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七言律诗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是欧阳修以襄阳闻喜亭为背景创作的登临怀古诗作 [1-2] [5]。全诗通过"巀嶭高城汉水边"等意象勾勒出襄阳城郭的壮阔景象,借"清川万古流不尽"隐喻历史长河的绵延不息。诗中"可笑沉碑忧岸谷"批判汲汲虚名的庸俗世态,"把酒对江山"则展现诗人超脱豁达的胸襟 [1] [4-5]。末联追忆少年游历往事,以"风物今思一梦还"呼应欧阳修其他诗作中的时空感悟。该作品现存八句五十六字,是襄阳诗文中唯一题目带"酒"的传世经典 [1] [3] [5]
作    者
欧阳修
体    裁
七言律诗
题    材
登临怀古
相关地点
襄阳闻喜亭
文学地位
北宋诗文革新代表作
创作年代
北宋仁宗时期 [2] [5]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该诗创作于欧阳修任翰辩请炒驼林学府击键士期间,时值北宋政治相对稳定时期 [4]。闻喜亭始建于唐代山南东道节度使柜战笑裴坦任内,原址在襄阳城南三里汉水畔,宋采格战代因欧阳修等文坛大家去删组题咏而声名鹊起。康熙年她虹间襄阳知府沈五杲曾据欧阳修诗料巴刻重建此亭,印证了该诗的历史影响力 [5]棵巩。

内容赏析

播报
编辑
首联"巀嶭高城汉水边,登临谁与共跻攀"以高峻城墙与浩荡汉水构建空间纵深感,奠定全诗雄浑基调 [1] [4-5]。颔联"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将自然景观升华为永恒时空的象征 [3-4]。颈联"可笑沉碑忧岸谷,谁能把酒对江山"运用《晋书·杜预传》"沉碑"典故,批判汲汲功名的狭隘心态,彰显诗人纵情山水的旷达情怀 [1] [5]。尾联"少年我亦曾游目,风物今思一梦还"以今昔对比收束全篇,暗含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 [4-5]

文学特色

播报
编辑
  1. 1.
    意象组合:选取"高城""清川""白鸟"等典型意象,构建出层次分明的空间画面 [1] [4-5]
  2. 2.
    典故运用:化用杜预沉碑典故,赋予历史批判深度 [1] [5]
  3. 3.
    情感表达:通过登临观景的即兴抒怀,展现诗人"醉翁"特有的洒脱气质 [1]
  4. 4.
    语言风格:遵循北宋诗文革新主张,语言洗练而意境深远

文化影响

播报
编辑
该诗与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曾巩同题诗作共同构成宋代文人闻喜亭唱和系列 [5]。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该诗被襄州区政府列为"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的核心推广篇目,通过妇联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实现文化传承。诗中描绘的襄阳地理景观,为当地打造"田园诗乡 凤鸣襄州"城市品牌提供了历史依据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