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咭是一箇中國漢字。讀音jī、xī、qià。粵語讀音ka,部首為口,總筆畫數為9筆。
中文名
拼    音
jī、xī、qià
部    首
五    筆
KFKG
倉    頡
RGR
筆    順
251121251
注    音
ㄐㄧ、ㄒㄧ、 ㄑㄧㄚˋ
總筆畫
9畫
部外筆畫
6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形聲;從口、吉聲 [1]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4AD
筆順讀寫
豎、橫折、橫、橫、豎、橫、豎、橫折、橫
四角號碼
64061

基本字義

咭 jī
1. 古同“”,象聲詞。與其他詞連用,形容金屬的撞擊聲。如:咭聒(嘟囔,嘮叨);咭咭汩汩(咕咕噥噥);咭咭聒聒(嘟嘟囔囔);咭咶(説話絮叨,喋喋不休
2. 語氣詞。表示鄙夷 [eh]。如:咭啈(瞞哄,欺騙);咭溜搭剌(極偏僻的角落)
咭 xī
咭字小篆 咭字小篆
笑的樣子。
咭 qià
鼠叫。

粵語中的“咭”

“咭”在粵語中讀 ka
ka是粵語讀法,意思是卡片[card]。
在粵語中“咭”的意思為“卡”,“咭”在粵語中為英文單詞card的諧音造字。

相關方言

咭 kaat1
「咭gat1」的異讀字
咭 gat1
咭咭笑
咭 hat1
「咭gat1」的異讀字
咭 kat1
「咭gat1」的異讀字

相關詞彙

財神咭、 餅咭、 咭紙、 信咭、 賀咭、 打咭、 金咭、 咭片、 咭女、 咭仔、 甫士咭
“𠸄咭唎”,清中期國人對“英吉利”的音譯

古籍解釋

【醜集上】【口字部】咭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玉篇》《廣韻》𠀤許吉切,音欯。《玉篇》笑貌。
又《廣韻》巨吉切《集韻》其吉切,𠀤音佶。義同。
又《集韻》火一切。本作欯。《博雅》欯欯,喜也。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䑕聲 [2]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寶安腔] git7
◎ 粵語:gat1 kaat1 kat1 kit1 [1]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𤫶
kʰriːd
-
ɡlid
qʰlid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許吉
質A
質A
入聲
三等
開口
眞A
入五質
xi̯ĕt
xĭĕt
xiĕt
xjet
hiɪt
hit
hit
xi
hjit
xit
𥬇又巨吉切
𤫶
恪八
鎋開
入聲
二等
開口
入十五鎋
kʰat
kʰæt
kʰɛt
kʰæt
kʰɣɛt
kʰɯæt
kʰəɨt
qia
khret
qaet
䑕鳴

English

(Cant.) to guard (from Engl. 'guard'); a card (from Engl. 'card'); young and pretty (from Engl. 'kid')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