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人衚衕

鎖定
元朝中期,在京城大都(今北京市),形成了繁榮的集市貿易,唐人衚衕就是當時有名的鞋市。
中文名
唐人衚衕
創建時期
元朝中期
類    型
鞋市
地    址
京城大都(今北京市)
歷史
唐人衚衕 唐人衚衕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作為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在國家政策方面與漢族傳統王朝有很大區別,他們重視商業貿易,注重理財,但對農本思想相對偏離。因此商品經濟得到飛躍發展,出現了買辦資本和產業資本的雛形,同時紙幣成為全國通用貨幣。
至元朝中期,在京城大都(今北京市),形成了繁榮的集市貿易,唐人衚衕就是當時有名的鞋市。其間有一個禿子李記鞋鋪,是遠近有名的鞋業商號,當時朝廷官員們所穿的朝靴,都在此訂做。
禿子李,原名李德貴,因小時候的一場病,頭髮脱落,得外號:李禿子。13歲時拜師學做鞋,30歲自立門户,用外號做店名,不料竟然引起人們的好奇,紛紛前來,從此生意興隆。禿子李具有非凡的經營天才,對外結交甚廣,官宦富豪,無不左右逢源,對內他則狠抓產品質量。
禿子李的製鞋加工工藝與眾不同。僅千層底布鞋鞋底,就要經過七道工序。納底,要求每平方寸用麻繩納81針以上,針孔細,針碼分佈均勻。錘底,將納好的鞋底經熱水浸泡及熱悶後,用鐵錘錘平,鞋底堅固耐用,柔軟舒適、不起層、不變形,即便有汗腳毛病的人穿用,鞋底也不會濕。鞝鞋的技術則更要細緻嚴格,在鞋模子造型上下功夫,造型美觀,大方。手工鞝鞋時,緊繃模型,平整服貼,鞝鞋的針碼間距齊整,鞋幫與鞋底嚴合飽滿,吃幫均勻。
多年的苦心經營,禿子李記鞋鋪,最終成為唐人衚衕鞋商大户,一直沿襲到元朝末年。
公元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唐人衚衕鞋市毀於戰火。
明朝初期,禿子李的後人,恢復祖業,為了紀念唐人衚衕的鼎盛繁榮,同時為了避祖諱,將店鋪名號變更為唐人衚衕鞋鋪,此後時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