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迪塞屠殺事件

鎖定
哈迪塞屠殺事件(英文:Haditha killings / massacre / incident),是2005年11月19日美軍在伊拉克哈迪塞(Haditha,حديثة‎‎)屠殺平民的事件。
中文名
哈迪塞屠殺事件
外文名
Haditha killings
發生時間
2005年11月19日
發生地點
伊拉克哈迪塞
別    名
哈迪塞事件

哈迪塞屠殺事件事件背景

200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從加利福尼亞的潘德頓軍營出發,來到伊拉克安巴爾省。該團第三營K連被派駐哈迪塞鎮,許多士兵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到伊拉克服役。
安巴爾省是反美武裝的大本營,在此活動的遜尼派和外國僱傭兵一直試圖將美國人趕出伊拉克,消滅盡可能多的美國人。伊拉克戰爭打響後陣亡的4483名美軍士兵中,有1335人死在安巴爾省
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到伊拉克的前一年,即2004年3月31日,美國黑水公司的4名職員在安巴爾省費盧傑被打死,屍體被焚燒,其中兩具被掛在一座大橋上。數天後,美軍開進費盧傑。在接下來的兩年裏,美軍同反美武裝不斷激戰,安巴爾省一直處於混亂狀態。慘烈的戰鬥讓許多美軍士兵的精神瀕臨崩潰。 [1] 

哈迪塞屠殺事件事件經過

2005年11月19日晨,K連由4輛車組成的巡邏隊在哈迪塞鎮遭遇炸彈襲擊,20歲的一等兵米克爾·特拉薩斯當場死亡。這枚炸彈被裝在煤氣罐上,用遙控器引爆。
不久,一輛出租車經過美軍巡邏隊。美軍懷疑車上的人是來查看炸彈的,便命車上的5人下車。5人下車後試圖逃走,被美軍開槍打死。在接下來的數小時內,另有19人被這些美軍開槍打死。
事後美軍稱,被打死者為武裝分子,但實際上,當天他們只在一户居民家中發現了一把衝鋒槍,沒有證據顯示這把槍被用來襲擊美軍。 [1] 

哈迪塞屠殺事件調查處理

據網絡雜誌《沙龍》報道,事發第二天,住在事發地點附近的伊拉克記者用錄像機拍下了滿是鮮血的現場。後來,錄像通過伊拉克一個人權組織轉交給美國《時代》週刊。《時代》週刊記者就此事詢問海軍陸戰隊,對方的新聞發言人傑弗裏·波爾告説:“這是‘基地’組織造的謠。”對於那些受害平民,美軍稱,他們“死於路邊炸彈”。
2006年1月,《時代》週刊採訪了哈迪塞鎮居民,目擊者證實這是一起血腥殺戮。報道刊出後,美軍於當年2月至3月進行了為期3周的調查。調查由格雷戈裏·瓦特上校負責。調查報告從未公開,《紐約時報》設法從一位高級軍官那裏獲知了部分內容。根據這位軍官的説法,屍檢結果顯示,24名死者都有被槍殺的痕跡,絕大多數槍傷在頭部和胸部,這難以用路邊炸彈來解釋。這位軍官用“處決式”一詞來形容慘案。
事發幾個星期後,海軍陸戰隊向15名受害者的家屬支付了賠償金,標準是每名受害者2500美元。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條例規定的最高賠償額度。其他受害者因有“敵意行為”而不予賠償。由於伊拉克臨時政府和美國簽署了駐軍協議,伊拉克法律無法追究此事。 [1] 
2006年5月,美國海軍部犯罪調查局啓動了對該事件的調查程序。美國軍方經過調查,於12月21日正式指控4名肇事士兵犯有非預謀殺人罪,4名海軍陸戰隊軍官因誤報犯有翫忽職守罪。 [2]  此後,6名被告所受指控相繼遭駁回或撤銷,1人被判無罪。2012年1月,軍事法庭正式對8名被告中的最後一人、主兇弗蘭克·伍特里奇提出指控。伍特里奇被判從現有上士軍階降為二等兵。 [3-4] 
2011年12月14日,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不久前,在伊拉克巴格達郊區的一個垃圾場裏,該報記者發現了關於哈迪塞鎮屠殺事件多達400頁的秘密檔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