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唖,拼音:yǎ ,意思同“”。 [1] 
中文名
拼    音
繁    體
五    筆
KGKG
倉    頡
XRMLM
筆    順
豎折橫橫豎折橫豎豎橫
注    音
ㄧㄚˇ
總筆畫
10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
部首筆畫
3
五    行
UniCode
U+5516
四角號碼
61015
GBK編碼
8673

基本解釋

yǎ ㄧㄚˇ
◎ 古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烏格切《集韻》乙格切《韻會》《正韻》乙革切,𠀤音𩚬。《説文》笑也。《易·震卦》笑言啞啞。《疏》啞啞,笑語之聲也。《揚子·法言》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集韻》或作䛩。
《集韻》乙卻切,音約。義同。
《集韻》《類篇》𠀤遏鄂切,音惡。義同。《易林》鳧雁啞啞,以水為宅,雌雄相和,心志娛樂。宅,達各切。
《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韻會》幺下切,𠀤雅上聲。《玉篇》不言也。《集韻》瘖也。《戰國策》豫讓吞炭為啞,變其音。《廣韻》同瘂𤺘。
《集韻》《正韻》於加切《韻會》幺加切,𠀤音鴉。《集韻》啞嘔,小兒學言。
《淮南子·原道訓》烏之啞啞。《前漢·王吉射烏辭》烏烏啞啞。
《集韻》衣駕切,音亞。聲也。《韓非子·難一篇》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集韻》一曰鳥聲。瘖字原從疒從奢。 [2] 

漢語字典

[①][è]
同“1”。
宋元以來俗字譜》:“”,《古今雜劇》、《太平樂府》、《東牕記》、《目連記》、《金瓶梅》均作“”。
[②][yǎ]
同“2”。
《宋元以來俗字譜》:“”,《古今雜劇》、《太平樂府》、《東牕記》、《目連記》、《金瓶梅》均作“”。
[③][yā]
同“3”。
《宋元以來俗字譜》:“”,《古今雜劇》、《太平樂府》、《東牕記》、《目連記》、《金瓶梅》均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