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商老

鎖定
商老,讀音為shāng lǎo,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商山四皓,秦末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避秦亂,隱商山 ,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
中文名
商老
拼    音
shāng lǎo
注    音
ㄕㄤ ㄌㄠˇ
典    源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目錄

商老解釋

指商山四皓,秦末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避秦亂,隱商山 ,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 [1] 

商老典故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筴,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閒,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呂澤彊要曰:「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於是呂后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四人,四皓也,謂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按:陳留志雲「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裏修道,故號曰夏黃公。甪里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國秘記作「祿裏」。此皆王劭據崔氏、周氏系譜及陶元亮四八目而為此説。 [2] 
釋義
秦末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避秦亂,隱商山 ,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後高祖欲廢太子, 呂后用留侯計,迎四皓,輔太子,遂使高祖輟廢太子之議。亦簡稱“商老”。亦稱“商山翁”等。

商老出處

唐 杜甫 《收京》詩之二:“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 堯 。”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之四:“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商山翁。”宋 王安石 《桃源行》:“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清 孫枝蔚 《贈周盛際》詩:“我欲採藥深山中,亦不為學商山翁。” 漢 荀悦 《申鑑·雜言上》:“ 高祖雖能申威於秦項 ,而屈於商山四公。”明 馮惟敏《二犯傍妝台·世恩堂雨酌》曲:“ 竹溪六逸, 商山四翁,至今千載仰高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