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峻德

鎖定
唐峻德(1889——1960)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畢業。原名生明,別字俊德,又字峻德,後以字行,湖南石門人。縣立高等小學堂、湖南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第三中學畢業,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肄業。 [1] 
中文名
唐峻德
出生日期
1889年
逝世日期
1960年10月3日
生明
俊德

目錄

唐峻德人物經歷

武昌起義爆發時,隨學生軍第三隊參加作戰。後赴北京考入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肄業後入北京政府陸軍第十師見習半年,繼入保定軍校學習,1916年5月畢業,分發湖南陸軍服務。歷任湖南陸軍第二師(師長趙恆惕)第四旅(旅長鄒序彬)步兵第八團見習、排長、連長、參謀等職。1920年11月任湘軍第二師(師長魯滌平)第四旅(旅長唐榮陽)司令部參謀長,湖南常(德)灃(州)鎮守使(唐榮陽)署參謀長,後任湖南陸軍第四旅(旅長唐榮陽)第七團團長等職,率部參加湖南省境譚(延閩)趙(恆惕)兩大軍閥派系戰爭。1923年11月任湘軍獨立第二十三旅旅長,後任建國湘軍獨立第二十三旅旅長,1925年夏因政見分歧辭職。1926年夏應邀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軍長王天培)軍官教導團團長,隨軍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10月由劉峙保薦,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何應欽代理)第一軍(軍長劉峙)司令部參謀長,後任第一軍(軍長劉峙)第二十二師(師長鬍宗南)副師長,隨部參加對唐生智部的討逆作戰。1928年8月部隊編遣,任縮編後的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蔣介石兼)陸軍第一師(師長劉峙)第二旅(旅長鬍宗南)副旅長,後任該師步兵第三旅代理旅長等職。1929年3月任第一集團軍陸軍第—師(師長劉峙、胡宗南)第二旅旅長,率部參加對石友三部河南密縣、登封戰役。 [1-2] 
1930年1月任陸軍第三師(師長陳繼承)副師長,率部參加討伐馮玉祥部的隴海路北作戰。1931年3月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駐豫軍官教育團(團長劉峙兼)副團長,兼任教育長,主持辦理六期計訓練駐豫正規部隊及保安團隊初級軍官共7000餘人。同年4月獲得四等寶鼎勳章。1931年6月被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為軍事參議院參議。1933年7月任河南剿匪軍第一縱隊司令,指揮對劉桂堂部的圍剿作戰。1934年8月入廬山中央軍官訓練團受訓,同年10月結業,派任由劉桂堂部改編的陸軍第九十五師師長等職。1935年4月任陸軍少將軍銜。1936年2月免師長職,由李鐵軍接任。同年4月入南京陸軍大學將官訓練班受訓。 [2]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駐開封警備司令部司令等職。1938年1月任陸軍中將軍銜。1939年2月任軍事委員會天水行營(主任程潛)軍事訓練處處長。1940年3月任第十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寶雞警備司令部司令,同年9月任第四戰區第九集團軍(總司令關麟徵)第五十四軍(軍長陳烈、黃維)副軍長,後調第八戰區綏遠方面副司令長官(傅作義)部任暫編第四軍(軍長董其武)副軍長,所部後改變番號,任騎兵第四軍(軍長袁慶榮)副軍長等職。1944年4月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河西警備總司令(陶峙嶽)部副總司令,率部駐軍甘肅武威地區。 [2] 
抗日戰爭勝利後辭職,返回原籍鄉間寓居。1945年10月被授予忠勤勳章,1946年5月被授予勝利勳章,1946年7月退為備役。1947年11月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8月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顧問等職。1949年3月赴台灣,曾入台灣“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 [2] 
1960年10月3日在台北因病逝世。遺著編入《石門唐俊德先生遺集》等。 [2] 
參考資料
  • 1.    陳予歡編著,保定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2006,第729頁
  • 2.    陳予歡編著,保定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2006,第7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