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氏璧

(古代美玉)

鎖定
和氏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
和氏璧剛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瑋”,此後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
與和氏璧有關的著名典故“完璧歸趙”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
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璞玉。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玉璽,而隨着朝代的更迭,該玉璽又相傳在後唐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中文名
和氏璧
外文名
HeShibi
別    名
荊玉
荊虹
別    名
荊璧
和璧
和璞
出    處
最早見於《韓非子》
相關成語
完璧歸趙

和氏璧歷史來歷

荊山是座巨大的石頭山,頂部更是花崗岩遍佈,一個個巨石雜亂排列,其中一處形成了面積近20平的洞室,這就是著名的“卞和洞”,傳説卞和就是在此發現了稀世寶玉和氏璧。
玉印巖位於湖北南漳縣城西南荊山南麓,距縣城90公里,緊靠南(漳)巡(檢)公路。
玉印巖”,又名“抱璞巖”,位於湖北南漳縣巡檢鎮金鑲坪村,距縣城90公里。“玉印巖”坐北朝南,南漳至遠安公路經其前。玉印巖洞深11米,寬15米,高10米。為傳説中的和氏璧產地。
荊山位於湖北省西部,長約150公里,海拔在1200~1800米之間。荊山主峯聚龍山,海拔1852米。長江支流沮河、漳河以及漢江支流蠻河發源於此山。山有抱玉巖,傳為楚人卞和得璞處。
和氏璧出土遺址 和氏璧出土遺址
卞和洞亦名抱璞巖、抱玉巖,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採玉處,故名。蘇軾《塗山荊山記所見》詩中:“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温瓚”即指此。《中國名勝詞典》:懷遠縣荊山有抱璞巖,傳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巖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寬廣,可容數十人;巖壁有摩崖書刻“青螺石帳”四字;洞上有坑,曰“採玉”,坑內有玉石層迭,晶瑩閃亮,恍若白雲攢集,俗稱“白雲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澗”,傳為卞和濯璞於此,故名;右有閣,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內舊有唐人胡曾《荊山詩碑》,上刻其詩云:“抱璞巖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古人“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是此間寫照。空山日落猿聲啼,疑是荊人哭未休。
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之石也,忠貞之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璧”。
這是2000多年前的悲壯故事,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寶於楚厲王,厲王讓人鑑別,得出一塊普通石頭的結論。厲王怒而下令削去左膝蓋骨臏骨)。時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攜玉獻寶,武王再次找人鑑別依然給出同樣結論,便怒而削其右膝蓋骨(臏骨)。時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懷抱寶玉而泣於荊山腳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淚乾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詢問,卞和説“我不是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寶玉無人能識別”,於是文王讓人打開玉石,發現裏邊果然是塊稀世寶玉,並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關於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應該是成語——完璧歸趙,源於戰國時期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後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後來秦王統一天下,把這塊號稱天下最珍貴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璽並永傳後世,象徵着皇權與地位。卞和與他的和氏璧影響了中國歷史,甚至影響了中華玉文化
還有一種説法是:“玉印巖”又名“抱璞巖”,位於湖北南漳巡檢鎮金鑲坪村,距縣城78公里。“玉印巖”坐北朝南,巖深11米,寬15米,高10米,巖之南面隔河對岸有個尖頂圓形山包,名“鳳凰台”。先秦文獻記載,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巖”附近住着一個石匠的後代叫卞和。卞和上山下地勞動時,常見一對鳳凰落在鳳凰台上,鳴叫三聲之後,或飛入巖中,或高翔北去。卞和聽人説“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也聽爺爺講過石頭的類型和寶石的特徵,於是,他仔細觀察鳳凰入洞的動向,終於發現鳳凰從千山萬水之外銜硃砂在此填玉,卞和便將一塊與周圍不同的石頭鑿取抱回讓爺爺看,爺爺驚叫地説:“這是一寶石。”全家商議把它獻給楚王,讓楚國聲名遠揚。然而一次、二次獻寶,都被玉尹説成頑石,以欺君之罪先後被楚厲王、楚武王下令刖去了他的雙足。第三次獻玉感動了楚文王,文王令玉工剖璞得玉,命名為“和氏璧”,封和為零(陵)陽侯,卞和不受,説:“寶玉面世,吾願足矣。”這一稀世珍寶,數千年來在中華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繹出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諸如:“赤山宴會張儀蒙冤”、“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將其製為“傳國玉璽”等。 [1] 

和氏璧玉質構成

和氏璧是中國古代“傳國之寶”,舉世無雙,被尊崇為國家的象徵,“荊山之玉、靈蛇之珠”(即“和璧隋珠”)為神奇珍寶,“國寶”是無價之寶,非“價值連城”所可形容。《史記》稱和氏璧為“天下所共傳寶也”。初唐詩人楊炯夜送趙縱》詩曰:“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喻其極為珍貴。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其何以彌足珍貴,令人費解,古往今來也為之傾倒。“金鑲玉印巖,面對鳳凰台。地靈人傑多,福自荊山來”。數千年來,這是南漳縣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讚美和歌頌。南漳縣民間也有“玉石不分”之説,概源於和氏璧的質地構成。
據説,拉長石硅酸鹽長石斜長石的一種,一般為白色,玻璃光澤,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時可見到藍綠、紫紅、金黃等色調,斜長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來表示斜長石的成分,拉長石屬中性斜長石,An含量50-70%,純淨而色澤美麗的斜長石可作寶石,由於拉長石在某個方向上可以閃現出像太陽光譜的七彩而得名為“光譜石”,這只是一種特殊的光學效應,偏離這個方向可能就難以觀察到。
“璞”是未經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變質交代時形成“包含結構”,將好玉包裹在裏面,還有因成為漂礫存在水流中形外殼呈鐵鏽色包裹,為氧化或鐵質所染。當代地質界和考古界也認為和氏璧有“變彩”的特徵,1921年,地質學家章鴻釗老先生在《石雅》一書中,肯定和氏璧是產於荊山地區基性巖月光石,即拉長石,認為“和氏璧為寶石性質的拉長石,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轉動一定方向,方能出現”。這也是和氏璧區別於“潔白無瑕”的和田玉之處。楚文史學家、地質考古學家一致傾向此説。有人説和氏璧是綠松石藍田玉或翡翠之類,綠松石自古產於鄂西北表面色好,但無“色碧”和“色白”變化(變彩),質較脆。月光石(拉長石)表面光澤較差,“多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頭),經打磨後,陽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質不脆。
元好問《論詩絕句》:“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碔砆,像玉的石頭,即璞石、石包玉)。南漳縣板橋鎮雷坪董家台一帶所產的一種石頭即為拉長石,採掘此石後經加工,呈透明狀,光澤好,有史書中關於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綠松石早在石器時代晚期已被中國古人所飾用,春秋時期宮廷玉工不可能不認識它。“藍田玉”(陝西出產)色澤好,比綠松石韌性強,古來已出名,但質地不如斜長石,古代運用廣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樣“物以稀為貴”。至於翡翠(中國古為鳥名,後借指碧玉)之説就不足信,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史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認為認為,18世紀後,翡翠才由緬甸輸入中國,國外稱為“硬玉”,中國借鳥名稱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稱。其實中國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綠硬玉製作的鏃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漢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製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載也多。李博士的結論雖站不住腳,但尚不能斷明和氏璧即為翡翠製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長石。

和氏璧歷史流傳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説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玉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玉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玉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玉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但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有比較詳細記載,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説法是沒根據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璧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説》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

和氏璧後世紀念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説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説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楚人和氏得璞於楚山中,奉而獻之於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楚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西漢劉向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
李斯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西晉傅鹹《玉賦》説:“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唐代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和氏璧歷史沿革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和氏璧雕琢成御璽後的假想圖
和氏璧雕琢成御璽後的假想圖(1張)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説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巖,傳為卞和得玉處)裏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説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説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着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説: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春秋戰國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説,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裏想:秦王一向是隻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麼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説:“大王,讓我帶着‘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裏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裏,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説:“這塊‘和氏璧’雖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説:“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説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説,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麼想,我説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裏,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説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作勢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説:“大夫不要着急,我説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説着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着地圖説:“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説:“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説:“好!就這麼辦吧!”説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着那塊寶玉到了公館裏。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準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十分惱怒,但是此時就算殺了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會與趙國交惡,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做“完璧歸趙”。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同時是記載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與將相不和故事的是(《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説:“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和氏璧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和氏璧三國至隋

藺相如
藺相如(4張)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
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350年,再傳冉魏,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
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和氏璧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
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着到了後唐。
最後一個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裏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和氏璧傳國玉璽

和氏璧歷史傳聞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説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説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説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説:“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裏,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

和氏璧考證

三國志裴松之注曰:
徐璆字孟玉,廣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歷任城、汝南、東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徵當還,為袁術所劫。術僭號,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終不為屈。術死後,璆得術璽,致之漢朝,拜韂尉太常;公(曹操)為丞相,以位讓璆焉。”這一點《後漢書》也有記載。只不過都沒有説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證。但是徐璆竟然因為歸還了這塊玉璽,導致曹操竟然想要將丞相的位置讓給他,可見這塊玉璧非同尋常。而之前的關東諸侯中,僅有孫堅一人打進洛陽,嚇得董卓捲鋪蓋就走。而後來孫堅身死,其子孫策投靠了袁術,後來不知道用是麼作抵押竟然讓袁術借給他兵力,雖然沒有準確的説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孫策出征江東後的不久,袁術不管手下人的阻撓而稱帝,究竟是什麼東西讓袁術起了野心?大概就是這塊玉璽吧!——精靈語《三國考論文部》
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
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石鑑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温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温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縣志學在泥河裏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説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裏?至今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説:“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和氏璧和氏璧玉

一、黃臘石中的達到寶級的,現叫黃龍玉。依據中國玉文化—卞和採玉三清山。史稱懷玉山,因為當時國家都養有玉師,大家都認為是普通的河卵石,才會使卞和二次動刑,懷玉山不產別的玉,所以是黃龍玉,現根據史實專家認定採於現今江西三清山。
二、變彩。中國寶玉石協會會員,地質考古學家郝用威於1986年在全國地學史學術會上以《和氏璧探源》為題宣佈:“和氏璧為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倉坪、陰峪河一帶,那裏是當年卞和抱璞之處……”獲得了中國地質、考古、寶石界學者專家的肯定和好評,而且在海內外引起很大轟動。在1998年《中國寶玉石》上也有專文介紹。
已故國際著名地質學家寶玉石觀賞石專家袁奎榮教授經多年研究以變彩拉長石為原料複製了一個和氏璧,重現了千年古璽的本來面目。
三、綠松石。唐代杜光庭在《錄異記》中説:“藏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元代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稱:“傳國玉璽色彩青綠而玄,光彩照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章鴻釗,根據杜光庭杜光庭的《錄異記》和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對和氏璧顏色現象的描述,認為產自湖北荊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釋為綠松石巖,俗名“襄陽甸子”。因為綠松石是湖北特產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謂荊州地界之內,而且,綠松石通常有一層外皮。寶石專家李強和李海負也都主張這一觀點。李強在《和氏璧是綠松石》一文,李海負在《和氏璧不是拉長石而是綠松石》一文中,認為和氏璧就是綠松石。
四、獨山玉。2008年4月,中央電視台播出系列專題節目《獨玉春秋》,指出“和氏璧被加工成了玉璽代替丟失的夏鼎成為秦王朝的鎮國之寶,那可能是南陽獨山玉最輝煌的一段歷史了。”
五、珍稀瑪瑙。唐偉先生創建的關於國寶和氏璧材質的一種學説,既和氏璧是一塊珍稀罕見的夾胎草綠瑪瑙

和氏璧今何在

和氏璧傳聞

有一種説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有人甚至還找到了用刻璽的邊角料所製作的玉塊。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劉邦建立漢朝後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璽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皇太后氣憤地把傳國璽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璽,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温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説法是沒有根據的。

和氏璧下落

那麼,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鎮)。
這顆玉璽經北周、隋、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石敬瑭圍困自焚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瞭。北宋趙匡胤開國後,就未見有傳國玉璽的記載。北宋哲宗時,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送至朝廷,經諸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致的傳國玉璽。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璽又失蹤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