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忠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原院長)

鎖定
唐忠,男,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1998年入選北京市跨世紀(新世紀)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教授、博士生導師。 [1]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 [2] 
中文名
唐忠
性    別
職    稱
教授
畢業院校
西南農業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唐忠人物經歷

1985年,本科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
1988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1995年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5-1996年,在荷蘭奈恩洛德(Nyenrode)大學進修;
2003-2004年,在國際食物政策研究(IFPRI)做富布萊特研究學者;
現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土地經濟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003-今),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2019-今)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2012-今),北京農經學會名譽會長;
曾任學院前身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系主任(1996-2003);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書記(2019-2020);北京農業經濟學會會長(2007-2017);亞太國際教育協會(APAIE)創會理事(2006-2013);副主席(2008-2009);北京市政府第八屆專家顧問團顧問(2000-2013)。 [1] 

唐忠研究方向

農業經濟、土地經濟 [1] 

唐忠主要論文

1、唐忠、柯水發、田曉暉等著:《停伐背景下國有林業產業轉型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
2、唐忠等著(2018):《中國農業發展4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
3、唐忠等著:《中國城鎮土地開發利用模式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4、唐忠、孔祥智譯:《農業經濟學前沿問題》,北京:中國税務出版社,1999;
5、唐忠著:《農村土地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
7、唐忠、孔祥智主編:《中國鄉鎮企業經濟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6、唐忠、宋繼清著:《糧票·糧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8、唐忠(2019):“農村土地制度的優勢在於成員權邏輯與財產權邏輯的平衡”,載於韓長賦主編、韓俊副主編:《農村改革40年:理論與實踐--慶祝農村改革40週年座談會文集》,P295-304。
9、唐忠、陳衞平(2019):“深化農村改革,推動鄉村振興——首都農經理論界紀念農村改革40週年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農村經濟》,2019年第2期,
10、於曉華、唐忠(通訊作者)、巴特(2019):“機器學習和農業政策研究範式的革新”,《農業技術經濟》,2019年第2期,P4-9。
11、唐忠、魏素豪(2018):“我國耕地保護補償:研究進展、主要爭論與理論解釋”,《農村經濟》2018年第5期,P1-7.
12、唐忠(201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P26-35。
13、蔡鍵、唐忠(通訊作者)、朱勇(2017):“要素相對價格、土地資源條件與農户農業機械服務外包需求”,《中國農村經濟》2017年第8期,P18-28
14、呂捷、郭俊傑、唐忠(2016):“利率管制放開會加速資本的離農化嗎”,《管理世界》2016年第12期,P47-59
15、蔡鍵、唐忠(2016):“華北平原農業機械化發展及其服務市場形成”,《改革》2016年第10期,P65-72
16、唐忠、施維、張偉賓(2016),土地制度改革應尋求農地效率和農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農民日報》2016年3月2日第3版(觀點版一整版)。
17、唐忠(2015):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爭議與思考”,《世界農業》2015年第1期,P196-202。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農業經濟評論》(F2), 2015年第2期
18、趙其卓、唐忠(2008),農用土地流轉現狀與農户農地流轉合約選擇的實證研究:以四川省綿竹市為例,《中國農村觀察》,2008年第3期(總第81期),第13-19頁。
19、唐忠(2007),對大學國際化和國際影響的一點認識,載於《大學國際化理論與實踐》論文集62-69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0、崔國勝、唐忠(2006):蒂布特模型啓迪下的可流動公共產品供給,《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7月出版),第89-93頁。
21、李眾敏、唐忠(2006):東亞區域合作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研究,《中國農村觀察》2006年第3期(5月20日出版),第10-15頁。
22、唐忠、崔國勝(2006):北京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實證分析,《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第60-65頁。
23、崔國勝、唐忠(2005):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進展與思考,《改革》2005年第10期,第51-55頁。
24、唐忠、李眾敏(2005):改革後農田水利投入主體缺失的經濟學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5年第2期,第34-8頁。
25、唐 忠、呂新業(2004):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國農業經濟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綜述,《農業經濟問題》2004年第12期,第6-8頁。《新華文摘》2005年第6期全文轉載。
26、唐 忠、李眾敏、江東坡(2003):WTO農業國內支持政策執行情況及其改革方向探討,《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第88-96頁。
27、唐 忠、湯麗琨、李眾敏(2003):農產品國際貿易爭端的特點及我國的對策,載楊雍哲主編《論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第210-224頁,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7、鄭風田、唐忠(2002):中國中小企業族羣成長的三維度原則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第11期,63-69頁。
28、李眾敏、唐忠、湯麗琨(2002):WTO農業新一輪談判的初步分析,《農業經濟導刊》2001年第1期。
29、唐忠、張曉燕(2001):我國禽肉比較優勢分析,《F2農業經濟學》2001年第9期。
30、Tang, Zhong(1999), “Book review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China (OECD publication)”,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Vol. 26(2), June 199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被SCI, EI收錄。
31、唐忠(1998):論長江上游森林保護的外部性及其內在化,《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998年第12期。
32、唐忠:農業發展的制度安排與政策選擇,載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報告—市場化改革整體推進條件下中國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33、唐忠:發達地區農户兼業及專業化經營的思考,《財經科學》1994年第1期;
34、唐忠:農地制度改革:足期租佃制,《中國市場經濟報》1995.3.21;
35、唐忠:關於土地規模經營的思考,《山西師大學報》1992.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