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安泰

鎖定
唐安泰(1867—1943)漢調二簧演員、領班長。唐西良,因好酒,人稱杜康先生,陝西漢陰人。青年時期曾在陝南平利、嵐皋交界處的孟石嶺清八總軍營任兵勇小頭目。
中文名
唐安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陝西

唐安泰人物簡介

原名唐西良,因好酒,人稱杜康先生,陝西漢陰人。青年時期曾在陝南平利、嵐皋交界處的孟石嶺清八總軍營任兵勇小頭目。後退伍與紫陽周老四、賈安堂、龔安亭等,設已故漢調二簧著名演員趙寶官靈位,拜師學藝。此後以演戲為生,工六外兼彩旦。看家戲不多,且只唱西皮,不擅二簧。在《打瓜園》中飾鄭恩,《定軍山》中飾夏侯淵(有耍獠牙)及《高三上墳》、《斷百案》等戲中飾彩旦,在觀眾中頗有影響。

唐安泰生平事蹟

唐安泰畢生致力於創領戲班,流動演出。凡三十年,幾經起落。初搭萬壽社等班時,即萌生自領戲班願望,後在平利縣城關地方票友(多為文人紳士)鼎力扶植下,創辦“藝華主”,以業餘演唱為主,極為活躍。數年中與玩友相得益彰。不久,唐以藝華社名義邀集流散藝人開展職業性演出。但在湖北省竹溪縣演出時戲箱被燒,隻身返回平利。得玩友資助,東山再起。此後十餘年間,先後與湖北藝人裴玉福合辦“福泰班”,又以“安泰”、“同泰”、“泰合”為班名,於陝、鄂交界及安康、漢中各縣活動,成為陝南著名漢調二簧班社組織者之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前後,經過多年慘淡經營,置辦的蟒靠齊全的一副戲箱,又遭土匪搶劫。唐無顏回平利,遂於紫陽洞河組織戲班,赴四川北部地區演出。約三年半的川中生涯,歷盡艱難坎坷。幸有龔安亭等藝人鼎力相助,方才離川。返回後窮困潦倒,戲班被紫陽紅椿惡豪王延卿接收,改為延卿社,自此唐罷戲賦閒。
唐安泰生性爭強好勝,深知衣箱乃戲班之本,加之鄉班子收入僅夠演員們餬口,遂下苦功夫,自己動手裁繡戲裝,製作頭盔道具。連同入川所帶共計三副戲箱,絕大多數皆出自他一人之手。作為箱主兼領班長,雖目不識丁,卻記戲甚多,人稱“戲口袋”。能隨時報本,並能補缺救急。他理財精明,賬目清楚,按勞分配,獎罰嚴明。能與演員甘苦與共,因而團結了一批新老演員,如孫玉寶(小生)、賈安堂(老且)、郭老七(“戲母子”)、朱玉燕(武旦)、袁勝錄(小生)及龔安亭父子等人。民國三十二年在家病逝,終年七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