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員公支祠

鎖定
員公支祠,堂名稱壽樂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昌溪村,是清朝時期的建築遺存。 [3] 
員公支祠建於清代嘉慶年間,是吳姓家族的支祠,規模較祖祠小,但建築藝術較高。“員工支祠”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檐頂和額枋為木質,立柱和靠背石皆為石質。有月梁、額枋、斗拱,高瓴重脊,八角起翹,檐板紅漆雕花。明間額枋上掛一塊題有“員公支祠”四字的橫匾。員公支祠三進三開間,門廳五鳳樓式,立有高大石鼓門墩。中進享堂額枋與開間等長,氣勢開闊。後進寢堂天井設有消防井,寢堂樓板中開有香火窗,結構獨特。員工支祠保存較好,為研究當時的宗族文化、建築藝術提供了較好的實例。 [2]  [4-5] 
2004年,員公支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5月,員公支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員公支祠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昌溪村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065-3-36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壽樂堂

員公支祠歷史沿革

員公支祠建於清代嘉慶年間。 [2]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吳承仕與徽商吳良臣共同創辦“昌溪私立復興小學”,校址設在員公支祠。 [5]  [6] 
抗日戰爭期間,員公支祠成為歙南抗日救亡的宣傳中心,祠堂內的牆壁上,依稀可以看到“讀書救國”的標語。 [5]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員公支祠成為昌溪小學的校園。 [5] 

員公支祠建築格局

綜述
員公支祠,堂名稱壽樂堂,是吳姓家族的支祠,規模較祖祠小,但建築藝術較高。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磚木結構,三進三開間,門廳五鳳樓式,立有高大石鼓門墩。中進享堂(樂壽堂)額枋與開間等長,氣勢開闊。後進寢堂天井設有消防井,寢堂樓板中開有香火窗,結構獨特。 [2]  [5] 
“員工支祠”坊
樑柱上的木雕
樑柱上的木雕(3張)
“員工支祠”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寬9.3米,高約8米,兩側有護牆。檐頂和額枋為木質,立柱和靠背石皆為石質。有月梁、額枋、斗拱,高瓴歇山式重脊,八角起翹,檐板紅漆雕花。明間額枋上掛一塊題有“員公支祠”四字的橫匾,楷體。枋下明間闢一大門,次間為粉壁磚牆。該坊原是員公支祠的大門。 [2]  [4] 
泮池
“員工支祠”坊前為一個方方正正的水塘,面積約有50平方米,前有長廊。 [5] 
樂壽堂
木牌坊
木牌坊(2張)
樂壽堂,天井比較開闊,額枋與開間等長。柱樑全部選用優質柏木,因此當地人稱“柏木廳”。正樑長約13米,高約1米,有徽州第一大雙梁之稱。 [2] 

員公支祠文物遺存

石雕
員公支祠天井圍欄的十二塊石料選用帶天然石紋的景紋石,上有山水、花草、雷電等自然生成的圖案。 [2] 
匾額
匾額
匾額(2張)
員公支祠大門正中懸掛御賜“七葉衍祥”匾額,乃清咸豐帝為嘉賞本村中憲大夫吳怡園家族七代五世同堂而御賜;壽樂堂裏懸掛了諸如“朝議大夫”“林下清風”“榮開千紫”之類光宗耀祖的匾額;壽樂堂裏還有“進士”匾,為吳氏九世孫、明洪武年間進士吳仕昭而立。 [7] 

員公支祠文物價值

員工支祠保存較好,為研究當時的宗族文化、建築藝術提供了較好的實例。 [2]  [5] 

員公支祠保護措施

2004年,員公支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員公支祠和遺址碑 員公支祠和遺址碑
2013年5月,員公支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員公支祠旅遊信息

員公支祠地理位置

員公支祠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昌溪村。 [3] 

員公支祠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員公支祠,路程約38.7千米,用時約5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