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戎城

鎖定
在古浪縣的歷史上曾有個地名叫和戎城(城址在古浪峽中)。這個地名從唐代開始直到元初還存在。但地方史志對和戎城在記載上存在着一些差異,現就有關和戎城的始築年限和是否以和戎城為縣治這兩個問題。
中文名
和戎城
築城人
涼州都督郭元振

目錄

和戎城始築年代

和戎城是由涼州都督郭元振所築,這點是肯定的。在始築的具體年代上,卻有兩種説法:其一,大足元(701)年説,如《唐書·郭元振傳》;其二,唐嗣聖十八年説,如乾隆和民國時修的《古浪縣誌》。那麼究竟哪個説法較為可信呢?
"大足",是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的第十三個年號,大足元年是公元701年。《唐書·郭元振傳》:"大足元年以郭元振為涼州都督……於南境峽口築和戎城。"
"嗣聖",為唐中宗李顯初繼皇位的年號,嗣聖元年為公元684年。在這一年中,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武則天先後稱制,並依次改元為"嗣聖""文明""光宅",一年中三次改元,嗣聖僅維持了短短的兩個月時間,更不用説嗣聖十八年了。事實上,嗣聖元年以後,就由武則天稱制,直到神龍元(705)年中宗復辟。唐王朝為維護李唐王朝的尊嚴,遮掩則天稱帝的事實,一律恢復舊制,從嗣聖元年算起到大足元年正好是十八年。所以嗣聖十八年與大足元年為同一年,只是歷史的原因,稱謂不同而已,從史學的角度上講,武則天大足元年築和戎城,較為準確。

和戎城縣治

郭元振築和戎城以前,古浪縣舊治原是漢置蒼松縣,後涼呂光時改為昌松,蒼松、昌松語音頗近,這兩個名稱從漢一直延用到宋,保持了近一千多年。那麼,唐時築的這個和戎城是否設過縣呢?先看下面幾段資料:
清乾隆十四年《古浪縣誌》沿革中記載:"唐嗣聖十八年,涼州都督郭元振,始於武威東南筑和戎城……,至元元年,和戎城設巡檢司。"
民國十八年《甘肅通志稿·古浪縣》沿革中記載:"大足元年,析置和戎縣,後陷於吐蕃,元為和戎巡檢司。"
民國二十七年《古浪縣誌》沿革中記載:"築和戎城,置和戎縣,又置昌松縣,屬涼州,後陷吐蕃廢,五代因之,宋為西夏所據,元至元元年和戎城設巡檢司屬永昌路,明初因舊水名改為古浪縣。"
綜觀以上地方誌的記載,對和戎城,説法各異。一是,僅在峽口築和戎城;二是,築和戎城並置和戎縣;三是,析置了和戎縣,並同時設有昌松縣。前人的著説,有的過於簡略,給以後的研究和利用帶來諸多不便。就和戎城而言,已有三種論點,下面對其進行辨析:
1、先分析為什麼要築和戎城?和戎城在當時起什麼作用?
據《唐書·郭元振傳》,郭元振原為通泉縣尉,後受到武則天的召見,充使吐蕃,元振以敏鋭的政治見解分析了吐蕃的政權形勢,及時提出和蕃的主張,受到採納,因功於"大足元年,遷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先是涼州封界南北不過四百里,既逼突厥、吐蕃,二寇頻歲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於南境峽口置和戎城,北界磧中(今民勤縣境內)置白亭軍,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虜不復更至城下……。"可以説郭元振當時為防止南境山區的吐蕃、北境的突厥對涼州的直接威脅,分別於南境峽口要隘處築城,北界磧中置軍,完全是處於軍事目的。以和戎城為城名,也與當時唐王朝的民族團結政策相吻合,在西北境上築的其他城還有"平戎"、"安戎"、"威戎"等,這些都是與吐蕃有密切聯繫而命名的。顯然,築和戎城,對涼州的防衞起關隘、屏障作用。
《新唐書·突厥傳》記載:"景雲(710-711)中,以薛納為涼州鎮軍大總管,節度赤水、建康等軍,屯涼州,以郭虔瓘為朔州鎮大總管,節度和戎、大武、幷州之北等軍,屯幷州。"這裏的赤水軍、和戎軍均為軍事建置。大足元年到景雲中時隔也不過10年。
又《甘肅通志稿》軍政志記載:"唐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當時河西節度使管八個州,十個軍,十四個守捉,五個城。這五個城中,有一個即指和戎城,其餘四城在新疆境內。這充分説明,和戎城是河西走廊東端的一個軍事要塞。
另外,《舊唐書·地理志三》涼州中都督府條下,天寶中涼州領縣五,其一便是昌松縣。大足元(701)年至天寶(742-755)也不過四、五十年,若是和戎設縣,地理志中不可能遺漏,所以説,和戎在當時並沒有單獨設縣。
2、吐蕃佔領涼州後的情況
廣德二(764)年吐蕃攻破涼州,並擁有其地,一直到宋明道元(1032)年西夏元昊攻佔涼州。這二百多年中,除歸義軍曾短暫地控制過涼州外,吐蕃與當地的漢族逐漸融合,涼州逐漸形成吐蕃貴族與漢軍將帥聯合執政的政權格局,或自立州帥,或聽命於中原王朝,涼州一直與中原的唐、五代、北宋等王朝保持友好的關係,從貢使往來中,就能看出這個問題。
唐文宗時,"嘗遣使者至西域,見甘、涼、瓜、沙等州城邑如故……,其人皆天寶時陷虜者子孫,其語言稍變,而衣服獨不改。"由此看來唐時的城邑在吐蕃統治時,未發生大的變化。
《宋史·吐蕃傳》:"真宗鹹平元(998)年十一月,河西軍左廂副使歸德將軍折逋游龍缽來朝。游龍缽四世受朝命為酋,雖貢方物,未償自行,今始至,獻馬二千匹,'河西軍即古涼州,東至故原州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渾蘭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界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週迴平川二千里,舊領姑臧、神鳥、番禾、昌松、嘉麟五縣,户25693,口128193,今有漢民三百户,城周圍十五里如鳳形,相傳李軌舊治也',皆龍缽自述雲。"
折逋游龍缽世為吐蕃人,其先嘉施、葛支、阿喻丹及其本人,先後受到後唐、宋等中原王朝的封賜,且位列西涼府留後、知府、押蕃落副使等要職,對涼州的地理歷史瞭如指掌,那麼游龍缽對真宗皇帝的陳述應該是可信的。其中有昌松縣,無和戎縣。具體地説,吐蕃佔領涼州後,昌松縣依然存在,而軍事要塞和戎城,在史料中不曾找到。
3、元初的和戎巡檢司
《元史》中無此記載,《新元史·地理志》、地方縣誌均記有:"至元元年,在和戎城設巡檢司。"巡檢司,查《元史·職官志》:"巡檢司秩九品,設巡檢一員,諸軍惟邊遠之地有之。"巡檢司的職責是"掌巡捕盜賊,奸宄之事"。古浪地處吐蕃、西夏、回鶻、羌、漢等多民族雜住地,設這種機構,對蒙古王朝統治河西、鞏固邊防,使人民安居樂業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元朝在這裏設和戎巡檢司,仍然是一個軍事機構,並不能認為和戎巡檢司就相當於和戎縣。

和戎城總括

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唐代築的和戎城是一個軍事建置,並未因城而置和戎縣。這個名稱從唐一直到元代都有;2、昌松縣在吐蕃佔領時期仍存在,西夏以後,典籍中不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