濃郁。 [1]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啓東綠皮蠶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啓東綠皮蠶豆
產地名稱
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
品質特點
皮薄粒大,氣味清香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620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7年12月22日

啓東綠皮蠶豆產品特點

啓東綠皮蠶豆品質特性

啓東綠皮蠶豆鮮豆種皮碧綠,有光澤,種臍黑色,子葉綠色,皮薄粒大,氣味清香,質地酥軟細膩;幹豆種皮綠色,表面光滑,種臍黑色,子葉淡黃色,煮熟後種皮褐色,子葉粉質酥沙,豆香濃郁。 [1] 

啓東綠皮蠶豆營養價值

啓東綠皮蠶豆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鉀、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8-8.8克/100克,總糖1.9-2.2,脂肪1.1-1.6克/100克,鈣31.1-35.5毫克/克,鐵2.5-3毫克/克,氨基酸總量5.6-6.2克/100克。 [1]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產地環境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2張)
啓東綠皮產地啓東市,屬河相、海相沉積平原,具有海洋性與季風氣候雙重特點,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1885.4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温15.5℃,無霜期222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29.2毫米左右。種植區域土壤質地以壤土或灰潮土為主,pH值8.0-8.4;土壤比較肥沃,排水良好,其中有機質15.4克/千克,全氮1.16克/千克,有效磷15.8毫克/千克,速效鉀158毫克/千克。特別適宜啓東綠皮蠶豆的生長,因此獨特的自然生態壞境造就了啓東綠皮蠶豆獨特的品質。 [1] 

啓東綠皮蠶豆歷史淵源

蠶豆是啓東傳統的夏糧作物,種植歷史悠久,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常年種植面積保持50萬畝左右。 [2] 
啓豆5號由啓東市綠源豆類研究所育成。1993年從啓豆4號的田間自然變異株中,經系統定向篩選和品種自交純化而成。2001年10月經過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鑑定。 [3] 
2002年,啓東培育成功“啓豆5號”和“啓豆6號”兩項科研成果。 [4]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生產情況

2017年,啓東綠皮蠶豆種植面積10000公頃,年總產10.5萬噸。 [1]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

啓東綠皮蠶豆產品榮譽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啓東綠皮蠶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啓東綠皮蠶豆地理標誌

啓東綠皮蠶豆地域保護範圍

啓東綠皮蠶豆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啓東市所轄匯龍鎮、北新鎮、惠萍鎮、寅陽鎮、東海鎮、近海鎮、南陽鎮、海復鎮、合作鎮、王鮑鎮、呂四港鎮、啓隆鄉共計12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21°25′40″-121°54′30″,北緯31°41′06″-32°16′19″。 [5] 

啓東綠皮蠶豆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1選種
啓東綠皮蠶豆選用的主要品種為啓東本地的綠皮蠶豆。選擇綠皮黑臍,粒大飽滿,粒型整齊,外表有光澤,無病蟲危害的種子,在土壤比較肥沃,排水良好田塊建立選種基地。結合更新復壯,在蠶豆開花結莢期及籽粒飽滿期時除去雜株、病弱株的田塊作為留種基地。在蠶豆成熟期,分別採收和脱粒,脱粒後清除雜質曬3-4天,剔除細小癟粒、黴變粒、破碎粒、雜粒和病蟲為害粒。於7月10日前及時燻蒸,消滅蠶豆象,燻蒸後種子再曬1-2天,儲存在乾燥通風的倉庫裏作為種子。自七十年代以來,我市農業科技人員培育出了啓豆1號、啓豆二號、啓豆6號等啓東綠皮蠶豆系列新品種。
1.2栽培技術
1.2.1田塊選擇:為減少病蟲害,儘量不種重茬田,並要做到與其他蠶豆品種隔離。
1.2.2播種時間:早播出苗早、發棵好、結莢多,要求10月10日-15日播種,不遲於20日。
1.2.3播種密度:間作田塊每667米密度3100-3300株;行距1.33米,穴距0.33米,每穴下種2粒;行距1.67米,穴距0.25米,每穴2粒;行距2米,穴距0.2米,每穴2粒。純作田每667米密度2700株左右,行距1米,穴距0.25米,每穴1粒。
1.2.4播種方法:適墒播種,一般採用硬板田鐵鍬畻蠶豆的播種方法,能保持土壤水分,確保一次全苗。播種深度8-10釐米。播後每667米用過磷酸鈣30千克加辛硫磷顆粒劑1千克拌勻施於播種穴內,蓋土後噴施除草劑廣佳安,每667米用70毫升對水50千克均勻噴霧於地面。
1.2.4種好太平苗:播種結束後,在蠶豆行間播種5%的太平苗,留作補缺苗用。
1.2.5開好排水溝:播種結束後及時開好排水溝,做到三溝配套、雨停田幹不積水。
1.2.6鬆土壅根:年前鬆土除草2次,促進蠶豆早分枝、多分枝。12月下旬在蠶豆行的西北一邊,壅土8-10釐米。
1.2.7整枝:對長勢旺盛、密度高的田塊,在3月上、中旬剪去主莖、無頭枝、病蟲枝、幼嫩小分枝,每米行長留足25個健壯分枝。
1.2.8肥水管理
1.2.8.1追施蕾肥:對脱肥早衰的田塊,在2月底至3月初每667米追施尿素7.5千克。
1.2.8.2施花莢肥:在3月下旬-4月初每667米追施花莢肥尿素10千克。
1.3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結合物理、生物、化學防治,使用農藥應符合國家GB4285和GB/T8321的規定。
1.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
1.4.1鮮食蠶豆採收:啓東綠皮蠶豆以嫩籽粒供食用,5月上中旬青豆莢鼓粒飽滿,莢色深綠,豆臍未轉黑時,鮮籽粒老嫩適中時,即可採摘上市出售。大棚施設栽培啓東綠皮蠶豆可在三月下旬開始採收。採摘後及時裝箱上市出售。
1.4.2幹蠶豆收穫: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蠶豆葉片脱落,豆莢外殼由綠轉變為黑褐色,呈乾燥狀態,籽粒變硬時開始採摘豆莢,及時晾曬脱粒,清除雜質曬3-4天。
1.5加工
1.5.1鮮籽粒加工:鮮籽粒可速凍保鮮加工,將鮮粒蠶豆分等分級,隨後進行蒸汽殺青,進冷庫冷藏,在元旦、春節上市出售。
1.5.2幹籽粒加工:可以加工豆瓣、粉絲、粉皮、豆沙、豆瓣醬、和尚豆、蘭花豆、玉帶豆、怪味豆等,風味獨特,市場前景廣闊。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品質量及環境條件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相關標準。
  • 標誌使用規定
凡在本規範規定的地域內種植的啓東綠皮蠶豆均可申請使用本地理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標註“啓東綠皮蠶豆”及其農產品地理標誌編號和組合圖案,標註時可採用耳標、標牌、印刷等方法,但均需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設計使用手冊》的規定和要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