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和(拼音:hé、hè、huó、huò、hú)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和”常與“龢”通用,二字本義各有所指,“和”始見於戰國金文 [2]  ,本義指聲音相應和,讀hè;“龢”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3]  ,本義指音樂和諧,後二者在詞義引申脈絡上有交叉,至於無別。但是用於人名的“龢”不能寫作“和”,如清代政治家翁同龢
“和”由本義和諧,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這層意思,讀hé。因為和諧,沒有爭鬥,所以把結束戰爭稱為和平、和好。因為“和”有共同一起的意思,所以就有連帶的意思。又虛化作連詞,意思同“與”“跟”。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和字另讀為huó。又讀huò,指攪拌,加水攪合。
中文名
拼    音
hé、huó,hè、huò,hú
部    首
禾、口 [19] 
五    筆
TKG [4] 
倉    頡
HDR [4] 
鄭    碼
MFJ [4] 
筆    順
撇、橫、豎、撇、點、豎、橫折、橫
字    級
一級(編號:1131) [1] 
平水韻
下平五歌(hé、huó),去聲二十一個(hè、huò) [5] 
注音字母
ㄏㄜˊ、ㄏㄨㄛˊ,ㄏㄜˋ、ㄏㄨㄛˋ,ㄏㄨˊ
總筆畫
5+3
四角號碼
2690₀
統一碼
基本區 U+548C [4] 
造字法
形聲字(左聲右形)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咊、*龢、惒、鉌、𥤉
UTF-8編碼
E5 92 8C

字源演變

“和”與“龢”字音相同,意義相通。漢字簡化之前,“和”與“龢”常常通用。二字互為異體字關係,也有人認為二者互為古今字關係。
“龢”在甲骨文(乙組圖1)中就已經出現,左邊是形旁“”,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樂器,是笙和簫之類的吹奏樂器。右邊為“禾”字,此處表示讀音。這些樂器一齊吹奏,聲音悦耳動聽,顯得很調和、和諧,所以“龢”字的本義是指樂聲調和、和諧。“龢”字在春秋以前頻頻使用,進入戰國使用頻率驟降,文獻中漸以“和”代之。
“和”字的出現比“龢”更晚,甲組圖1為戰國金文,其左部為“口”,右部為“禾”。其結構或左口右禾,或左禾右口,秦漢以後結構逐漸統一,作左禾右口之“和”。《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左口右禾的“咊”規定為“和”的異體字。
説文解字》將“和”與“龢”分成不同意義的兩個字,“和”指聲音相應和、和諧地跟着唱或伴奏,這個意思後來讀hè;“龢”指調和、和諧。有學者認為“和”是由“龢”字去掉樂器部分而成的簡化字,“和”從口,表示用“口”來演奏樂器或唱歌,右部的“禾”為聲旁,表示音讀。“和”指聲音相應和,這其實已經包含了一個“和諧”的含義,不管是讀平聲還是讀去聲的“和”,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和諧”的含義。因此1955年公佈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龢”歸為“和”的異體字,但是規定用於人名的“龢”仍為規範字。 [2-3]  [6-7] 
應和是跟着歌唱者唱,歌唱者和相應者,通過協調,達到音樂的和諧,所以“和”字由“應和”之義引申為“音樂和諧”。由“音樂和諧”引申為“和順”“平和”,今成語有“心平氣和”“和顏悦色”。又引申指“身體平安”“舒適”。“音樂和諧”又引申出“和睦”之義。例如《荀子·王制》:“百姓和。”“和睦”又派生出“講和”“和解”。例如《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音樂和諧”又引申指“氣候温和”。例如《晉書·王羲之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李白《雉朝飛》:“春天和,白日暖。”“温和”又派生出“調和”。“調和”又引申為“摻和”。“摻和”又引申為“連同”“連帶”。“連同”“連帶”之義逐漸虛化為連詞,表示“與”之義。 [24]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温和柔順。
gentle;mild
《尚書·康誥》:“惟民其敕懋和。”
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其為人賢而有材,志剛而氣和。”
和順;平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
協調;融洽。
harmonious;
coordinated
禮記·樂記》:“其聲和以柔。”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六章:“鄰村裏有一家張姓兄弟,因為不和,分家了。”
和諧;和聲;和睦;和氣
適中;恰到好處。
moderate
周禮·天官·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和口;中和
〈文言〉指身體健康舒適。
comfortable
魏書·彭城王勰傳》:“豈謂上靈無鑑,復使聖躬違和。”

〈文言〉喜悦。
happy
孟郊《擇友》詩:“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
温和,氣候温暖。
warm
陶潛《桃花源》詩:“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和暖;和煦;晴和;和風細雨;風和日麗
動詞
使和睦;使融洽。
compromise
《尚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
《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調和;調治;調適。
compromise
《國語·鄭語》:“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
老殘遊記》第二回:“﹝那人﹞隨便和了和絃,彈了一兩個小調。”

結束戰爭或平息事端。
reconcile
戰國策·楚策三》:“今子從楚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
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孽龍在途中投拜,欲求與真君講和,後當改過前非。”
和解;講和;媾和
下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
end in a dra

和局;和棋
〈文言〉猶合。匯合;結合。
converge
《禮記·郊特牲》:“陰陽和而萬物得。”

〈文言〉交易。
trade
《管子·問》:“而市者天地之財具也,而萬人之所和而利也。”
和糴和市;和買
連帶。

元稹《貶江陵途中寄樂天》詩:“紫芽嫩茗和枝採,朱橘香苞數瓣分。”

介詞
連帶;連同。表示強調某一詞或詞組。
with
《敦煌變文集·地獄變文》:“老去和頭全換卻。”
秦觀《阮郎歸》詞之四:“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表示相關的人和事或引進比較的對象。
with
紅樓夢》第二六回:“你就和他要些來吃,也是一樣。”
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二七:“我只從報館拿十塊錢,不和家裏要錢。”

表示比較。
as
魯迅《〈吶喊〉序》:“總之是藥店的櫃枱正和我一樣高。”

〈文言〉猶給,替。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你去和我叫船主來。”

古代音樂術語。指單純以吹奏樂器演奏。

爾雅·釋樂》:“徒鼓瑟謂之步,徒吹謂之和。”
《魏書·禮志四》:“是以徒歌謂之謠,徒吹謂之和。”

古代法律用語。謂雙方自願。

資治通鑑·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奸有夫婦人,無問強、和,男女並死。”

連詞
表示並列關係。
and
岳飛《滿江紅·寫懷》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魯迅《吶喊·兔和貓》:“氣憤和失望和淒涼,使伊不能不再掘那牆角上的新洞了。”

名詞
〈文言〉車鈴。

《周禮·夏官·大馭》:“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古代軍隊營壘之門。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
潘岳《西征賦》:“明戎政之果毅,距華蓋於壘和。

古樂器。古軍樂器錞於。

《周禮·春官·小師》:“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

古樂器。小笙。

《儀禮·鄉射禮》:“三笙一和而成聲。”

〈文言〉棺題,棺材兩頭的突出部分。

謝惠連《祭古冢文》:“﹝古冢﹞中有二棺,正方,兩頭無和。”
林紓《畏廬漫錄·梁氏女》:“復室空空無人居,儲壽材八方及前和二。”

古代吳聲、西曲的最前面部分稱“和”,猶今之引子。

楊慎《升庵詩話·樂曲名解》:“亦猶吳聲、西曲前有和後有送也。”

數學名詞。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相加所得的總數。
sum
徐光啓《句股義》:“句股和,求股求句。”

古代謂陰陽會合的沖和之氣。

班固《答賓戲》:“沐浴玄德,稟仰太和。”

(Hé)地名。春秋晉邑。

《國語·晉語八》:“範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

(Hé)指日本。日本自稱大和民族,簡稱和。
Japanes

和文;和服
〈文言〉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簡稱和。

範濂《雲間據目抄》卷三:“有十二人奉白蓮教者,往海上和佛。”
(Hé)姓氏用字,參看“和姓”。



動詞
以聲相應;跟着唱或跟着唱腔伴奏。
join in(the singing)
《易·中孚卦》:“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
葉聖陶《夜》:“側耳聽外面,沒有別的,有遠處送來的唱戲聲,和着圓熟的胡琴。”
一唱百和;曲高和寡
依照別人詩詞的內容和格律來寫作詩詞。

《列子·周穆王》:“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
唱和;和詩;和韻
附和;響應。
follow;
respond to
商君書·更法》:“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文言〉答應;允許。
agree
後漢書··方術傳下·徐登》:“﹝趙炳﹞嘗臨水求度,船人不和之。”

huó
動詞
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黏在一起。
mix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二章:“你們就把和起的那塊面做了,吃罷再去。”
和麪
huò
動詞
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
blend
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作氈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
馬識途《老三姐》:“給我吃好的,吃大米白飯,她自己卻在飯裏和上菜或者豆子。”
和弄;和稀泥
〈文言〉蒙哄;欺騙。
wheedle
陳子昂《感遇》詩之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名詞
〈文言〉與“一”連用,表示短暫的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馬致遠《黃粱夢》第四摺:“睡朦朧無多一和,半霎兒改變了山河。”

量詞
用於洗東西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猶次、道。
time
《紅樓夢》第五二回:“晴雯服了藥,至晚間又服了二和。”如:這衣裳已經洗了三和。

動詞
打麻將或鬥紙牌時某一人的牌達到規定要求,取得勝利。
win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瞅見四爺正在打牌,手氣好,連着‘和’三番。”

huo
後綴
附着在性狀義成分的後面,組成形容詞。


暖和;熱和;軟和
附着在動作義成分的後面,組成動詞。


攙和;攪和
xuān
動詞
〈文言〉通“”。宣佈。

《尚書·盤庚上》:“汝不和吉言於百姓,惟汝自生毒。”
周秉鈞注:“和,俞樾讀為‘宣’,是也。和吉言即宣佈吉言。”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8]  《現代漢語詞典》 [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二】【口部】户戈切(hè)
和,相譍也。從口禾聲。 [10] 
【卷二】【龠部】户戈切(hé)
龢,調也。從龠禾聲。讀與和同。 [11] 
〖註釋〗①拼音依《廣韻》胡卧切。②譍:徐鍇《説文解字系傳》作“應”,《説文解字》字頭無“譍”。③調:沈濤《古本考》:“《一切經音義》卷六引作‘音樂和調也。’”④從龠:徐灝《説文段注箋》:“龠以和眾聲也,故字龢龤皆從龠也。”

説文解字注

【卷二】【口部】
和,相應也。從口,禾聲。
段注: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户戈切。十七部。 [12] 
【卷二】【龠部】
龢,調也。
段注:《言部》曰:調,龢也。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別。經傳多假和為龢。
從龠,禾聲。讀與咊同。
段注:禾各本作和,今正。此言其音同而已。户戈切。十七部。 [13] 

廣韻

户戈切,平戈匣 ‖禾聲歌3部(hé)
和,《爾雅》雲:“笙之小者謂之和。”和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亦州名,在淮南,漢九江都尉居之,屬九江郡,齊為和州。又姓,出汝南、河南二望,本自羲和之後,一雲卞和之後。晉有和嶠。又虜複姓,和稽氏後改為緩氏。户戈切。九。
胡卧切,去過匣 ‖禾聲歌3部(hè)
和,聲相應。胡卧切。又音禾。三。
或戈切,平戈匣 ‖禾聲歌3部(hé)
龢,諧也。合也。或曰古和字。 [14]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和;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5
古文:咊、龢
《廣韻》《正韻》户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竝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又《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注: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又《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又《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注:和,十三簧。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又《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又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又云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又《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為和州。
又《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為岷州,宋改西和州。
又《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雲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又《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採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胡卧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又《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又《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又《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又《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户卧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後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15] 
【亥集下】【龠部】 龢;康熙筆畫:22;部外筆畫:5
《唐韻》户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竝同和。《説文》:調也。《廣韻》:諧也,合也。《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龢。《前漢·敍傳》:欥中龢為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再。注:龢,古和字。
又晉邑名。《晉語》:範宣子與龢大夫爭田。
又殿名。張衡《東京賦》:前殿靈台,龢驩安福。注:龢驩,殿名。
又鍾名。《六一題跋·古器銘》:寶龢,鍾也。
又人名。庾龢。見《晉書》。 [16] 

近義辨析

和(介詞)、和(連詞)
1.引進動作或比較對象的介詞“和”前後的名詞性詞語是不能互換的,如果互換意思往往相反,比如“我很願意和她保持聯繫”,如果換成“她很願意和我保持聯繫”,意思正好相反。而連詞“和”前後的詞語是聯合關係,互換後意思基本不變,比如“屋裏只有我和她”換成“屋裏只有她和我”,意思基本不變。
2.介詞“和”前面可以加狀語,如“我和她聯繫”可以説“我經常和她聯繫”“我很高興經常和她聯繫”;而連詞前面不能加狀語。
3.介詞和連詞有時不易區分,比如“今天和昨天一樣熱”裏的“和”可以理解成介詞,也可以理解成連詞,只有通過上下文才可以區分開來。如果是説“今天和昨天一樣熱,和前天不一樣熱”,由於“今天”是主語,“和”引進比較對象,自然是介詞。要是説“今天和昨天一樣熱,都是38度高温天氣”,“今天和昨天”是聯合關係,換成“昨天和今天”,意思基本不變,“和”自然是連詞。 [17] 
和、跟、同、及、與
這幾個字當介詞用時,口語多用“跟”,書面語傾向於用“同”,也用“和”。當連詞用時,口語多用“跟”,書面語多用“和”,少用“同”。“與”“及”用作連詞時,多用於書面,尤其是書名、標題。
和、及、以及
這三個詞都是連詞,單獨使用時可以連接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並列成分。連接多項成分時,一般用在最後兩項成分之間。如:工人和農民|大連、青島及上海等港口城市|書本、文具以及其他學習輔助用品。在連接的兩項成分之間表示選擇關係時,一般用“和”,如:你要在繼續工作和離職深造之間做出抉擇。“以及”除連接詞語以外,還可以連接短句;“以及”的前面可以停頓,如:怎樣生產,怎樣營銷,以及怎樣做好售後服務應該事先進行周密的等劃。 [18]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禾”的末筆捺改點
【寫法提示】❶“禾”“口”寬窄大致相當,頂部“禾”高,底部“口”高。❷“禾”右側各筆都抵豎中線,第二筆橫在橫中線上側。❸“口”,上寬下窄,首筆豎在豎中線右側,㇕(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 [19]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王力系統
ɣ
uai
董同龢系統
ɣ
周法高系統
ɡ
wa
李方桂系統
gw
ar
西漢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隋唐
高本漢系統

ɣ
王力系統

ɣ
董同龢系統

ɣ
周法高系統

ɣ
李方桂系統

ɣ
(參考資料:漢典 [20-21]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韻系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八戈
合口呼
全濁
户戈切
ɣuɑ
去聲
三十九過
合口呼
全濁
胡卧切/音禾
ɣuɑ
集韻
平聲
下平八戈
合口呼
全濁
胡戈切
ɣuɑ
去聲
三十九過
合口呼
全濁
胡卧切
ɣuɑ
禮部韻略


平聲





户戈切



去聲





胡卧切

增韻


平聲





户戈切



去聲





胡卧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歌戈

合口呼

全清

xuɔ

去聲
歌戈

合口呼

全清

xuɔ
中州音韻


平聲
歌戈





華戈切



去聲
歌戈





黃卧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四歌



全濁
户戈切
ɣuo

去聲
十四個



全濁
胡卧切
ɣuo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三科火貨






陽去
第二十三科火貨





(參考資料:漢典 [22]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35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和氣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xuo
-
輕聲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51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應和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xuo
51
去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42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和氣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xuɤ
-
輕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xuɤ
21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應和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xuɤ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xuo
24
陽平
和氣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xuo
55
去聲
應和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xo
213
陽平
和氣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xo
213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應和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xo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xo
21
陽平
和氣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xo
13
去聲
應和
官話(西南官話)
合肥
55
陽平
和氣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53
去聲
應和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xo
34
陽平
和氣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xo
55
去聲
應和
官話(晉語)
太原
xuɤ
11
平聲
和氣
官話(晉語)
太原
xuɤ
45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應和
官話(晉語)
太原
xuɤ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ɦəu
24
陽平
和氣
吳語
蘇州
ɦəu
31
陽去
應和
吳語
温州
vu
31
陽平
和氣
吳語
温州
vu
22
陽去
應和
吳語
長沙
xo
13
陽平
和氣
湘語
長沙
xo
45
陰去
應和,文讀
湘語
長沙
xo
21
陽去
應和,白讀
湘語
雙峯
ɣʊ
13
陽平
和氣
湘語
雙峯
ɣʊ
33
陽去
應和
贛語
南昌
24
陽平
和氣,文讀
贛語
南昌
uo
24
陽平
和氣,白讀
贛語
南昌
21
陽去
應和
客家話
梅縣
11
陽平
和氣,文讀
客家話
梅縣
11
陽平
和氣,白讀
客家話
梅縣
11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應和
客家話
梅縣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21
陽平
和氣
粵語
廣州
22
陽去
應和
粵語
陽江
43
陽平
和氣
粵語
陽江
43
陽平
應和。未註明異讀原因
粵語
陽江
54
陽去
閩語
廈門
ho
24
陽平
和氣,文讀
閩語
廈門
he
24
陽平
和氣,白讀
閩語
廈門
ho
33
陽去
應和。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廈門
ho
24
陽平
閩語
潮州
ho
55
陽平
和氣,文讀
閩語
潮州
hua
55
陽平
和氣,白讀
閩語
潮州
ho
35
陽上
應和。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潮州
hua
55
陽平
閩語
福州
xuɔ
52
陽平
和氣
閩語
福州
xuɔ
242
陽去
應和。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
福州
xuɔ
52
陽平
閩語
建甌
ua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25]  、漢典 [22] 

文化寓意

“和”是中華文明的追求,家庭追求和睦,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國家追求和諧,以仁愛之心待人,團結一心;世界追求和平,友好相處,共富共榮。
“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範疇。老子説:“衝氣以為和。”荀子説:“萬物各得其和以生。”認為“和”揭示了宇宙運動規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終極狀態。
“和”作為中國古代雜文學觀念中的一個基本範疇,它反映了中國哲學的民族氣質,其義藴中還包括了調節社會矛盾、改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調節平衡身心健康。如《荀子·樂論》所稱君臣上下一同聽樂而“莫不和敬”,強調“樂者審一以定和”。《禮記·樂記》又據此加以發揮。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心身健康的本質是和諧:天人和、心身和、氣血和。《靈樞·本藏》:“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衞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則六府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原文中“人之常平”,即健康無病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一個“和”字。 [2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2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3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58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2]
  • 5.    平水韻 五歌  .搜韻[引用日期2019-12-22]
  • 6.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339-341
  • 7.    孫中運著.漢字雜談[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424-425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3卷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263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524;528;547;587;593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9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03
  • 12.    辭書查詢 和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2-22]
  • 13.    辭書查詢 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2-22]
  • 14.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63;420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12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542
  • 17.    郭良夫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應用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01:497
  • 18.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271-272
  • 19.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26
  • 20.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7]
  • 21.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7]
  • 22.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2]
  • 23.    趙桂新,馬蓮著.漢字的文化底藴[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08:187-188
  • 2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758-759
  • 2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6-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