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商品經濟與道德

鎖定
《商品經濟與道德》是現代陳昇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中文名
商品經濟與道德
作    者
陳昇
類    別
哲學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2] 
ISBN
7805787050 [2] 
創作年代
現代

商品經濟與道德內容簡介

本書為“社會道德教育叢書”之一。本書着重論述了商品經濟與道德的關係,全書共分七章,探討了商品產生以前的道德狀況和商品出現以後對道德的影響。作者認為,在沒有商品的原始社會,誠實是人的共同品質,社會沒有盜竊與欺詐,人人好客厚道,以誠待人。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還未發生衝突,在一定的意義上説,個人與社會是合為一體的。隨着分工的出現,商品交換的產生,私有制的形成,商品交換中出現了信任危機,交換與欺詐同步上升。因此,商品和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受到社會的極端蔑視,而鄙視經商的道德根源便是對“誠。的過分強調與抬高。由重義輕利引出的抑商政策,是為了維護道德而犧牲了經濟。在第四章,作者論述了誠實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認為誠實是一個體現着真與善兩因素的品質,是真善相統一的人格的美。作者認為,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本質上是排斥誠實的經濟的,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欺詐也在社會生活的廣闊領域裏氾濫起來。應當説,商品經濟也並不絕對排斥誠實。欺詐與誠實是商品經濟的雙生子,欺詐是作為惡出現的,在資本原始積累和對自然經濟觀念的衝擊中起了積極作用,但這並不是欺詐的主體和主觀意圖,而是社會運動客觀規律自身的一種必然結果。在第七章,作者分析了欺詐與誠實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衝突,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應當是誠實的經濟,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還存在種種欺詐行為,存在欺詐的經濟根源和道德根源是商品貨幣交換、生活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勞動的謀生性質和舊社會遺留下的舊道德舊思想。作者批駁了“欺詐是經濟改革的產物”的觀點,提出應全社會共同努力,為實現誠實的商品經濟而奮鬥。
本書比較細緻地分析了商品經濟與道德的關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商品經濟與道德出版信息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8萬字,責任編輯;梁平。 [1] 
參考資料
  • 1.    李超傑 邊立新,20世紀中國哲學著作大辭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第918-919頁
  • 2.    商品經濟與道德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