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哭喪歌

鎖定
哭喪歌就是喪禮儀式中少不了的演唱形式,它是陝西南部一帶的風俗習慣。
中文名
哭喪歌
含    義
喪禮儀式中少不了的演唱形式
簡    介
陝西南部一帶的風俗習慣。
有關作品
《三點水》、《麻雀鬧陣》

目錄

哭喪歌簡介

陝南一帶老人去世後,一般要通過洗屍、停屍、入棺、閉棺和出殯幾道程序。過去一般為3 天,現在多為一天一夜。從守靈一開始,哭喪歌就是喪禮儀式中少不了的演唱形式。在守靈期間,喪家為了悼念亡靈,慰藉人心,便會請歌手來唱孝歌,也有歌手不請自來的。歌手大多是業餘性質的,他們會唱多種孝歌,有的還能即興創作,針對死者的年齡、性別和家庭情況來唱。有一人唱的,有對唱的,也有一人領唱,眾人續唱或合唱的。哭喪歌伴奏的樂器是鼓和鑼,或邊敲邊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數,如《三點水》、《麻雀鬧陣》。

哭喪歌釋義

停屍的當天,室內靈堂已安排就緒,室外庭院點燃香、燭和火紙,燃放鞭炮。歌手的開場鑼鼓是敍述靈堂擺設和孝男孝女的“孝道”,守靈的子女不禁失聲哭泣。在守靈期間,孝男孝女要出門接待前來弔孝的親友鄉鄰,陪祭的人一進靈堂,歌手便引唱孝歌。親家有親家的孝歌,朋友有朋友的孝歌,如有一段親家的孝歌是:
“親家猶如一隻蠶,
一生勤奮又節儉,
為兒為女吃盡了苦,
才積得這份薄家產,
只説你長壽享清福,
誰知你早早離人間
……
你有一雙好兒女,
也能含笑在九泉。”
天晚了,靈堂內外燈火通明。喪家招待歌手和俞來悼念的親友。飯後不久,歌手繼續唱哭喪歌,如《十二月想爹孃》、《送亡靈歸西》。親友也有唱勸人孝敬老人的孝歌,如《二十四孝》、《十二大賢》等。到了半夜,由領頭人按順時針方向繞靈柩一週,孝子捧香在後,名曰“轉香”。在歌手間歇的時候,喪家以茶點招待歌手,並用糖水潤喉。到了天亮,歌手謾慢走出靈堂,來到室外,改唱“還陽”歌。送靈時,歌手又唱送靈歌,孝子隨後焚香叩頭。“屍不見天,棺不二掩”,封棺前,孝家和近親要看一眼死者面容,即“辭容”,然後封棺。

哭喪歌儀式

第二天早上出殯。棺木用木槓抬,木槓前後刻有龍頭龍尾,歌手一唱“啓龍歌”,孝兒孝女牽着靈柩上系的白纖在前,眾親友在後送行。在送葬的路上,歌手鳴鑼敲鼓開道,遇山唱山,遇樹唱樹,遇水唱水,並以祈禱歌給抬槓的人加油。在鑼鼓鞭炮聲中,孝歌一直唱到墳地,下葬時先撒“五穀”,孝子接五福,植土,謝恩。哭喪歌是陝南長期流行的一種儀式歌,曲調哀婉多變,內容有樂施勸善的,也有封建迷信的。隨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提倡火葬,哭喪歌也有了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