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君堯

鎖定
唐君堯(1899~1967),字鏡宇,1899年出生在唐家堡子村(今屬孤家子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曾在第11戰區長官部前進指揮所駐青島辦事處任處長,青島港口運輸司令。 [1] 
中文名
唐君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67年8月9日
出生地
堡子村(今屬孤家子鄉)
人物生平
唐君堯(1899~1967),字鏡宇,1899年出生在唐家堡子村(今屬孤家子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幼時在本村小學讀書,畢業後無力升學,在家務農,因不善耕耘,常遭父母斥責,無奈到開原縣城一本族開的燒鍋謀生。1922年,考中張作霖的軍事教導隊,編入陸軍步兵第二連。1924年,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學習。1925年,任八師上尉參謀,駐防南京,1926年,任四十團長。1928年,張學良整編軍隊,改為旅制,唐君堯任東北陸軍第六旅四十團團長。1930年9月,隨張學良入關,1931年5月,任國民黨十三旅四十團團長。1933年2月,任東北陸軍獨立步兵一一三師旅長。1934年,任東北軍一〇五師第二旅旅長,同年,在廬山軍訓團,接受蔣介石的“剿共”訓練。
1936年9月,與共產黨始有一定聯繫和合作,10月的一天,唐君堯寫信給紅軍團文化娛樂科科長潘振武,邀潘至二旅瞭解情況。通過與潘接觸,唐君堯對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有了初步認識,12月10日,張學良將“兵諫”計劃告訴唐君堯。張學良與他談及東北同胞如何受日本人蹂躪和東北軍在外流浪的痛苦時相對而泣。唐君堯對蔣介石不抗日不救亡,把槍口對準共產黨,天天打自己同胞的倒行逆施表示非常氣憤,當張學良表示對蔣介石要實行“兵諫”時,唐君堯表示只要有益於國家,就是去死也在所不辭。
扣留蔣介石,逼其抗日的行動,於12月12日3時左右開始。這次事變中的驪山戰鬥任務由東北軍擔任。一二九師師長周福成為外線指揮,以防蔣介石侍衞隊突圍;一〇五師第二旅旅長唐君堯為內線指揮,他指揮王玉瓚率第一營的一個連守住華清池頭道門(二道門以內由蔣介石帶來的衞隊守衞),同時指揮孫銘九衞隊第二營的兩個連擔任拘捕蔣介石的任務。此外,張學良還調派槍法準確的騎兵第六師師長白鳳翔、騎兵第六師第十八團團長劉桂五參加扣蔣行動。3時許,外線部隊包圍了華清池,4時左右,唐君堯指揮衞隊一營首先行動,迅速解除了駐華清池外禹王廟的憲兵武裝。此時,白鳳翔、劉桂五、孫銘九和衞隊二營兩個連趕到,在唐君堯指揮下一同衝入華清池二道門,遭到蔣介石侍衞親兵的抵抗,發生了猛烈的戰鬥,捉蔣隊伍受阻。唐君堯躲在牆垛死角向蔣介石的憲兵和侍衞喊話:“不要打槍,再打下去,唯有犧牲,那不是我們東北軍的本意,我們不是叛變,也不是土匪,此來專為要求委員長領導抗戰,你們不都是中國人嗎?中國人不要自相殘殺!你們不願意打日本人嗎?誰願意做亡國奴呢?現在我們停止放槍了,兄弟們,你們不要再抵抗了。”蔣的侍衞和憲兵在遲疑之際,衞隊營官兵猛衝上去,結束了戰鬥。當唐君堯得知蔣介石逃跑的消息後,即與劉多荃向張學良和楊虎誠報告,張、楊下令搜山,唐君堯、劉多荃即指揮部隊搜山。一〇五師一旅的一名副官帶一名憲兵到唐君堯面前説該憲兵知道委員長下落。憲兵開始不説,後來,唐君堯用手槍逼着憲兵,要槍斃他,憲兵終於説出了蔣的去向。12日晨,蔣介石被架下驪山,戰鬥結束。張學良聞訊,急派譚海去接蔣介石。唐君堯、譚海、孫銘九與蔣介石同乘一車至西安。
1937年春,唐任五十七軍一一一師三三一旅旅長後,即開赴抗日前線。1938年10月,率六六一團留駐蘇北。抗戰勝利後,唐被國民黨派到第11戰區長官部前進指揮所駐青島辦事處任處長,後任青島港口運輸司令,迎接美軍登陸和遣送日軍戰俘回國。解放戰爭時期,任遼北保安副司令。1948年11月,唐君堯於瀋陽解放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編入解放軍軍官教導團,半年後,他要求回青島獲准。從此,來往於北京、西安、蘭州、青島之間。1951年,隻身去香港。1967年8月9日在香港病逝,終年68歲。 [1] 
參考資料
  • 1.    陳敬東;何明清,遼陽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遼陽縣誌/第二十一篇人 物;新華出版社;1994年08月;第721-7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