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咖啡透翅天蛾

鎖定
咖啡透翅天蛾(學名:Cephonodes hylas [4]  )是節肢動物門有翅亞綱鱗翅目天蛾科動物。是寄主於藥用植物黃梔子及茵草科植物、咖啡、花椒樹等的天蛾科昆蟲。隸屬於天蛾科,透翅天蛾屬。分佈在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廣西、雲南、台灣等省。幼蟲取食寄主葉片,受害重的只殘留主脈和葉柄,有時把花蕾、嫩枝食光,造成光稈或枯死。
中文名
咖啡透翅天蛾
拉丁學名
Cephonodes hylas
別    名
梔子大透翅天蛾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天蛾科
透翅天蛾屬
咖啡透翅天蛾
分佈區域
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廣西、雲南、台灣等地;日本,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大洋洲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71
異    名
Sphinx hylas Linnaeus, 1771、Sphinx hyles Kishida, 1977、Cephonodes picus Kirby, 1892 [5] 
外文名
Coffee Hawk Moth

咖啡透翅天蛾形態特徵

卵和幼蟲
卵長1-1.3mm,球形,鮮綠色至黃綠色。末齡幼蟲體長52-65mm,淺綠色。頭部橢圓形。前胸背板具顆粒狀突起,各節具溝紋8條。亞氣門線白色,其上生黑紋;氣門上線、氣門下線黑色,圍住氣門;氣門線淺綠色。第8腹節具1尾角。
長25-38mm,紅棕色,後胸背中線各生l條尖端相對的突起線,腹部各節前緣具細刻點,臀棘三角形,黑色。
成蟲
翅長20-34mm。胸部背面黃綠色,腹面白色;腹部前端草青,中部紫紅,後部杏黃色,尾部毛叢黑色;腹部腹面黑色,第5、6節兩側有白斑;觸角黑色,前半部粗大,端部尖而曲;翅透明,脈棕黑色,基部草綠,頂角黑色;後翅內緣至后角有濃綠色鱗毛。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7張)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鈎形突呈倒足形,頂端尖,向前上方伸出;背兜橢圓形;顎形突圈帶形;囊突大半圓形;抱器左右不對稱,平板型有毛叢;抱器腹突臂形,中間細,前半膨大,頂端邊有齒,下方有帶齒的海綿狀骨化片;陽莖端粗壯、兩側有舌狀突;內陽莖外翻呈膜質球狀胞。較細,骨化強,似矛頭狀,一側有一鈍齒,頂端光滑。在雲南西雙版納一年發生三代,以蛹在淺土內薄繭中過冬,來年4月下旬過冬蛹羽化為第1代成蟲,第2、3代成蟲分別於7月及10月間出現。成蟲白天活動,飛翔時有嗡嗡聲,雌蟲產卵於葉面上,每葉1-3粒,每雌平均產卵200餘粒。

咖啡透翅天蛾生活習性

咖啡透翅天蛾幼蟲圖 咖啡透翅天蛾幼蟲圖
1年生2-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江西1年生5代,每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越冬蛹羽化為成蟲後交配、產卵。1代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2代為6月中旬至7月下旬,3代為7月上旬至8月下旬,4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5代9月中下旬,老熟幼蟲在10月下旬後化蛹。該蟲多把卵產在寄主嫩葉兩面或嫩莖上,每雌產卵200粒左右。幼蟲多在夜間孵化,晝夜取食,老熟後體變成暗紅色,從植株上爬下,入土化蛹羽化或越冬。
它是白天活動的蛾類之一,喜歡快速振動着透明的翅膀在都市庭院的花間穿行,吸花蜜時靠翅膀懸停空中,尾部鱗毛展開,如同鳥的尾羽,加上頗似鳥類的形體,常常被誤認為蜂鳥。”
咖啡透翅天蛾的成蟲喜歡吸食花蜜,但它的幼蟲主要以啃藥用植物的葉片為生,有時會把花蕾、嫩枝都吃光,所以它其實是個害蟲。

咖啡透翅天蛾分佈範圍

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廣西、雲南、台灣等地有分佈。中國之外分佈於日本,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大洋洲。 [5] 
為害梔子花、大葉黃楊、咖啡等植物。 [1] 

咖啡透翅天蛾發生規律

咖啡透翅天蛾 咖啡透翅天蛾
上海地區1年發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成蟲羽化,第二至第四代成蟲分別出現在6、8、10月份,成蟲羽化後約10小時交尾產卵,卵期3-5d。幼蟲期約45d。 [2] 

咖啡透翅天蛾天敵

幼蟲期天敵有質型多角體病毒、白僵菌、細菌以及姬蜂兩種。咖啡透翅天蛾質型多角體病毒感染力較強,第3、4代幼蟲常因病毒流行而蟲口顯著下降。另據文獻記載,幼蟲期天敵有蠅虎一種,它對捕食初齡幼蟲有一定作用。卵期有寄生蜂。 [3] 

咖啡透翅天蛾防治方法

(1)秋冬或早春及時翻耕,把蛹翻出或深埋土中,使蛹被天敵食害或不能羽化出土。幼蟲為害期進行人工捕殺。
(2)提倡噴每克含活孢子數100億的蘇雲金桿菌500-800倍液,不僅防效優異,還可保護天敵。
(3)必要時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酪乳油2000-2500倍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