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縣猿人遺址

鎖定
和縣猿人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陶店鄉汪家山北坡龍潭洞,海拔23米,是中國江淮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化石洞穴遺址 [1] 
和縣猿人遺址自1974年—1980年,先後經和縣文化局、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省文物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的調查和發掘,獲得了一個猿人頭蓋骨,部分下頜骨和零星牙齒 [2]  。1980和1981年兩次發掘,發現豐富的直立人化石,對研究直立人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1]  。和縣猿人總的形態與北京猿人較為相似,又有一些較進步的特徵,均屬晚期直立人。和縣猿人遺址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和南北方古人類的共性與差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3] 
1988年1月13日,和縣猿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和縣猿人遺址
地理位置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陶店鄉汪家山北坡龍潭洞 [9]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184
分類號
V—4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和縣猿人遺址歷史沿革

考古現場 考古現場
和縣猿人生活在約30多萬年前 [5] 
1973年冬,陶店村鄉村民挖渠時,在山坡北崖邊炸開了一個洞穴,和縣猿人遺址被發現 [5] 
197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和縣猿人遺址出土的化石進行了鑑定 [5] 
1979年春,安徽省水文隊在和縣進行水文地質調查時,在和縣猿人遺址採集到一些化石 [5]  ;同年10月27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和縣猿人遺址進行試掘 [5] 
1980年,安徽省、和縣文物部門科研人員對和縣猿人遺址進行發掘 [5] 

和縣猿人遺址遺址特點

遺址地形
遺址小路 遺址小路
和縣猿人遺址所在的汪家山屬淮陰山東延的南脈,地理學家把這裏的地形劃分低山帶、平頂崗地帶、沖積平原帶共三帶。低山帶,海拔200米—300米;平頂崗地帶,海拔120米—140米;沖積平原帶,海拔10米—20米。汪家山屬第二帶,海拔122.3米,龍潭洞海拔23米 [2] 
地層堆積
和縣猿人遺址發育在寒武系白雲岩層中。它的形成,由於處在汪家山傾覆背斜軸部,加之節理髮育,使其洞穴沿地層走向延伸,東西長9米,南北寬3米—4米,深5米,洞穴堆積分5層。
棕紅、棕黑色粘土層,厚0.2米—0 .4米。
棕紅色粘土層,厚2米—3米。
黃綠色粉砂土,厚0.1米—0.3米。
黃褐色粘質砂土,含人類化石和脊椎動物化石,厚0.7米—1.4米。
黃灰色粘質砂土或砂質粘土,厚1.5米。
古人類化石和脊椎動物化石出自第4層。該層為黃褐色粘質砂土,厚0.7米—1.4米,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 [3] 

和縣猿人遺址文物遺存

頭蓋骨化石 頭蓋骨化石
和縣猿人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頭蓋骨1具,左側下頜骨1塊(附連第二、三臼齒),額骨眶上部1塊,頂骨1塊,單獨牙齒9枚──包括上門齒、上前臼齒和上、下臼齒。這些化石分別屬於3個以上的青年、壯年和老年個體。頭蓋骨(保存了近乎完整的腦顱部分)屬青年男性,保留了一系列原始的性狀:顱穹窿低矮,顱骨骨壁厚,腦量小(約1025毫升),眉脊發達,額骨低平。下頜骨粗壯,多頦孔,牙齒碩大,齒冠較低,嚼合面紋理複雜。上內側門齒特別粗壯,齒冠舌面為典型的鏟形。與和縣猿人化石共出的動物化石有60多種,如龜、鱉、揚子鱷、馬雞、田鼠、大鼠、碩獼猴、狼、豺、狐、豬獾、水獺、中國狗、劍齒虎、中華貓、豹、大熊貓、棕熊、東方劍齒象、馬、中國貘、額鼻角犀、李氏野獵、葛氏斑鹿、腫骨鹿、糜、野牛等,這些動物化石的地質進代為更新世中期;還發現有骨、角器和灰燼遺蹟。和縣猿人的發現 [3] 

和縣猿人遺址研究價值

和縣猿人遺址發掘出古哺乳動物化石,發現的動物種類40餘種,對於研究第四紀動物的遷徙、古地理和古氣候的演變,對於瞭解長江下游發育歷史都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和縣猿人遺址發現的猿人頭蓋骨化石,對於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類在演化上的共性和差異,探索中華民族文化的淵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5] 

和縣猿人遺址保護措施

保護碑刻 保護碑刻
1988年1月13日,和縣猿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1月,《和縣猿人遺址保護規劃》通過安徽省級評審 [6] 
2016年,安徽省文物局《關於批准和縣猿人遺址保護規劃的請示》(皖文物保〔2016〕39號)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 [7] 
2017年,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對和縣猿人遺址的保護和開發指出,要嚴格按照《馬鞍山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推進文物保護地方立法工作,開展《和縣猿人遺址保護條例》立法調研 [8] 

和縣猿人遺址歷史文化

過渡區
化石 化石
在中國東部江淮地帶,早在更新世或更新世之前就已成為華北和華南兩大動物區系的交匯地。北方的動物,沿華北平原、蘇北、淮北、微山湖、洪澤湖抵達長江中下游,南方的動物也沿着這條通道向北伸展。南北耐濕動物在過渡區內是互相滲透。動物地理過渡區的範圍,南緣以長江為界;北與華北平原為鄰;東抵黃海;西伸至江漢平原。過渡區的中間地帶,是江準地區,過渡區的代表動物,以中更新世和縣猿人動物羣為其標誌 [2] 

和縣猿人遺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和縣猿人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陶店鄉汪家山北坡龍潭洞 [1] 
猿人遺址
交通
馬鞍山市——太白大道——湖西中路——採石河路——205國道——馬鞍山長江大橋——S22天潛高速——105省道——032縣道——和縣猿人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