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家庵

鎖定
唐家庵,曾名 “黃家庵”、“集福禪院”,位於浦東新區大團鎮三墩扶欄村下塘544號。 [1]  位於上海南匯三墩朝西三華里,曾用名“集福禪院”、“黃家庵”,始建於明代,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中文名
唐家庵
始建於
明代
曾    名
黃家庵
位    置
浦東新區大團鎮三墩扶欄村

唐家庵基本簡介

初始為黃姓家庵,後輩唐姓接管,次名“唐家庵”。 現有宏明法師為弘揚佛法,潛心佛學,不畏艱辛,毅然挑起恢復唐家庵的重任。

唐家庵歷史發展

從1997年12月至今,依靠眾多香客的、居士的捐款和不懈努力,現已修公路、建圍牆、食堂、禪院,合計佔地面積16畝。
為能早日建成一座別具特色的寺院,也請廣大的香客、居士能紛紛善助,堅信唐家庵在各方的關心和支持下定會重煥生機、重現新貌。
歷史上,唐家庵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至今有四百多年曆史,寺址位於南匯區大團鎮三墩扶欄村,三宣公路與東大公路之間,在史載文獻中尚無此庵記載。唐家庵原為村間小庵,有民間堂屋數間作為佛庵,初時為黃姓家庵,後為唐姓接管,改名“唐家庵”,有僧田數十畝,由僧尼居住經營。唐家庵26代住持蓮勝師太(亦為南匯淨心庵住持,1945年2月圓寂)集資籌款建造大雄寶殿,於1931年落成。27代住持華庭(1949年8月圓寂),又於1946年集資建造觀音殿及二幢禪房,使規模達到了房屋共計18間,四周圍牆,佔地面積53畝,寺院形制完整,殿堂壯觀。期間,由蓮勝師太提議曾一度改名為“集福禪院”。從唐家庵的師承考證,其當時應屬南匯淨心庵一系,並且按照淨心庵師徒法系詩文排列法號:“清淨蓮華從心載,全憑功行方德開;若能一身常精進,定超上品見如來。”
1967年文革期間,唐家庵慘遭浩劫,當地民眾搶砸佛像和寺院財產。1979年,唐家庵更被人拆除大殿、觀音殿、三聖殿等二幢禪房,整個寺院全部被毀,僅剩下三間平房,寺內稀世珍寶——五彩茶花也未倖免,幾代僧尼的發願努力毀於一旦,只有住持從慶、從金、心智等師太在庵內苦心修持。1995年,五台山出家的宏明法師來到唐家庵宏法並矢志重修擴建寺庵。適逢原浙江嵊泗洋山港開發,部分洋山菩薩移至唐家庵供養,在嵊泗宗教辦的資助下,唐家庵於2004年12月31日舉行了擴建奠基儀式,此後數年間,投資興建起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及東配殿等較大規模的殿堂禪房,呈現出目前恢宏的重興格局。
唐家庵現有殿堂兩進,新落成的山門天王殿為三進兩層建築。一樓為山門,有三座圓拱型門,內供四大天王。二樓為佛堂,2011年農曆四月初八在天王殿二樓舉行舍利塔安座儀式,隨塔安放諸比丘尼與信眾抄寫的經書文本,祈願加持。

唐家庵佈局

天王殿後為大雄寶殿。在兩殿之間為唐家庵原有殿堂,從現有留存遺蹟看,唐家庵舊殿面東而建,一排五間(現存三間)江南農家瓦檐平房建築。在其西側原建有三層樓房作為尼眾居所。
大雄寶殿為三層五進殿堂,前出抱廈為廊柱式仿木結構,三層黃琉璃瓦重檐佛殿,雕花縷空木門窗,二層有漢白玉石圍砌的觀景欄杆陽台。大雄寶殿共有三層佛殿,一層主供釋迦牟尼主佛,二層很特別地供奉五方文殊菩薩,三層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立像。據宏明法師介紹,上世紀末,其前往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巧遇來自廣州無著庵的寬敬師太,師太師從活到120多歲的民國高僧虛雲法師,宏明法師遂拜師太出家為尼。因此機緣,宏明法師以文殊菩薩為歡喜佛,特意在大雄寶殿二層仿五台山的五頂文殊建起五尊文殊菩薩像,作為唐家庵的文殊道場加以特別供奉。五尊文殊菩薩共分三座佛龕,中間三尊一組,左右各一尊,中間三尊中左側為騎獅文殊,其餘各尊均為手持蓮花等法物的盤蓮花座上像。此五方文殊菩薩佈局在上海市的佛教寺院中堪稱絕無僅有,獨此一家。
大雄寶殿東側配殿先於大雄寶殿而建,一層為知客堂,二層有觀音堂。觀音堂建於2008年,內供有另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不同之處在於此處的觀音為天冠裝束的觀世音菩薩立像。
據宏明法師介紹,唐家庵曾多次出現過神異。唐家庵一度改名為“集福禪院”,但改名後風水香火一直不順,宏明法師認為佛門是為眾生贈福普世的,但若要想集眾人之福於一庵,實與佛教真諦相違,故而改名後庵堂不順也。2005年10月29日,班瑪根嘎活佛在唐家庵舉行火供儀式,在儀式過程中火焰中多次出現火鳳凰、火馬和火龍的形象,大家都奉為神異,並有存照為證。2007年農曆二月十五,大雄寶殿正在營建初期,唐家庵上空突現佛光加持,天空中彩光飛溢,如一柱佛光披照殿堂,甚為奇觀。
如今的唐家庵已成為大團鎮一景,其景況比往昔任何時候均為殊勝。現在唐家庵有僧尼近十人,信眾供養踴躍,相信唐家庵必將成為鑲嵌在浦東新區日新月異版圖上的一朵奇葩。
參考資料
  • 1.    唐家庵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網[引用日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