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蘭

(中國文字學家、歷史學家)

鎖定
唐蘭(1901年—1979年1月11日),原名張佩,又名佩蘭、景蘭,字立廠,又作立庵、立盦,筆名曾鳴。 [1]  出生於浙江嘉興,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金石學家。
唐蘭終生從事教學及學術研究,論著甚豐,對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古代史學等諸多領域都造詣很深,且治學嚴謹,學術創見甚多,對所及領域均有很大貢獻。唐蘭在20世紀20年代就精研了《説文》《爾雅》等典籍,20世紀30年代著有《古文字學導論》《中國文字學》,對古文字研究造詣很深,貢獻大。20世紀40年代專門研究過戰國文字和戰國史,對中國古代史有獨創的見解。1974年發表了《黃帝四經》《戰國縱橫家書》《春秋事語》《西周青銅器銘文史徵》。
唐蘭先後在東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任教任職。 [2]  後入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列室主任、美術史部主任、副院長等職。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古文字學術研究會理事等職。 [1]  1953年至1972年,唐蘭數次將收藏銅器等文物捐獻故宮博物院。 [3]  1979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唐氏人文薈要》 [4] 
全    名
唐蘭
別    名
張佩、佩蘭、景蘭、曾鳴(筆名)
立廠,又作立庵、立盦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浙江嘉興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79年1月11日
主要成就
近代著名的文字學家
主要作品
《殷墟文字記》《古文字學導論》《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
本    名
張佩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無錫國學專修館 [7] 

唐蘭人物生平

唐蘭早年就學

青年唐蘭 青年唐蘭
唐蘭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生於浙江嘉興市秀水兜。民國初年卒業於商業學校,曾學醫、學詩詞,復就學於無錫國學專修館,遂發憤治小學,先研讀《説文解字》,後漸及羣經。
1917年從中醫陳仲南學醫, [4]  後在城區項家漾開設景蘭醫院。這一時期還曾從上海陳蝶仙主辦的韌園編譯社學習詩文。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即著《説文注》四卷,後漸致力於青銅器款識及甲骨文字研究,曾直接受教於羅振玉王國維,並獲稱讚。1920年入無錫國學專修館, [5]  1923年畢業考獲第一。後與王國維相識,在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方面得到王國維的指導。
1924-1930年在天津周家淵家當家庭教師。1925年任故宮博物館專門委員。

唐蘭遠赴東北

1929年在天津主編《商報》文學週刊及《將來》月刊。 [4]  1930年離津去瀋陽任遼寧省教育廳編輯,協助編纂《遼海叢書》。
1931年5月,唐蘭入東北大學任講師。九一八事變後,在國立北平大學、燕京大學代顧頡剛講授《尚書》。 [4]  同時在《東方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白石道人歌曲旁譜考》。後講金文及古籍新證,又代董作賓先生講甲骨文字,並應聘在師範、輔仁、清華、中國諸大學講授古文字學及詩、書、三禮。
1935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次年代理中文系主任。

唐蘭授學聯大

(二排左五)-唐蘭 (二排左五)-唐蘭
1936年,唐蘭受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1937年7月,日寇侵華,北平淪陷,輾轉至昆明,入西南聯合大學任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戰爭期間,後方研究條件很差,但唐蘭授課之餘仍堅持不懈進行學術研究,成果迭出。1939年至昆明入西南聯合大學任副教授。
1940年,唐蘭任中文系教授,同時任西南聯大中的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翌年任教授及文科研究所導師,講授《六國銅器》《甲骨文字》《古文字學》《説文解字》《爾雅》《戰國策》及《唐宋詩詞》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京大學遷回北平,唐蘭繼續擔任北大教授,代理中文系主任。其40年代所著《中國文字學》一書,曾禮先生評價“是在掌握新資料和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嶄新的、理論更嚴密的、方法更科學的文字學體系的一部代表作品”。“他提出的文字學理論,對於使文字學與音韻學訓詁學相分離,成為一門獨立發展的學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同時對文字改革也付出了很大精力。

唐蘭任職故宮

1949年後,仍任北京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1952年調入故宮博物院,曾先後任設計員、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列部主任、美術史部主任、副院長等職,並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北京史學會理事、市政協委員等社會職務。
1953年至1972年,唐蘭先生數次將收藏銅器等文物捐獻故宮博物院。 [6] 
1954年起,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
1956年,唐蘭受文化部委派訪問芬蘭和瑞典。在芬蘭以《中國藝術的發展》為題發表講演。同年,唐蘭組織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覽,指導工作人員編制展覽圖錄,並親自撰寫了前言。
1959年,故宮博物院將原陳列於東六宮的歷代藝術綜合陳列館與"三大殿"裏的古代藝術陳列合併為歷代藝術館,移置於紫禁城的中心部位——保和殿及東西兩廡,唐蘭親自撰寫陳列大綱和總説明。同年起先後任北京市第二、三屆政協委員。

唐蘭晚年時期

1961年任北京市歷史學會理事。
1963年,唐蘭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1978年,唐蘭任中國古文字學術研究會理事,曾隨中國出土文物展覽團訪問香港,與當地文化界進行學術交流。同年被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79年1月11日,唐蘭在北京病逝,故宮博物院黨委根據他多年夙願,追認為中共黨員。

唐蘭主要影響

唐蘭古文字學

  • 文字理論
唐蘭先生手跡 唐蘭先生手跡
古文字學方面,不僅考釋出很多難識的字,而且還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和系統的古文字的研究方法,如對照(或比較)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歷史考證法,使古文字研究擺脱了過去那種猜謎射覆式的主觀臆想,走上了比較科學的軌道。
在文字學方面,主張文字學應從音韻和訓詁學中分出,成為一門獨立發展的學科。反對把文字學的研究僅僅作為其他學科研究的一種工具。唐蘭提出三書説:形符(象形)、意符象意)、聲符(象聲),突破了《説文》體系。唐蘭還主張用拼音字母和部分漢字組成新文字,代替現行文字。在古文字的分類中提出較為科學的自然分類法,打破《説文》歸納的五百四十部分類法。1931年在瀋陽首創用自然分類法整理古文字,對甲骨的文字考釋,曾有突出的貢獻,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青銅器專家和先秦史學家。同時對美術史也頗有研究,先後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校教授。著有《中國文字學》《殷虛文字記》《古文字學導論》等,唐氏精於小學,故擅長篆書,用筆方健,出於漢篆,與秦篆圓婉稍異。

唐蘭古代史

唐蘭 唐蘭
在古代史研究方面,主張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分期應在西周、春秋之交。對商、夏、周紀年的推算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亦有獨到的論點。總之,主張應把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有機地聯繫起來。1953年至1972年,唐蘭先生數次將收藏銅器等文物捐獻故宮博物院。
此外,對於音韻學、詩詞、繪畫、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

唐蘭軼事典故

建國後唐蘭曾三次回故鄉與親友敍舊,對嘉興的建設一直關心。晚年寄給故鄉親友的詩中説:"華族終當邁現代,食芹常欲獻區區",充分表達了他的愛國愛鄉之倩。其故居在市城秀水兜,保存完好。

唐蘭人際關係

第四子:唐益年。

唐蘭主要作品

《甲骨文自然分類簡編》 1999年
《唐蘭先生金文論集》 1995年
《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 1986年
《周昭王時期的青銅器銘刻》 《古文字研究》 1980年二輯
《“蔑歷”新詁》 《文物》 1979年5期
《論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温器》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79年2期
《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79年1期
《殷墟文字二記》 《古文字研究》 1979年第一輯
《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羣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 文物》 1978年3期
《西周時代最早的一件銅器——利簋銘文解釋》 《文物》 1977年8期
《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論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 香港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週年紀念文集》 1977年
《用青銅器銘文研究西周史》 《文物》 1976年6期
《黃帝四經初探》 《考古》 1974年10期
《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 《文物》 1972年8期
《永盂銘文解釋》 《文物》 1972年1期
《春秋戰國是封建割據時代》 《中華文史叢論》 1963年三輯
《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 《考古學報》 1962年1期
《中國古代社會使用青銅農器問題的初步研究》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60年總2期
《新莽始建國元年銅方鬥》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58年1期
《石鼓年代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58年1期
《宜侯矢簋考釋》 《考古學報》 1956年2期
《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字改革基本問題》 《中國語文》 1956年1期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 《新建設》 1955年3期
《中國文字學》 上海開明書店出版 上海古籍社重印 1949年 1981年
《天壤閣甲骨文存》 輔仁大學出版社 1939年
《卜辭時代的文學和卜辭文學》 《清華學報》11卷 1936.7
《殷墟文字記》 北京大學出版組 1934年石印1982年正式出版
《鐘鼎文字研究》 1932年
《山海經的研究》 《商報》文學週刊 1930年28-30期
《獲白兕考》 《史學年報》 第1卷第4期

唐蘭後世紀念

唐蘭故居 唐蘭故居
唐蘭故居在嘉興市秀城區秀水兜106號,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唐蘭在這裏度過了少年時代。房屋呈長方形,原由大門、小天井、樓屋、廂房、小平房、及小院子所組成。除大門已拆除外,其餘保持原貌,今室內還保存着唐蘭生前用過的木櫥、書桌、椅子、茶几等物。唐蘭曾於1952年、1956年、1962年三次來故鄉探親,住在故居。
參考資料
  • 1.    唐蘭  .嘉興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9-22]
  • 2.    王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第76頁
  • 3.    周珺.《故宮裏的博學家:楊伯達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第31頁
  • 4.    唐士文.《中國唐氏人文薈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第235頁
  • 5.    王本興.《中國美術 甲骨文詮釋與辨異》.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4:第99頁
  • 6.    唐蘭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3-17]
  • 7.    唐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引用日期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