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明春

(原安徽省軍區六安軍分區任司令員)

鎖定
唐明春(1912-2003),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萬縣軍分區副司令員,志願軍第11軍33師副師長,第60軍180師政治委員,安徽省六安軍分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因病於2003年在合肥逝世。 [2] 
中文名
唐明春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2003年
出生地
安徽金寨

唐明春個人簡介

唐明春,1912年生,河南商城(出生村莊今屬安徽金寨)人。
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紅軍長征時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93師271團1營2連政治指導員。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四川萬縣軍分區副司令員、第11軍33師副師長、第60軍180師政治委員、安徽六安軍分區司令員等職。 [1]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2] 
2003年在合肥逝世。 [1] 

唐明春人物作品

唐明春:《二道河邊的苦戰》,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紅軍長征紀實叢書:紅四方面軍卷》3,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10,第1183-1187頁。
唐明春:《軍事指揮員的楷範》,《一代戰將》編輯委員會編:《一代戰將:回憶王近山》,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03,第256-260頁。

唐明春人物事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金蟬脱殼”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個冬天,天上下着鵝毛大雪,紅軍的衣物裝備十分缺乏,唐明春只穿着一件很寬大的棉襖。棉襖或許是繳獲的,或許是哪個老鄉勞軍捐獻的,再或許是哪個戰友留下來的,反正已有些年頭了。棉襖已經污濁不堪,針腳依稀可以辨別,但分不清楚哪是裏子哪是面子,兩面都是油光可鑑,滑溜得很。 就是這樣,唐明春還拿它當成寶貝,因為其他人都沒有。一到晚上,他就和一個戰友背靠背緊貼在一起、蜷縮起雙腿、抱緊雙臂,把這個棉襖當被子蓋,捱過冬夜的嚴寒。 唐明春白天穿着它,更像是被裝在裏面,因為裏面啥也沒有穿(實際上沒有衣服穿)。一到行軍跑起來,便晃晃蕩蕩,冷風嗖嗖地往裏灌。所以他一直在盤算,哪天找一條麻繩或稻草捆束在棉襖外面,勒緊繫牢,衣服貼着身,風就無隙可鑽啦!但是那時候麻繩可是好東西,一來難尋,二來尋到了也有其他更要緊的用途,所以就一直未能如願。稻草雖然算不得好東西,可也不是好尋的。唐明春常年轉戰的大別山腹地,本來就山多地少,水田更少。本來就不多的稻草一來被人民羣眾用來作為一年四季水牛、騾子等大型牲口的飼料,二來鋪在牀上禦寒保暖,三來絕大部分稻草都被地主老財們早在夏初“買青苗”時,一骨腦買斷放在深宅大院裏,四來紅軍不拿羣眾的一針一線,怎麼能去水田裏禍禍莊稼。 可就是這一直未遂的心願,卻救了唐明春一命。一天,部隊和國民黨軍不期而遇,雙方殺紅了眼,展開肉搏戰。那天唐明春的運氣實在是不好,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士兵盯上了他,估計是看到他剛剛砸死兩個士兵,精疲力竭了,抑或是和那兩個士兵是朋友、親屬關係,一上來就抓住唐明春的棉襖,猙獰的面孔,鐵箍似的大手。唐明春心裏有些發慌,趕緊往外掙拉,但是此時又黑又瘦的他哪是匪兵的對手。棉襖的下襬已經拉掙成一條斜線,僅存的幾顆釦子早就不知道崩到哪裏去了。憋紅了臉、額頭青筋暴起、咬得後槽牙咯咯響,可還是掙不脱,完了,看來要當俘虜了!唐明春心裏想道。 可是,怎麼能當俘虜呢就是死也不能當俘虜啊!思想一溜號,敵人又來掐唐明春的脖子。他本能地一縮脖子,呵呵,居然頭縮到了領子裏面!敵人一把抓空。電光火石之間,一個念頭在他心中閃過,這時敵人又伸手來捉他的手腕子。唐明春頓時松拳為掌,敵人抓住了他的指尖,唐明春雙臂伸直髮力一縮、一低頭,連帶整個上半身都從棉襖裏倒抽出來了。冷風一吹,光溜溜的上身,唐明春有些發呆,佇在那裏。大個子國民黨士兵也是目瞪口呆,一時竟然不知所措。不知道過去多長時間,在戰友的催促聲中,唐明春才回過神來,戰鬥結束了,他又慌不迭地去尋他的那件“寶貝”,因為快被凍僵了。 幸虧當時沒有找到繩子捆上那件破棉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2] 

唐明春社會評價

王近山:唐明春最能打仗,不怕死。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紅軍長征紀實叢書  紅四方面軍卷  3,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10,第1187頁
  • 2.    《唐明春“金蟬脱殼”》,《皖西日報》2020年12月15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