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古拉齒緣草

鎖定
唐古拉齒緣草(Eritrichium tangkulaense W. T. Wang)是紫草科齒緣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唐古拉齒緣草
拉丁學名
Eritrichium tangkulaense W. T. Wa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紫草目
紫草科
齒緣草屬
唐古拉齒緣草

唐古拉齒緣草形態特徵

唐古拉齒緣草線稿圖 唐古拉齒緣草線稿圖 [1]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15釐米。莖數條叢生,常在基部分枝,被短伏毛。基生葉倒披針狀匙形,長1-2釐米,寬2-8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漸狹成柄,兩面被短伏毛,花後常枯萎;莖生葉卵狀長圓形,長0.8-1.2釐米,寬2-4毫米,無柄。花序似總狀花序,有5-10朵花,下部1-3枚苞片葉狀,向上苞片急劇變小,以至缺如;花梗長3-5毫米,生短伏毛,花期直立,果期多斜伸;花萼裂片線狀長圓形至長圓形,長1-2毫米,外面密被伏毛,內面先端疏被伏毛,花期直立,果期平展;花冠淡藍色、淡紫色或黃色,鍾狀筒形,筒長約為裂片的2倍,裂片近圓形,長0.5-0.7毫米,附屬物不明顯;花葯卵圓形,長0.2-0.3毫米;雌蕊基高約0.5毫米。小堅果背腹壓扁,被微毛或近無毛,除稜緣的刺外,長1-1.2毫米,寬0.8毫米,背盤平或微凸,腹面中肋龍骨突起,在着生面以上呈翅狀,着生面卵形,位腹面中部以下,稜緣的錨狀刺披針狀三角形,基部連合形成寬翅。花果期7-9月。 [1]  [3] 

唐古拉齒緣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0-4900米的山坡、路邊、河灘沙礫地或石山岩縫中。

唐古拉齒緣草分佈範圍

產自西藏(安多)、甘肅(酒泉)、新疆。模式標本採自西藏安多。 [1] 

唐古拉齒緣草參考文獻

唐古拉齒緣草(植物分類學報)圖版25:7-13
Eritrichium tangkulaense W. T. Wang, 植物分類學報18(4): 519. 1980. [1] 

唐古拉齒緣草本種提示

本種與毛果齒緣草E. lasiocarpum W. T. Wang相似,但以一年或二年生,小堅果着生面位於腹面中部以下,緣刺基部連合形成寬翅而區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