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鎖定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對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社會制度——姓氏制度進行了深入透徹的探討,取得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書中綜合運用古文字學、考古學、民族學等方法,對商周的姓氏制度進行研究。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商周時期的姓氏制度”,第二部分為“封建等級社會下的姓氏制度——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第三部分為“封建等級社會的解體與新型姓氏制度的形成” 。 [1] 
中文名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作    者
陳絜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7年 [1] 
頁    數
491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100053273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作者簡介

作者陳絜現任職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古籍研究所,主要從事先秦史、歷史文獻學研究。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媒體評論

序一
姓氏制度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社會制度之一,理清這一制度的內涵,對於深切領悟商周社會結構及其發展演變過程,有着特殊重要的意義。但由於年代久遠,史載多所不詳,而有關的古文字資料又頗為艱澀難懂,如何正確解讀這些傳世文獻之外的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深入研考的事情。故而想要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之上,對商周姓氏制度這一學術專題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實屬不易。鑑於上述情況,倘若能對該專題做出深入系統的考察,必然會推動中國上古史研究的進展,也將有裨益於考古學、古文字學以及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深入。所以,歷來古史研究者對此學術專題均非常重視。
陳絮博士《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一書,是在其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之上增訂而成的。以李學勤先生為主席的答辯委員會諸位專家所作的評語,從宏觀上給了這篇論文一個綜合性的評價,認為該文“對先秦史研究中一個傳統而重要的課題——姓氏制度,作了全面系統和深入細緻的研究探索,利用材料比較全面豐富,方法多,角度廣,涉及古文字學、考古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各個領域,體現了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論證有深度,在不少問題上有獨到見解,較以往的研究均有不小的突破”。這一看法,我認為是客觀的、妥帖的。近年來,陳絜博士在教學工作之餘,認真考慮了諸位評審專家的意見,在資料方面以及具體論證上,又作了認真的修訂與補充,文稿的結構也有了較大的調整,使其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一書,大而言之,有四個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將論證重點放在有較大難度的學術問題上,如商代有無“姓”的觀念,周代男子以“孫”相稱的含義何在,周代“賜姓命氏”的來龍去脈,伯仲叔季排行及其所反映的周代宗族結構,東周時期傳統姓氏制度的瓦解與新姓氏制度的形成等等。二是研究具有系統性,從晚商一直貫穿到戰國、秦漢,既剖析了不同歷史階段姓氏制度的特點、形成基礎,又能説明不同歷史階段之間發展、演變的過程與原因。這項工作,恰恰是以往研究中做得非常薄弱的。三是論述深入透徹,言必有據,不作泛泛之論。四則是努力運用了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提倡,作者收集了多種儘可能收羅到的材料,包括古文獻、古文字及考古發掘資料等,一一抉擇,細細辨析,成功地將這些材料加以綜合,使自己的結論建立在對這些資料作紮實考證的基礎之上。
由於作者態度謹嚴,所用方法又較得當,故在不少重要具體的學術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有所創穫。這似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肯定了史前時代“姓”初緣於血緣組織的標識符號,族居地之名可能是姓之主要來源,當時的姓會分化而產生新的姓。
2.細緻、深入地論述了卜辭中“婦某”之“某”為父族族氏名號的看法;提出“多生”是“多甥”,亦包括多舅,乃商王族姻親;認為商代禁婚組織是同一族氏,並不禁止同姓內婚。以上看法,以前學者未做過細緻論證,本文所做之工作勝過前人。
3.對周代文獻中有關姓的重要問題發表了獨到見解,如“庶姓”、“正姓”之內涵,男子稱名中系之以“孫”的含義(認為表示宗子身份)等,特別是説明了伯仲叔季排行在維護宗族內部繼承法則與等級制的作用,有較強的説服力。
4.詳細考述了周代賜姓制與命氏制產生的原因與存在時間。所論亦多為前人所未及。
5.對周代後期隨着封建社會解體而產生的姓、氏合一,姓氏平民化、全民化,庶民獲得姓氏的途徑等疑難問題,都做了精細的研究,論述頗有説服力。
總之,本書對商周姓氏制度這一重要而又有相當難度的學術專題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工作。
《商周姓氏制度》一書,自撰寫至今,算起來已有八九個年頭。在此書稿即將付梓之際,一方面,要向作者表示祝賀。但於另一方面,我想作者也會有和我相似的感觸,深知這些專題與先秦史其他許多重要問題一樣,都是相當複雜、艱深的。但凡不是一腳在外一腳在裏,而是兩腳都跨人先秦史研究殿堂內的同行,都會在研究過程中變得更加冷靜、更加謙虛,明白我們現在所奉獻的只是個人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的階段性成果。相信作者能在書稿出版後注意傾聽同行專家學者的意見,隨時改訂自己的某些認識。同時更加關注田野考古與各種古文字資料的新發現,使自己的學術思維能在不斷吸納新資料的過程中保持鮮活性。
朱鳳瀚
2005年12月15日序二
“姓氏”這個名詞,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不過一般人只知這是家族的名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世代相傳,天經地義。至於姓氏的起源究竟如何,它的早期形態是什麼樣子的,上古時期的“姓”與今天的“姓”有什麼區別,早期的“姓”與“氏”有什麼不同,對這些問題,那就很少有人能説得清楚了。但對於研究先秦史的人來説,這些問題都是不容迴避的。因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發展,確有某種與眾不同的特色,那就是國家的產生,不是在氏族制度徹底崩潰之後,而是與氏族制度的延續相伴隨,國家形成的時候,氏族的血緣外殼依然被保留,而且此後保留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姓、氏的存在,就是那時居民中保持着氏族血緣聯繫的重要表徵。夏人姒姓,商人子姓,周人姬姓,典籍中所見的春秋諸侯邦國,皆有所謂“國姓”;那時的貴族,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那時的“百姓”,與今之所謂“百姓”迥不相侔;那時的婚姻,男女同姓是一大禁忌;那時的邦國盟會,同姓先歃,異姓為後;那時的大夫,有所謂“命氏”問題,命氏的方法,或以地,或以官,或以“王父字”,不一而足。諸如此類的種種現象,都是先秦歷史上獨有的,而這些現象,在在與姓、氏問題相關,因此,研究先秦史上的姓氏制度,對於解決中國上古時期的國家形態、社會組織、政治制度、文化禮俗等諸方面的問題,有着特殊的意義。
正因為如此,歷來做先秦史的學者,對姓、氏問題都很關注,在這個問題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出現了一大批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現在,陳絜博士的新著《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又做出了新的貢獻,他在前人以及當代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艱苦的探索,解決了一些長期困擾人們的疑難問題,提出了一些堪稱精彩的創見,這是值得稱讚的。探討先秦的姓氏制度,難度很大。因為我們今日所見有關姓、氏問題的文獻,權限於周代,商代的情形究竟怎樣,甚至商人有沒有“姓”與“氏”這樣的概念,根據目前的文獻材料都難以説清。商之與周,在姓、氏方面是截然異制呢,還是有着繼承、發展的關係?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書通過對甲骨材料與考古材料的分析,斷定商、周在姓氏制度上有明顯的不同,例如商代沒有女子稱姓這樣的習俗;但在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商人的“族氏名號”與周代的“氏”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族氏名號的命名方式、使用範圍等等),這表明周人“姓”、“氏”的性質及其在社會中發生的作用,與商代是有着延續性的(儘管商代未必有“姓”、“氏”這樣的字眼)。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書才能夠把先秦時代的姓、氏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的清理,進而探求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姓、氏問題的發展變化。作者把上古姓氏制度的演變分為了四個階段:從傳説時代到有夏,為古代姓氏制度的發軔階段,在此時期內產生了所謂“古姓”;殷商時期為姓氏制度的發展階段,“亞氏族名號”的使用代替了遠古氏族名號的使用;西周至春秋中期為姓氏制度的成熟階段,成熟的表現即為“姓”、“氏”之二分;而春秋晚期至於兩漢,乃是先秦姓氏制度的沒落與新型姓氏制度之形成階段,此時的表現則為“姓”、“氏”的合一與姓氏的全民化。這樣一來,中國上古時期“姓氏”的歷史發展脈絡,就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理清先秦史上的姓、氏問題,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對文獻記載真偽的辨析。例如談到“姓”的性質,現代學者多認為來源於遠古時代的氏族名號,有着同一氏族祖先的人,應該是同姓的,但文獻中又有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分別得十二姓的記載。對這些話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又如從文獻中還可以看到,周人認為“姓”與“德”關係極為密切,黃帝、炎帝之所以不同姓,乃是因為“德”不同,所謂“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作為血緣團體標記的“姓”,果然與“德”有這樣密切的關係嗎?還有所謂“賜姓命氏”之制,“賜姓”的主體,或為天,或為天子,什麼“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什麼“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賜姓曰姜,氏曰有呂”云云,“賜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毫無疑問,古人的這些説法,其中包含有若干的史影,值得深入挖掘;但也不可否認,文獻中的某些記載,其實反映的是周人的“姓氏觀”,而不一定是歷史的實際。因為古人缺乏歷史的觀點,他們往往以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情形來懸想古代,用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事物來解釋古代的事物,這就無形中給後代研究古史的人制造了混亂。生當今日的我們,理應通過多方面的考察,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不能盲目地跟着古人走。陳絜博士在這一點上就表現得很出色,例如他在第五章中説:“像周以前關於賜姓命氏的記載、關於姓氏等級性的描述等等,其實都是周代姓氏理論與姓氏制度的折射,是周人在當時……制度的基礎上,以今論古的揣測之辭。”這樣的分析,切中肯綮,表明作者的史識確乎非同一般。
此書把上古姓氏問題的研究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書中勝義頗多,讀者自可閲讀體會,這裏不再贅述。我所特別欣賞而且也願意向讀者推薦的,是此書表現出來的學風。這是一部建立在實證基礎上的嚴謹的學術著作,作者踏踏實實地蒐集材料,文獻的,古文字的,考古的,點點滴滴都不放過,真可以稱得上是竭澤而漁。作者謹遵“言必有據”的古訓,力戒浮言,力戒空論,故此書給人以厚重紮實之感。作者遍閲前輩以及當代學者的有關著作,汲取其合理的成分,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師長之説,也不盲從,堅持獨立思考,唯真理之是求,表現出可貴的科學精神。當今學術界,浮躁之風盛行,許多人不肯下笨工夫,不甘心埋首於故紙堆中,讀書只是浮光掠影,議論也是虛張聲勢,拈得一義,率爾操觚,或以所謂新潮的理論相標榜,或僅靠單文孤證巧為彌縫,這樣的所謂論文和專著,今日並不少見。陳絜博士此書,完全沒有這一類的毛病,雖然説不上是力矯時弊之作,畢竟能使人感受到一種樸實的學風,對於某些青年學者,應該具有一種榜樣的力量。因此,此書的出版,對於學術界來説,實為可喜可賀之事。
陳絜博士是南開歷史學科的青年才俊,我與他相識多年,知道他很用功,在古文字、古文獻等方面都打下了很好的學術功底。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承認自己的不足,廣泛吸取別人的長處,才會有更快更大的進步。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我希望陳絜不要就此止步,繼續在學術的園地裏勤勉耕耘,刻苦鑽研加上謙虛謹慎,陳君的學術前途正不可限量。
在這本書即將出版的時候,陳絜博士要我寫上幾句話,於是就有了上面的這些文字。
趙伯雄
丙戌年新正初五日序於南開大學龍興裏寓所後記
本書的初稿是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最近的三五年間,作者在充分吸收有關專家的評審意見的基礎上,從材料、文字到結構,先後作了幾次修訂與補充。但結果還是不能令自己滿意。可中國有句俗話,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現在將拙稿交付出版,權當作對多年來關心我成長的師長和朋友的一個交代吧。
商周時期的姓氏制度,是治先秦史者無法輕易迴避但又不時感到困惑的問題。涉及面廣,舉凡商周國家、政治、社會、禮制、文化,無不與之相牽連。材料雜亂而無章,文獻的、古文字的以及考古的,皆需點點滴滴細加抉擇。想系統清理出一個頭緒來,着實不易。當年選這樣一個題目,大概出於年輕氣盛。現在想起,依然心存餘悸。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冊小書,簽署的是我個人的名字。但字裏行間,無不凝聚諸多學術前輩的心血與汗水,也藴涵着學界師長對後進無私提攜的那份真誠。
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朱鳳瀚先生。1997年,我有幸正式成為朱先生的及門弟子,在先生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自那時起,先生對我的教誨,從沒間斷過。無論治學,還是做人,事無鉅細,朱師耳提面命,不勝其煩地予以一一指點。輕狂得意之時,先生不忘敲敲邊鼓;遇到挫折,情緒低落,先生又總能及時打氣鼓勁,讓我看到希望。這些年來,由於工作關係,先生很忙。但每次回到南開,先生都要把我找去,問問我的學業進展,談談我的生活瑣事,還不時給我提供一些最新的學術信息,以拓寬我的研究視野。其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
趙伯雄先生是我的碩土生指導導師,同時也是我攻讀博士學位時的指導小組成員。我之所以偏好先秦史,很大程度上是受趙師的影響。博士論文中的部分章節,也是當年趙師抱病改定的。畢業後,先生又將我留在他的身邊,給了我一個比較寬鬆的工作環境,使我有了安心讀書的機會。先生育人,身教重過言傳,沒有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從尋常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中,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在先生的身上,我學會了很多受用終身的東西。
“經師好遇,人師難遭”。在入南開的十餘年間,能得到這樣兩位既是嚴師又像慈父的老師的教誨,是我此生之大幸。只是做弟子的我太過愚鈍和懶散,唯恐有負兩位恩師的期盼。
李學勤先生、吳榮曾先生及晁福林先生,在酷暑中出席了我的博士論文答辯,給了我很多鼓勵,同時也指出了論文中存在的缺點。詹子慶、陳恩林、沈長雲、彭裕商、吳振武等先生,以同行專家的身份,審閲了我的學位論文,提出了很多甲肯的修改建議。前輩學者所賜予的種種建設性意見,於我進一步修訂文稿、完善觀點,幫助甚巨。為使拙稿能夠順利付梓,吳榮曾先生還以書面形式竭力予以推薦。其獎掖後學之情,令人感懷。還有劉澤華、王冠英、宋鎮豪、宮長為、李瑞蘭、張榮明等師長,這些年來,不時給我點撥,敦促我奮發上進。對於諸位先生的無私幫助,作者自然不敢忘懷,亦非淡淡的“感謝”二字所能了卻。
藉此機會,我還要對張二國、劉源、任偉、賈洪波、趙悛珉、李剛諸朋輩道上一聲感謝。拙稿中的很多觀點,大多為當年相互切磋中形成。
拙稿的出版得到了南開大學“十五211”專項經費的資助,在此,我要對評審委員會的諸位專家表示由衷的謝意。
對於拙稿的體例結構,責任編輯常紹民先生給予了諸多有益的建議,拙稿得以順利刊印,當與常先生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分不開,故一併於此致謝。
由於作者學識有限,肯定有很多問題考慮得不夠周全,紕漏訛誤,亦在所難免。拙稿出版後,真誠地希望能聽到同行專家學者和讀者的批評之言,多多益善。
陳絜
2006年1月17日於南開範孫樓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目錄

序一 朱鳳瀚
序二 趙伯雄
緒論
一、研究商周姓氏制度的意義
二、商周姓氏制度研究述略與本書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一)古代學者研究成果概述
(二)近現代學者研究成果之述評
(三)存在的問題及本書的目的與研究方法
三、幾點説明
(一)廣義上的姓與姓的形式
(二)關於先秦時期姓與氏的本質問題
第一部分 殷商時期的姓氏制度
小引:關於傳説時代的姓氏問題
第一章 關於殷商時期的“姓”的探討
一、從“殷人子姓”談起
二、關於殷墟卜辭中的“帚”及商代婦名之探討
(一)“帚”字釋義
(二)關於“帚”的身份問題
(三)商代婦名的含義
三、卜辭中的“多生”問題
(一)“多生”與“射”
(二)“多生”與“?”
(三)“多生”即“姻婭之親”説
附表一:卜辭婦名錶
附表二:卜辭所見婦名、男子名或地名、族名、國名重合事例表
第二章 殷商時期的族氏名號與族氏命名制度
一、認證族氏名號的方法
(一)卜辭中的族氏名號之認證
(二)商金文中的族氏名號之認證
二、族氏名號的形式與含義
(一)族氏名號的形式
(二)關於複合族氏名號的含義及其相關問題
三、從“寢某”、“子某”等古文字名號材料看殷商族氏名號的主要獲取途徑
(一)商金文中的“寢某”之稱
(二)卜辭及商金文中的“子某”之稱
附表三:卜辭及商金文所見子名、地名重合事例表
第三章 殷商時期族氏名號的使用範圍
第四章 殷商時期姓氏制度的特徵及相關歷史問題之檢討
一、殷商時期姓族的社會功能
二、殷商時期的婚禁範圍
第一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 封建等級社會下的姓氏制度——從西周到春秋時期
第五章 關於周代的姓氏理論
一、周人的姓氏觀
二、姓、氏在周代社會中的政治與社會功能
三、關於“同姓”、“異姓”、“庶姓”與“正姓”的辨析
第六章 周代封建與賜姓命氏——關於姓、氏兩分問題的探討
一、關於周代賜姓制度的考察
(一)“姓”與“賜姓”
(二)典籍所見賜姓材料的真偽辨析
(三)賜姓命氏與周初封建的關係
二、西周、春秋時期的命氏以及命氏的對象、時間與方法
(一)“氏”與“命氏”
(二)命氏的對象
(三)命氏的時間
(四)命氏的形式
三、賜姓命氏制度的實施與周代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
第七章 西周、春秋時期的稱名習俗
一、從兩週金文資料看周代貴婦的稱名規律
二、周代男性貴族以“孫”相稱的含義
三、周代庶民的姓、氏問題
(一)周代的“庶民”
(二)周代庶民的姓、氏問題
第八章 伯仲排行名與周代宗族分級制
一、關於“伯”、“伯氏”與宗族長稱謂
(一)“伯”字的含義
(二)“伯氏”的含義與宗族長的稱謂
二、排行名的使用原則
(一)冠字後以排行名相稱
(二)“嫡長稱伯、庶長稱孟”
三、排行名與周代宗族分級制
(一)周代宗族分級制概述
(二)排行名與大小宗
(三)排行名與宗族內部的分級制
四、燕召諸器銘文與西周早期燕召宗族之形態——用排行名研究宗族組織結構的一個範例
(一)關於召公封燕
(二)康王時期的燕召宗族
第二部分小結
第三部分 封建等級社會的解體與新型姓氏制度的形成
第九章 姓、氏合一的考察
一、姓、氏合一的諸種表徵
二、姓、氏合一的社會成因分析
第十章 姓氏的普及——春秋晚期以降庶民獲取姓氏之探討
一、姓氏的普及
二、姓氏普及的原因
三、庶民獲取姓氏的途徑
第十一章 姓氏的普及與平民宗族組織的崛起
第三部分小結
結語
附錄一:徵引與參考書目
附錄二:引用甲骨文、金文著錄書籍簡稱
附錄三:殷商時期王年、王世、卜辭組別對照表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