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朝都城

鎖定
都城的概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都城就是國都。 [1]  廣義的都城則在國都之外,也包括陪都 [8] 
從狹義都城的概念來看,唐朝都城共有長安與洛陽兩個城市。長安作為唐都的時間是公元618-684年、公元705-903年,共266年。洛陽作為唐國都的時間存在爭議,一説共92年(657-746年,904-907年) [10]  ,一説共26年(684-705年,904-907年) [3]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定都長安。公元657年,高宗李治來到洛陽處理朝政,以洛陽為東都,自此西京長安和東都並列為大唐首都,兩京並重。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以洛陽為首都,並將其稱為“神都”,長安反而成了洛陽的陪都。 [11]  從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皇帝經常來往於兩京之間,兩京地位大體保持平衡,該狀況一直維持到安史之亂爆發 [9] 故而洛陽為唐都的時間為92年。 [10] 
從廣義都城的概念來看,唐代則曾有長安(京兆府)、洛陽(河南府)、幷州(太原府)、河中府成都府鳳翔府江陵府等都城。 [2]  [4-5] 
中文名
唐朝都城
狹    義
長安、洛陽
廣    義
長安(京兆府)、洛陽(河南府)、幷州(太原府)、河中府成都府鳳翔府江陵府

唐朝都城都城概念

唐朝都城狹義

都城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的都城,根據《漢語大詞典》的定義,就是專指國都。 [1] 

唐朝都城廣義

都城也有廣義的概念。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多都制。從商周時期直到明清各代,一統帝國或分裂王朝除了設置首都 (國都)以外,往往還建有一個或多個陪都 (別都,留都或行都), 形成“首都(國都)”——“陪都(別都,留都或行都) ”較為完整的都城體系。在此情形下,國家或政權的政治中樞並非完全集中於國都之中,陪都(別都,留都或行都)甚至個別重要的帝王行宮 (離宮),在有些時期常常分擔着都城的部分功能。
因此,廣義上的都城,應該“是指包括首都(國都)—陪都(別都,留都或行都)在內的較為完整的都城體系”。 [8] 

唐朝都城陪都

對於陪都,史念海曾撰文闡述陪都建立的原因:一是因為便於各方的朝貢;二是以前朝的遺蹟為陪都;三是本朝都城有所遷徙,即以舊都為陪都;四是有些地方首府由於地居衝要,能夠控制一方的,同樣可以建為陪都。 [2] 

唐朝都城都城範圍

唐朝都城狹義概念

就狹義概念上的都城而言,根據史念海的研究,唐朝都城共有長安與洛陽兩個城市。
其中,長安作為都城的時段是:
1.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中宗嗣聖元年(684年);
2.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至唐昭宗天覆三年(903年),共266年。
洛陽作為都城的時段是:
1.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年);
2.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至天祐四年(907年),共26年。 [3] 

唐朝都城廣義概念

廣義概念上的都城中,包括着陪都。唐代陪都非常繁雜,因時而異,有增設與廢省。在史念海的研究中,他也提及唐代的幾座陪都:
一:唐代僅以洛陽為陪都時,約有三次:
1、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至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年);
2、中宗神龍元年(705年)至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
3、開元九年至開元十一年(723年)。 [2] 
二:唐代也曾三次建過兩個陪都,和都城長安相提並論,就成了三都鼎峙的局面。
1、武則天時,本已有長安和洛陽兩個都城,當時除改東都為神都外,還以幷州為北都。設置北都在長壽元年(692年)。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復以北都為幷州。這一次三都鼎峙的局面,前後經過了13年。
2、第二次是在玄宗開元九年(721年)。這一年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和長安、洛陽共成三都。只是河中置都自這一年正月六月,僅有半載,十分短促。
3、開元十一年(723年),又以太原為北都成為長安、洛陽、太原三都的局面。這次三都並存的局面比較長些,直至肅宗至德年間。 [4] 
三:唐代還曾兩次設置五都。
1、第一次在肅宗至德二載(757年)。這一年十二月,以蜀郡為南京,鳳翔府為西京,西京改為中京。這裏所説的西京,指的是長安,因為玄宗天寶元年就以長安為西京。天寶元年以長安為西京時,也以洛陽為東京,以太原為北京。這就成為五京。
2、這中間還有一點變異。就在置五京的第四年,亦即上元元年(760年),省去了蜀郡的南京,另以江陵為南都。由於上元二年(761年)罷去京兆、河南、太原、鳳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號,實際上只留下都城長安一處。不過很快又復舊規,因為到寶應元年(762年),復以京兆府為上都,河南府為東都,鳳翔府為西都,江陵府為南都,太原府為北都。 [5] 

唐朝都城都城佈局

唐朝都城長安城市佈局

內城
唐長安城郭佈局圖 唐長安城郭佈局圖 [6]
唐代長安城的前身,就是隋代的大興城隋文帝公元581一604年)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命高潁、宇文愷等人在漢長安故城東南的龍首原建設新都,稱為大興城。大興城分郭城和內城,內城又分宮城和皇城,這是先制定好整個規劃,然後陸續建成的。先建宮城,再建皇城,最後建成郭城。
內城位於郭城的北部正中,近正方形,東西寬2820米,南北長3335米。後半部是宮城,南北長1492米,面積4.2平方公里;前半部是皇城,南北長1843米,面積5.2平方公里。整個內城,包括宮城和皇城,總面積和漢魏洛陽故城相當。宮城和皇城之間,並無隔牆,只有一條橫街間隔。
宮城的中部是太極宮東西寬1967米,南北長1492米。東側是太子的東宮,西側是居住宮女的掖庭宮掖庭宮南端有內侍省,掌管宮內事務。掖庭宮北端有太倉,儲藏糧食。太極宮的正殿名太極殿,殿前有東西兩廊,東廊有門下省,西廊有中書省幫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太極殿後面還有大殿名兩儀殿。宮城前面有五座城門,中央正門名承天門,北對太極殿,南通皇城的朱雀門和郭城的明德門。承天門有三個門道,現存門址東西殘長41.7米,進深19米,門基鋪石板或石條。門前的橫街寬三百步,合411米,這是長安城內最寬的大街,具有廣場(集會場所)性質。每逢元旦、冬至和千秋節(玄宗皇帝壽辰),規模很大的朝賀禮節,都要在承天門舉行,並在橫街上(按官品順序)集合排班。還有頒佈大赦和迎接朝貢的儀式也要在承天門舉行。順天門以南就是所謂“外朝”;太極殿又是每月朔望舉行朝儀的地方,就是所謂“中朝”;兩儀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處所,就是所謂“內朝”,而慶祝勝利的宴會,招待貴賓的宴會,以及召集五品以上官的宴會,常在兩儀殿上舉行。
宮城後面(即北面)有三座城門。玄武門興安門二門是太極宮的北門,至德門是東宮的北門。玄武門駐屯皇帝的禁衞軍。唐代通例,在宮城的北門駐屯禁軍。宮城後面還有西內苑
緊靠宮城南面的橫街以南,就是皇城。皇城佔有內城的南半部.皇城以內,有東西向的街七條,南北向的街五條,“各廣百步”(《雲麓漫鈔》卷八)。以南北向的承天門街為中心,設有左右對稱的中央官署,中央的主要行政機構尚書省即設在中心地點。太廟和太社則設在前排的左右兩側。南面有三門。正中的朱雀門北通宮城正門承天門,南通郭城正門明德門 [6] 
郭城
唐代長安的郭城呈長方形,東西寬(從春明門金光門直徑)9721米,南北長(從明德門到宮城玄武門偏東處)8651米,周圍共長36.7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因為內城(宮城與皇城)處於郭城的北部正中,郭城從東、南、西三面環抱內城,作為居民區的“坊”和作為商業區的“市”,都分佈在郭城的三面。這種佈局,實際上是沿用漢魏洛陽的體制,只是四面築了方正的郭城,“坊”和“市”的佈置更加整齊而有秩序。
整個郭城有十三座城門。東、南、西三面各有三座城門,位置勻稱。南面正門明德門最大,有五個門道,兩端的門道是車道,正中門道只供皇帝通行。其他城門均為三個門道。城門的左右兩門道是車道,這與當時“凡宮殿門及城門,皆左入、右出”的制度有關(《大唐六典》卷二五“左右監門衞中郎將”條)。北面有四座城門,三座在宮城以西,另有一座在宮城以東,只是通往禁苑的北門,後來成為大明宮的南面五門之一。街道有南北向的十一條,東西向的十四條。其中貫穿東、南、西三面城門的有六條主要大街,南北向的正中的朱雀大街最寬,達150一155米,兩側水溝寬 3 米,成為整個城郭的中軸線朱雀大街把郭區劃分為東西兩半,東半有五十四個“坊”和東市,屬萬年縣管轄;西半有五十五個“坊”和西市,屬長安縣管轄。這種佈局也是沿襲漢魏洛陽的體制,只是安排更加整齊。 [6] 

唐朝都城洛陽城市佈局

內城
唐代洛陽城,原來也是隋代創建的。隋統一以後,隋煬帝公元604一616 年)為了進一步控制關東和江南,便於向四方徵收貢賦,徙居富商大賈及工藝户,於洛陽營建東都。選擇地點在漢魏洛陽故城的西面,周代王城的東南,既橫跨瀾水兩岸,又直跨洛水兩岸。面積約47平方公里,比長安要小得多。內城(包括宮城和皇城)位於郭城的西北角。原來隋代所築的郭城是短垣(矮牆),到唐(武周)長壽二年(公元 693 年)才重建外郭城。
洛陽宮城南面正門為應天門正殿為乾元殿,武則天時改建為明堂,唐玄宗(公元712一756年)時拆改明堂為含元殿,這是舉行朝會的地方。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處所,和大明宮一樣稱為宣政殿偏處於含元殿之西,規模不及長安的太極宮和大明宮。皇城緊靠宮城之南,呈東西向長方形。另有東城緊附皇城之東,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皇城與東城分佈有各種官署。在宮城之北有圓璧城。在東城之北有含嘉倉城,南北約長700多米,東西廣600多米,倉城內發現糧窖200多座,排列整齊。隋煬帝建造東都的目的之一,就是用來徵收和積儲大量粟帛。除了在東都的內城中造含嘉倉城以外,還在洛陽以東、鞏縣(今河南鞏義)境內建築周圍二十里的洛口倉,穿有三千窖。
在皇城西南的禁苑東部,唐高宗在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起建規模很大的上陽宮,南臨洛水,西靠谷水,有觀風(正殿)、甘露、麟趾等殿。這和長安在東北禁苑造大明宮的情況相似,高宗晚年常居此宮聽政。
郭城
唐洛陽城郭佈局圖 唐洛陽城郭佈局圖 [7]
洛陽郭城由於洛水橫貫城中,分為南北兩半。北半的西部是內城(包括宮城、皇城、東城等);東部是北郭,分佈有二十八個坊和一個“北市”。南半又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與北郭相對的南郭,分佈有三十九個坊和一個“南市”;西部是西郭,分佈有四十二個坊和一個“西市”。總共郭區有一百零九個坊(一説一百零三個坊)。西郭的南牆有定鼎門,向北直通宮城的應天門,這條定鼎門大街是唐代洛陽的中軸線。所有坊的平面大都呈方形,長寬分別在460一580米之間,面積較長安的坊要小。各坊形制與長安相同,坊內外的街道也比長安狹窄。 [7] 
洛陽的三個市,北市、南市分別在北郭、南郭的中心,北市佔一坊之地,南市佔兩坊之地;西市在西郭的西南角,也佔一坊之地。三市分別臨近漕渠、運渠和通濟渠,交通便利,商業比較發達。北市東南的時邕坊、東北的殖業坊、西面的清化坊,都有旅館或客舍,殖業坊西門並有酒家。這種在“市”周圍的“裏”分設店鋪經商的設施,是沿襲北魏洛陽的體制。 [7] 
參考資料
  •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第10卷[M].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2,第631頁。
  • 2.    參見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26-129頁。
  • 3.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7頁。
  • 4.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32-133頁。
  • 5.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30-131頁。
  • 6.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8-176頁
  • 7.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9-182頁
  • 8.    參見吳宏岐:《歷史城市地理與社會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21頁
  • 9.    胡方:《漢唐時期長安、洛陽之間地域空間研究》第133頁
  • 10.    李久昌:《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第73頁。
  • 11.    陳巧燕. 唐賦長安書寫研究[D].華僑大學,2023: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