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唇(zhēn,chún)為現代漢語一級字(常用字),唇和異體字“唇”本為二字。
“唇”(zhēn)最早見於小篆,本義為震驚。而異體字“唇”也最早見於小篆,本義為“口部周圍之肌肉組織”。後世假借“唇”表示 [9] 
現行的國家標準以“唇”為正體字,“唇”為異體字 [10]  。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並不是簡繁體字關係。
【參考資料 [2]  [4]  [6-7] 
中文名
部    首
口、辰
總筆畫
3+7
字    級
一級(1861) [2] 
造字法
形聲:從口、辰聲
拼    音
chún
注    音
ㄔㄨㄣˊ
五    筆
DFEK
倉    頡
MVR
鄭    碼
GHJ
結    構
左上包圍
平水韻
上平十一真 [3] 
四角號碼
71263
異體字

文字源流

唇和異體字“唇”本為二字。

形聲字。從口,辰聲。《説文》:“唇,驚也。”文獻中借震字表示,音讀zhēn。震字引申指驚聲(見《集韻震韻》),讀zhēn。今用嘴唇義的“唇”本為“唇” [11] 

唇(異體字)

形聲字。本義是“嘴唇”。《説文》:唇,口湍也。從肉,辰聲。”用其本義。引申為凡邊緣之名。鄭玄注《易緯.乾鑿度》引《詩》“漘”作“唇”。器緣可謂之屑。《周禮考工記.陶人》:“陶人為甑,實二黼,厚半寸,屑寸。”
“唇”與“唇”本非一字。《説文》 :“唇,驚也。從口,辰聲。”以“唇 ”為“唇”表示,是假借現象。宋代《玉篇》釋“唇”有二義“警也,唇口”,説明用“唇”為“唇”沿用已久。今國家標準用“唇”為正體字,“唇”為異體字。 [12] 

基本字義

zhēn音
震驚
《説文解字·口部》:“唇,驚也,從口辰聲。”(該義後世以“震”表示)
chún音
1. 口部周圍之肌肉組織。
如:“嘴唇”、
《説文解字.肉部》:“唇,口耑(端)也。”
2. 器口之外緣。
《周禮.冬官.考工記》:“鬲實五觳,厚半寸唇寸。”
3. 邊、周圍。
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 [8] 

常見詞組

嘴唇,紅唇

古籍釋義

唇【醜集上】【口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説文》驚也。《廣韻》同㖘。
《集韻》船倫切,音唇。義同。
之刃切,音震。驚聲。《字彙》俗作口唇字,非 [4] 
唇【卷二】【口部】
驚也。從口辰聲。側鄰切
説文解字注
(唇)驚也。後人以震字為之。從口。辰聲。側鄰切。十三部。 [5]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唇·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古文〕䫃【唐韻】食倫切【韻會】船倫切【正韻】殊倫切,音漘。【説文】口耑也。【玉篇】口唇也。【釋名】唇,緣也,口之緣也。【春秋·元命包】唇者,齒之垣。【穀梁傳·僖三年】語曰:唇亡則齒寒。
又牛唇,草名。【爾雅·釋草】蕒,牛唇。【註】水蕮也。
又【類篇】彌盡切,音泯。䐇合無波際貌。 【集韻】或作䐇脗。【韻會】亦書作脤。脗原字從豕,不從勿作。
唇 《説文解字》
【卷四】【肉】
『説文解字』
口耑也。從肉辰聲。䫃,古文唇從頁。食倫切
『説文解字注』
(唇)口耑也。口之厓也。假借為水厓之字。鄭注乾鑿度引詩寘之河之唇。從肉。辰聲。食鄰切。古音十三部。
(䫃)古文唇。從頁。 [13]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ʂʰuən˧˥ 唐代讀音 jhuin日語讀音 KUCHIBIRU韓語羅馬 CIN現代韓語 진越南語 thần
客家話 [梅縣腔] shun2 [客語拼音字彙]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寶安腔] sun2 [海陸腔] shun2 [東莞腔] sun2 [沙頭角腔] sun2 [台灣四縣腔] sun2 [陸豐腔] shun3粵語 seon4
近代音 穿母 真文韻 平聲陽 唇小空;中古音 上古黃侃系統:端母 痕部 ;定母 痕部 ;王力系統:章母 文部 ;船母 文部 ; [1]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