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問山海

(2019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2019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劉滴川。全套書包含《大瘟疫》《山海經外傳》《龜藏》 [1] 
出版時間
2019年3月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定    價
214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問山海內容簡介

當一個人沒有讀過《山海經》的時候,他應該已經聽説過夸父逐日、精衞填海等出自《山海經》的神話故事了。然而讀的次數越多,《山海經》也變成一本越讀越讀不懂的古籍。 [1] 
《山海經外傳》分為源頭、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別從傳説和歷史、時間和空間、神話和理想、真實世界和改造世界四個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經》原典各角落裏的未解之謎。書中輔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繪製的《山海經》插圖等圖片資料,讓《山海經》這部藏滿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書”向普通讀者打開了厚重的大門。
隨此書附贈“山海經寰宇全圖”巨幅掛圖;內附四庫全書本全原文《山海經》。
《龜藏》中的“龜”指甲骨文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基因。本書以“龜藏”為名,淺層含義即發現“龜”所暗藏的故事。
全書分“甲骨文背後的雙面人生”“河圖洛書裏的中國”“商王和貞人的世界”“美麗殷商:你去哪兒了”四部分,同時配有大量文物文獻價值和歷史藝術價值並重的圖片。
隨此書附送巨幅甲骨文掛圖——“漢字之美”。
《大瘟疫:病毒、毀滅和帝國的抗爭》是一部富有可讀性的關於瘟疫的另類文明史。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曾經説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瘟疫離我們並不遙遠,而瞭解瘟疫的歷史,不僅更有助於更加立體地認識中國歷史,本書通過對秦漢歷史的考察,揭示瘟疫對人類發展的影響與深刻意義。書中的延伸閲讀,用講故事的方法對歷史人物、事件,歷史遺蹟、地理沿革、國學經典、甲骨文等,都一一進行了詳細解説。
隨此書贈送北派大師特製精美剪紙。

問山海圖書目錄

《山海經外傳》
自序
部分 源頭
是傳説裏的歷史,還是歷史裏的傳説,兩個平面鏡之間的像,永遠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經》“文體”的古今定位:小説、地理書和遊記 .......... 3
02 《山海經》由來的三問:作者、時代和古代版本 .......... 11
03 《山海經圖》的宿世與《山海經》插圖的今生 .......... 20
第二部分 方向
東南西北,其實就是春夏秋冬,時間和空間永遠是同一個概念。
04 對立的方向觀:上下和陰陽 .......... 33
05 系統的方向觀:“五方”和五方神 .......... 39
第三部分 理想
長大以後,只記得媽媽哄你給你講的故事,卻忘掉了媽媽為什麼要哄你。這就是神話和理想的關係。
06 《山經》中的火靈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 .......... 55
07 面向自然與社會的抗爭:夸父逐日的神話內涵和信史 .......... 71
08 龍圖騰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經山神與玉豬龍 .......... 81
09 亦正亦邪的狐靈怪:狐仙、狐妖題材隱喻的基調 .......... 101
10 生育觀向生命觀的讓渡:魚鳥的圖騰和不死的理想 .......... 109
第四部分 改造
我們總以為是自己改造了世界,其實世界是自己改造的,我們只是改造了自己。
11 中國先秦氣候變遷考:
    《山海經》中亞熱帶動植物的分佈特徵 .......... 137
12 《山海經》中的“三代之英”:實用和審美的造物文化 .......... 183
附錄:
◇ 《山海經》(四庫全書本全原文) .......... 231
◇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經》300問 .......... 384
主要參考書目 
《龜藏:藏在龜殼裏的甲骨文和貞吉中國》
甲骨文背後的雙面人生
1.儒士 / 5
2.文俠 / 21
3.遺臣 / 39
河圖洛書裏的中國
4.四方和中國 / 67
5.河圖和洛書 / 93
商王和貞人的世界
6.商路和契約 / 131
7.生命和理想 / 157
美麗殷商:你去哪兒了
8.文字和文明 / 183
9.占卜和遊戲 / 209
主要參考書目 / 231
《大瘟疫 : 病毒、毀滅和帝國的抗爭 》
目錄
001 第1章
萬死千生:秦漢以前中國瘟疫的歷史與文化
037 第2章
哀死事生:秦漢疫災的史學文獻考據及時空分佈特徵
103 第3章
視死如生:“傷寒”與秦漢流行病的特徵
159 第4章
向死而生:秦漢疫災中的鼠類宿主動物
209 第5章
方死方生:氣候變化與族羣遷徙
303 主要參考書目

問山海作者簡介

劉滴川,學者、詩人、撰稿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碩士。劉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學深厚,從小從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師從北京大學美術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兩漢藝術史、瘟疫史研究為主,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其編著的《山海經校詮》(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並蟬聯各大電商古籍類圖書銷售榜前列。已發表的重要論文包括《傳統“中國”觀與夏墟斟鄩的環境藝術——“尚中正”的山水地緣和堪輿美學之濫觴》《戰國琉璃珠眼紋飾流行背後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國琉璃的本土化與“長生不老”觀的流變》《跨藝術的洛神主題與自由嚮往——以“洛神賦”為題的文學、美術的審美形成與延伸》《寓言幻滅,我們該何去何從——“古今之辯”與跨媒介的藝術新語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