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

(2015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是2015年3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麗莎白·畢肖普。 [1]  [4] 
中文名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
作    者
伊麗莎白·畢肖普
譯    者
包慧怡
出版時間
2015年3月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頁    數
312 頁
ISBN
9787540470265
類    別
文學·詩歌
定    價
39 元
開    本
787mm×1092mm
裝    幀
平裝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內容簡介

狄金森後最偉大的美國女詩人伊麗莎白·畢肖普經典詩集
布羅茨基、希尼帕斯等眾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推崇備至
伊麗莎白·畢肖普,詩人中的詩人,被認為是“狄金森後,美國最偉大的女詩人”。一生都在流浪和漫遊中度過,自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收錄了畢肖普最為經典的詩歌,包括《失眠》《一種藝術》《旅行的問題》《致紐約》等膾炙人口的名篇。選譯於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為紀念畢肖普誕辰100週年出版的兩卷本《畢肖普詩歌散文全集》之《詩歌卷》,包含詩人生前刪定的《詩全集》和此後出版的《地理學Ⅲ》,以及她整個寫作生涯期間結集的詩作、僅以手稿形式存世的少作集《埃德加·艾倫·坡與自動點唱機》和她譯自外語的部分詩作。被《波士頓郵報》評為年度最佳詩集,也是迄今最權威的畢肖普詩歌選本。 [1]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
伊麗莎白·畢肖普 伊麗莎白·畢肖普
繼艾米莉·狄金森之後美國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女詩人之一。
1911年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童年時,父親去世,母親進了精神病院,輾轉被外祖父及叔伯撫養長大。奇特而悲傷的成長經歷,讓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和漫遊中度過。不 僅曾在美國各地定居,還去過法國、墨西哥、巴西等地,直至晚年才應哈佛大學之邀,回美國任教。
1946年發表詩集《北與南》,一舉成名。生前就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發表的詩作不多,但幾乎囊括了美國所有重要的獎項,包括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古根海姆獎、美國國家書評獎等。1969年出版《詩全集》,奠定其傑出詩人的地位。1979年逝世,享年68歲。 [2]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譯者簡介

包慧怡,詩人,譯者,都柏林大學中古英語文學博士,1985年生於上海,現居愛爾蘭。出版譯著《好骨頭》《隱者》《愛麗爾》等九種,著有詩集《異教時辰書》和散文集《翡翠島編年》。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圖書目錄

譯序| 忘我而無用的專注: 地圖編繪者畢肖普
輯一| 寒春
致紐約
失眠
寒春
兩千多幅插圖和一套完整的索引
海灣
在漁屋
香波
國會圖書館看國會大廈
浪子
瓦里克街
爭論
致瑪麗安·摩爾小姐的邀請函
輯二|旅行的問題
巴西
抵達聖圖斯
旅行的問題
佔屋者的孩子
雷暴
雨季之歌
巴西,1502年1月1日
第十二日;或各遂所願
別處
六節詩
風度
加油站
星期天,凌晨四點
磯鷸
特洛普日誌選段
新斯科舍的第一場死
訪問聖伊麗莎白醫院
輯三|星辰是唯一的遊樂船
雨季;亞熱帶
吊死耗子
他們忘卻了一些夢
歌謠
被發現者
在窗下:黑金城
去糕餅店
輯四|地理學III
第六課
第十課
五台階之上
一種藝術
麋鹿
在候診室
克魯索在英格蘭
夜城
三月末
物體與幽靈
輯五|我們鍾愛的島上鮮花盛開
北海芬
粉紅狗
十四行詩
輯六|北與南
地圖
小練習
早餐奇蹟
睡在天花板上
卡薩比昂卡
想象的冰山
韋爾弗利特涉水
空氣越冷
夜間空氣
鐵路
夏洛特紳士
碩大糟糕的畫
從鄉村到城市
人蛾
愛情躺卧入眠
巴黎,早晨七點
奧爾良碼頭
不信者
紀念碑
冬日馬戲團
耶羅尼莫的房子
野草
海景
站着入眠
首語重複
庫切
輯七|落下的陰影,攀爬的光
洪水
和你説句話
山巒
換帽子
三首給眼睛的商籟
責備
智慧
北風—基韋斯特
致謝紙條
輯八|埃德加·愛倫·坡與自動點唱機
文本説明
我們前往街角的暗穴……
為了以石灰寫在鏡子上
給A.B.
一起醒來多麼美妙……
埃德加·愛倫·坡與自動點唱機
我做了噩夢……
那些那麼愛我的娃娃去了哪裏……
貓頭鷹的旅程
短暫緩慢的一生
基頓
親愛的,我的指南針……
含羞草之死
朦朧詩(朦朧的情詩)
早餐之歌
給祖父 [3] 
評價
畢肖普的寫作技藝精湛、形式完美,從專業角度看爐火純青,讓人歎為觀止。——謝默斯·希尼(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畢肖普的詩作清新、澄澈,可作為精緻的藝術品玩賞。——奧克塔維奧·帕斯(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畢肖普立足於美國詩歌的傳統……這個傳統不以誇張的修辭,而以文以載道的立場著稱。——哈德羅·布魯姆(美國文學評論家,《西方正典》作者)
就藝術而論,在20世紀女詩人中,作品的複雜性、清晰度和準確性能與男詩人中的龐德比肩的,非畢肖普莫屬。——廖偉棠(詩人)
這本書裏所有這些令人推崇的、美妙的作品,都屬於我們這個時代。讓人摯愛,從不曾讓人厭倦。
——《華盛頓郵報》
這本詩集裏,至少有三十或四十首詩,可以媲美任何優秀的戰後英語作品。
——《星期天時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