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咸陽阻擊戰

鎖定
咸陽阻擊戰發生於1949年6月,主力部隊是解放軍十八兵團六十一軍一八一師和一八三師。八一師在渭河北,是第一道防線,一八三一八一師設師在渭河南,是第二道防線。中五台戰鬥是這次阻擊戰的主陣地。咸陽阻擊戰共殲敵二千多人,戰鬥的勝利不僅保住了西安,粉碎了胡、馬聯合反撲的氣焰,而且為大兵團的迅速集結贏得了時間,為順利進行扶眉戰役,殲滅西路馬匪軍創造了良好時機,也為解放大西北打開了新的局面。 [4] 
名    稱
咸陽阻擊戰
發生時間
1949年6月
地    點
咸陽縣城附近
參戰方
解放軍十八兵團六十一軍一八一師和一八三師,國民黨馬步芳部
結    果
人民解放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
解放軍:14萬
國民黨:10萬
傷亡情況
殲敵2000餘人
主要指揮官
彭德懷,馬繼援

咸陽阻擊戰戰鬥背景

1949年二三月間,胡宗南連遭慘敗。為固守西安,胡宗南集團收縮防線,後撤到涇、渭兩河的弧形地帶,作最後的垂死掙扎。正當全縣人民歡慶咸陽、西安解放之際,胡宗南勾結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糾集了17萬之眾,叫囂“反撲咸陽,收復西安,殺出潼關,橫掃中原”。胡宗南部由關中西部向咸陽反撲,青、寧二馬沿西蘭公路直攻咸陽。中共咸陽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機關被迫暫遷灃橋區南槐村。同時動員羣眾在渭河上架設浮橋,在縣城北原邊一帶搶修工事,為解放軍扼守咸陽,保衞西安創造條件,為華北十八、十九兵團順利入陝贏得了時間。 [2] 

咸陽阻擊戰戰略部署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彭德懷司令員決定“誘敵深入”,主動放棄涇、渭三角地區,令王震、許光達的一、二兵團分別撤至户縣、咸陽一線,組織防禦,阻擊中待機破敵。同時急電調十八兵團六十一軍三天內從太原趕赴西安。以一八一師(原皮定鈞旅)進入咸陽,佔領陣地,堅決阻擊敵人。一個師和軍部部署於咸陽渭河南岸為第二防線,一個師駐守西安。
6月11日,解放軍乾縣一線部隊在消滅大量敵人後主動撤退。11日晚至12日晨4時,解放軍一八一師全部渡渭到達咸陽,以五四一團在城北、五四二團在城東北、五四三團在城西構築陣地,形成從城東北之中五台、李家堡、張家堡、藥王洞,城西北吳家堡到城西之鐵江咀、沈家村的半圓形防線。師指揮所設於城牆上居高指揮。 [1] 

咸陽阻擊戰戰鬥過程

老兵為烈士紀念碑獻花 老兵為烈士紀念碑獻花
6月12日,馬繼援以為解放軍被擊潰,國民黨軍一九〇師師長馬振武又報告咸陽城兵力空虛,遂命令一九〇師、二四八師、一〇〇師和騎八旅越過寧夏兵團的防線,直撲咸陽。由馬振武任咸陽步騎總指揮,率四部人馬把咸陽城郭圍定,揚言“兩小時內攻下咸陽,渡過渭河,佔領西安”。
12日黎明前,解放軍一八一師偵察參謀王青山率領的偵察班沿西蘭公路向北實施偵察。
12日中午,在今雙照雙鄉龍泉坊與馬軍先頭騎兵營遭遇。除命一人騎車回師部報告外,王青山率偵察班戰士靠背在村外墳地構成一個圓圈,12支衝鋒槍向馬軍同時開火,激戰3個多小時,終因敵眾我寡,彈盡力竭,偵察英雄8人犧牲,4人負傷被羣眾救走。
12日下午4時,馬軍騎八旅佔領了北原周陵一線。4時半,馬軍3個團的騎兵向左右兩翼發起集團性攻擊,從解放軍六軍防守空隙未經大的阻擊直衝入城下。在解放軍三團二連陣地前,馬軍騎兵被壕溝攔阻,擠成一堆,有的連人帶馬栽入溝內,解放軍以自動火器一齊開火,馬軍騎兵成堆地倒下去,全部倉慌後撤。解放軍一團二連三排陣地在激戰中被騎兵突進後,一營長陳釗率三連二排戰士一手提日本戰刀砍殺,一手扔手榴彈轟擊,重新奪回陣地。二團重機槍排在中五台陣地以猛烈火力殺傷大量馬軍騎兵後,出壕追擊。在解放軍迎頭痛擊下,馬軍騎八旅逃往上召村一帶等待主力。 半夜,馬軍3個步兵師趕到。
13日上午,馬軍山炮向解放軍前沿陣地持續轟擊,下午5時,又從約6公里的正面向一八一師陣地發起總攻擊,以搶掠的大批耕牛作為前陣掩護進攻。在右翼二團八連的中五台陣地,馬軍兩個團赤膊揮刀,居高臨下實施集團衝鋒,守軍以縱深配備之迫擊炮與重機槍進行火力阻擊。經反覆爭奪,先後擊退馬軍5次整營進攻,消滅200餘人,八連也損失過半,退守大廟主陣地,阻止了馬軍從三(原)鹹(陽)公路側擊咸陽的企圖。解放軍三團九連某排防守的左翼一號陣地被切斷後路後,依憑舊壕溝同包圍的馬軍浴血奮戰,9次擊破其進攻和包圍,最後以9顆手榴彈和石塊守住了中心陣地。 防線中部距城較近的吳家堡由解放軍一團二連堅守,前沿陣地在馬軍反覆攻擊下,只剩下副排長魏海東一人。他用戰刀砍殺敵人六七個後也被敵人砍倒,仍負傷爬回主陣地。
到13日晚10時左右,馬軍攻佔全部前沿陣地和火車站,控制了幾個重要據點,馬繼援立即催令一〇〇師星夜趕赴咸陽前沿陣地。
13日晚12時,解放軍主力部隊從西安趕到咸陽,配合一八一師向馬軍發起全線反擊。城內守軍從西門、北門殺出,與馬軍形成激烈的白刃戰。馬部一九〇師馬登曹團與二四八師韓小俠團首當其衝,死傷累累,副團長和6名營連長被擊斃,士兵死傷600餘人。 [1] 

咸陽阻擊戰戰鬥結果

14日凌晨,解放軍一八一師前沿陣地大部收復。拂曉,中五台及一號前沿陣地全部收復。馬軍連夜逃往上召、石村一線,在解放軍乘勝追擊下,14日上午又退往乾縣。因解放軍華北兵團進入西北戰場,馬步芳調八十二軍想再次反撲咸陽的計劃破產,咸陽阻擊戰取得全面勝利。
一八一師經過13個小時激戰,共殲敵2000餘人,俘虜29人。咸陽各界羣眾熱情慰勞人民軍隊,給解放軍贈送一幅“百戰百勝”的錦旗。彭德懷稱讚“六十一軍咸陽戰鬥打得好”。 [3] 
參考資料
  • 1.    《咸陽市秦都區志》編纂委員會編.咸陽市秦都區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608-609
  • 2.    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管理委員會編.秦漢新城歷史文化遺存概覽.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1125
  • 3.    張世民主編.三秦史話 咸陽史略 咸陽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64
  • 4.    張德臣編著.渭城文物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