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哀笳

鎖定
哀笳,讀音為āi jiā,漢語詞語,意思是雙簧氣鳴樂器,出自北周 庾信《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詩》悲涼的胡笳聲。 [1] 
中文名
哀笳
拼    音
āi jiā
注    音
ㄞ ㄐㄧㄚ
釋    義
雙簧氣鳴樂器

目錄

哀笳解釋

雙簧氣鳴樂器。笳的一種。截羊角或羊骨。用蘆杆一節壓扁為哨子,插入管口。 [1] 

哀笳出處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鼓吹部》:“哀笳,以羊角為管,蘆為頭也。”唐代用於鼓吹樂,也有以羊骨為管身的,稱“骨管”。宋·陳暘《樂書·胡部·石之屬》:“哀笳,以羊骨為管而無孔,惟恤禮用之。今鼓吹備而不用,以觱篥代之。鹵簿與熊羆十二案工員尚存焉。”
北周 庾信《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詩》:“哀笳關塞曲,嘶馬別離聲。” 明 顧有孝《感興》詩:“哀笳不與魂俱斷,清漏偏將恨此長。”
參考資料
  • 1.    哀笳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