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仁廉

鎖定
唐仁廉(1834~1895),字元甫,諢名“唐癩子”,湖南東安縣石期市鎮洪井村人,清朝湘軍將領。
唐仁廉起初隸屬於楊嶽斌,後隸屬於鮑超,先後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官至廣東水師提督,加尚書銜。
本    名
唐仁廉
別    名
唐癩子
元甫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南東安縣石期市鎮洪井村
出生日期
1834年
逝世日期
1895年
主要成就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
賜    號
壯勇巴圖魯

唐仁廉生平經歷

唐仁廉鎮壓太平天國

唐仁廉從小性情放蕩不羈,身短足長,形似猿猴,膽大包天,青年時從軍,作戰勇敢,起初隸屬於楊嶽斌太平天國將領韋志俊池州投降,唐仁廉跟隨彭玉麟前往受降。降軍發生兵變,唐仁廉手刃數人,楊嶽斌嘉獎其勇猛,令唐仁廉選擇降軍,建立仁字營。
咸豐十年(1860),改隸鮑超霆軍。跟隨作戰於太平府石埭之間,擢守備。攻克黟縣、建德,擢遊擊,賜號壯勇巴圖魯。擊破安慶援軍於赤岡嶺,戰豐城,克鉛山,累擢副將
同治元年(1862),攻克青陽,以總兵記名。
同治三年(1864),攻克金壇,以提督記名。
同治四年(1865),戰於嘉應,蕩平太平天國餘黨,賜黃馬褂

唐仁廉鎮壓捻軍起義

同治五年(1866),從剿捻軍,率馬隊逐敵於湖北河南之交。
同治六年(1867),大破捻軍於永隆河,又連敗捻軍於鍾祥池河棗陽平林店。鮑超被解除軍事職務,唐仁廉分統其眾,跟隨李鴻章進剿捻軍。東捻平,論功,遇提督儘先簡放。西捻張宗禹進犯畿輔,唐仁廉追敵於直隸、河南、山東三省之間,連敗捻軍於浚縣大伾山、海豐郝家寨、商河李家坊。又和郭松林合擊於沙河,張宗禹中槍而遁,再次擊敗張宗禹於高唐盧寨。西捻平,以一等軍功議敍。

唐仁廉出關抗日

同治九年(1870),跟隨李鴻章援救陝西,平北山土匪。調防畿輔,駐防青縣馬廠
同治十三年(1874),授通永鎮總兵
光緒十年(1884),擢廣東水師提督
光緒二十年(1894),因慈禧太后萬壽,詔加尚書銜。甲午戰爭爆發,日本進犯遼東,以唐仁廉為霆軍舊將,召至北京。唐仁廉奮發,上陳方略,請求招募二十營迎敵,得到批准。等到成軍出關,和議已定,於是歸回。
光緒二十一年(1895),卒,賜卹。 [1-4] 

唐仁廉軼事典故

唐仁廉少時家境貧寒,生活艱難。曾因頭上生了疔子,得不到有效治療,成為癩頭,村人叫他“唐癩子”或“癩子”。當他功成名就以後,家鄉人為尊者諱,把這兩個字寫成“賴之”,並稱其“唐賴之”。 [3] 

唐仁廉史料記載

清史稿·卷四百九·列傳一百九十六》 [1] 

唐仁廉唐仁廉墓

唐仁廉墓位於洪井村竹山園大屋山西面山腰緩坡,面積八十多平方米,墓地坪前面有石旗杆各一副,石旗杆後面有石鼓、石獅、石馬、石羊和高一點五米的石人各一對,墓周圍用石碑圍砌,碑上有龍、鳳、鰲、虎、麒麟等珍禽奇獸和三國人物故事等武士浮雕上百幅,亦莊亦諧,各具神態,條流暢,神態逼真,佈局精當,意境深遠,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還有四十多處刻有墓誌銘及名人題寫的悼文、輓聯。墓葬的各種青石構件採用了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線刻等多種雕刻手法,線條流暢、裝飾富麗、質感強烈、神態生動引人,極盡雕刻之能事,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