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

鎖定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是唐代的陶瓷器,1974年江蘇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現藏揚州博物館 [1]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高29.4釐米,口徑16.2釐米,底徑19.5釐米。器施釉下彩繪,用褐彩和綠彩相間的聯珠紋組成捲雲和蓮花汶,裝飾奇特。 [1]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打破了中國青瓷的單一釉色,是長沙窯瓷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在中國釉下彩彩繪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1-3] 
中文名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
館藏地點
揚州博物館
所屬年代
唐代
出土地點
江蘇揚州唐城遺址
文物類別
陶瓷器
文物級別
一級文物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文物歷史

1974年,出土於江蘇揚州唐城遺址。
現藏於揚州博物館。 [2]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文物特徵

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 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高29.4釐米,口徑16.2釐米,底徑19.5釐米。胎呈灰色,釉色青中泛黃,內外壁均施釉匠底,直口,短頸,圓肩,鼓腹,平底,肩部飾對稱模羽貼花雙耳(耳殘),肩部飾兩圈褐藍彩連珠紋,雙耳下腹部飾花朵,呈三角形均勻排列,腹部還繪有時稱的三方連續梅瓣形紋飾,用褐藍彩連珠紋相。罐體用一組粗細不同的釉下彩螺旋形圖案來裝飾,罐體一面一個圖案,佔滿器壁。螺旋紋底部是飄帶狀的兩組線條組成的圖案,由下飄向罐的肩部,在飄帶和蓮花之間的空隙是挺拔向上、亭亭玉立的另一枝蓮花,花苞剛剛綻開。花紋構圖不拘一格,蓮花佔據罐壁上面大部分位置,花的尖部越過罐肩直伸頸面。 [2]  [4]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製作技巧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器形體較大,紋樣精美,造型端莊,長沙窯多用單一的褐彩繪制瓷畫,如褐彩與綠彩合用時,就用褐彩勾線,綠彩填色。例如繪製樹葉與花瓣時,先用褐彩勾勒葉莖與花蕊,然後用綠彩填充葉莖與花蕊的顏色,猶如用筆在紙上先田濃墨線條,再用淡墨渲染一樣,效果非常好。褐、綠兩色,但巧妙地交替或重複運用,達到了多變的藝術效果。 [2]  [5]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文物鑑賞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彩繪紋樣不僅有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而且帶有異國情調。聯珠紋應是受波斯薩珊王朝裝飾紋樣的影響而移植和演化而成的,也反映出唐代陶瓷在製作過程中,善於吸收、融合外來文化。其主題花紋圖案比較抽象,填空的綻開蓮花又很寫實生動,情趣盎然。再次,不論主題圖案還是填空的圖案都用圓珠聯綴而成,圓珠粗壯拙實,筆粗色重,很有氣勢。 [5]  [2]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文物價值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使用的釉下彩繪在唐代長沙窯廣泛使用,它打破了中國青瓷的單一釉色,豐富了唐代陶瓷的裝飾技法,對後來釉下彩瓷的發展開創了先河,在中國釉下彩彩繪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保護措施

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