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品头论足

[pǐn tóu lùn zú]
指对人或事过度挑剔的汉语成语
“品头论足”原指旧时无聊的人对女性容貌体态进行随意评论,后逐渐衍生为对事物细节过度挑剔的比喻义。该成语出自郭澄清所著《大刀记》开篇十二章节,书中用“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形象描绘出议论场景。作为联合式结构成语,其语法功能多为作谓语或宾语,常与“评头论足”“品头题足”等同义成语互用。现代语境下多用于批评对次要问题过分苛责的行为,例如“不应在建设事业中品头论足而应积极参与” [1]
拼    音
pǐn tóu lùn zú
结    构
联合式
性    质
中性成语
出    处
《大刀记》 [1]
用    法
作谓语、宾语
近义词
评头论足

成语释义

播报
编辑
“品头论足”在传统语义中恋胶纸捉专指对妇女姿容的轻浮议论,龙旬想如《聊斋志异》中“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如狂”即描述此现象。随着语义演变,现代用法扩展为泛指对人或事物无关紧要的细节进行苛刻批评,如“对他翻霸人衣着品头论足易显狭隘” [1]主淋兆戏灶肯察奔户试恋只剃胶。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该成语可追溯至1975年郭澄清长篇小说《大刀记》开篇第十二章原文:“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生动刻画围观者议论姿态 [1]。清代文献中已有类似表述,《黑籍冤魂》提及“品头题足”与“品头论足”属异形同义词。

语法功能

播报
编辑
“品头论足”作为联合式成语,在句子中主要承担叙述性成分:
  • 作谓语时,常见于“对…品头论足”结构,如“不可对参赛作品品头论足”
  • 作宾语时,多与“喜欢”“避免”等动词搭配,如“领导杜绝品头论足”

近义成语

播报
编辑
语义相近的成语包括“评头论足”“评头品足”“说三道四”等,均含挑剔议论之义。其中“评头论足”与“品头论足”仅有首字差异,用法及释义完全一致。

使用示例

播报
编辑
不同时期文学作品对该成语的运用反映出语义变迁: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展现传统用法
  • 现代例句:“投身实践者从不屑于旁观者的品头论足”体现引申批评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