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鎖定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簡稱材化學院)是哈爾濱工程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前身是源於1970年成立的“潛艇與魚雷動力能源研究室”(對外稱新能源研究室)和1978年成立的金屬材料熱處理研究室。“潛艇與魚雷動力能源研究室”1985年擴建為新能源研究所,1986年新能源研究所與化學教研室合併成立化學工程系,2002年升級為化工學院。金屬材料熱處理教研室後發展為機電學院材料系。2006年5月,由原化工學院和機電學院材料系整合,組建新的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3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教職工166人,專任教師156人,各類學生2055人,其中本科生1252人,碩士研究生495人,博士研究生273人,留學生35人。 [1-2] 
中文名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簡    稱
哈工程材化學院
創辦時間
2006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哈爾濱工程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靳雪濱
現任領導
院長:楊飄萍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3個
專業類別1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科研工作站1個
地    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南通大街145號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6張)
1970年,“潛艇與魚雷動力能源研究室”(對外稱新能源研究室)創建。
1978年,金屬材料熱處理研究室成立。
1985年,潛艇與魚雷動力能源研究室擴建為新能源研究所。
1986年,新能源研究所與化學教研室合併成立化學工程系。
2002年,化學工程系升級為化工學院。
2010年,原化學工程系材料化學專業併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2006年5月,由原化工學院和機電學院材料系整合,組建新的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2021年3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5]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4+0)3個本科專業。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66人,專任教師156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1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1人,兼職客座教授42人。有博士生導師73人,碩士生導師121人,博士後研究人員61人。主型崗位教師8人、教學科研型崗位教師100人、科研為主型崗位教師2人、公共實驗崗位教師7人、學生思政教師7人;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者近50人。國家級人才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省傑青4人。聘任兼職、客座教授42人。 [1-2]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楊飄萍、王向偉、範壯軍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範壯軍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閆俊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楊飄萍、王向偉
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楊飄萍、王君、張中武等 [1]  [4]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黑龍江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設有實驗教學與分析測試中心。 [1-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黑龍江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國防特色學科1個,“十二五”黑龍江省重點學科1個,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1-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材料與化工
國防特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十二五”黑龍江省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6個省部級創新研究平台,其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1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2個,黑龍江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黑龍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設有金屬材料研究所、腐蝕科學與表面技術研究所、複合材料研究所、無機功能材料研究所、材料加工及智能製造研究所、電化學工程研究所、海洋先進材料研究所。 [1-2]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超輕材料與表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海洋特種材料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先進材料及製造技術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材料與器件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協同創新中心:先進海洋材料黑龍江省協同創新中心
黑龍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新能源與防護材料黑龍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2019年,學院科研到款5478餘萬元,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專項立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3項;年度發表SCI收錄文章255篇,新增高被引論文7篇,熱點論文5篇,出版專著3部;申請專利76項,授權28項,轉讓5項。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包括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1-2]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能源轉換與存儲電極材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2019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功能化分級結構複合材料的構築及性能研究
2019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高純稀有金屬鉿提純技術及鉿鋯的應用
2019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一等獎 [6]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近五年教師參加AB類高水平國際會議共計100餘人次;邀請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新加披、德國、法國等國家高水平專家來校交流與合作300餘人次;學生出中國國(境)參加學術會議、聯合培養300餘人次;舉辦承辦大型國際會議10餘次。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哈爾濱工程大學第七屆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第二十六屆“五四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初賽。 [7-8]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靳雪濱
院長
楊飄萍
黨委副書記
劉立靜
副院長
李峻青、王君、賀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