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平鄉

(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

鎖定
和平鄉地處屏邊縣東北部,位於東經103°45′--103°50′和北緯23°13′--23°19′之間。
中文名
和平鄉
別    名
和平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屏邊縣東北部
面    積
267.3 km²
電話區號
0873
郵政區碼
661202
火車站
屏邊站
車牌代碼
雲G

和平鄉區域概況

和平鄉東面以那麼果河為界,與文山市小街鎮和樂詩衝鄉隔河相望,南面與本縣白雲和灣塘兩鄉接壤,西部以金廠河為界,與本縣新華鄉沿河相視,北面與蒙自市老寨鄉毗鄰,恰好處在屏邊、蒙自、文山兩州三縣的交匯點上,區位優勢突出。境內 有“芷白(蒙自市芷村鎮)白(屏邊縣白寨)”公路和“和(屏邊縣和平鄉)小(文山市小街鎮)”公路直穿而過。政府駐地老街子距屏邊縣城94公里,紅河州政府駐地蒙自市城77公里,文山州府駐地文山市城107公里,交通便利。

和平鄉自然概況

和平鄉擁有國土面積267.3平方公里,耕地49263.87畝(其中:水田9533畝,旱地39730.87畝)。全鄉地勢走向為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590米(紅星村委會巴巴山頂),最低海拔640米(昆河鐵路人字橋腳),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區鄉鎮。境內山脈高崗道道,峯巒疊隘,溝壑縱橫,川流交錯。地質結構主要以距今5-6萬年前的寒武紀世紀的石灰岩白雲岩白雲質灰巖鮞狀白雲岩、板岩、細砂岩、砂礫岩粉砂及少量頁岩等經數萬年風化後形成的母質土壤為主,土壤酸鹼性適中,適宜發展多樣性經濟作物和林木。全年降雨量在1450-1800mm之間,平均值為1557.7mm。四季降雨量比較均衡,春季佔18%,夏秋兩季佔74%,冬季佔8%,雨量十分充足。全年日照量185小時,無霜期315天,霜期短、日照量充足。全鄉有森林面積144330畝,宜林荒山荒坡3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6.5%。
在轄區內白沙村委會茶朵白和大沙溝及白沙岩和百福村委會山後及坡背村委會分別藴藏有佔地面積近7平方公里,貯量在1億噸以上的鎢砂硅石和近600萬立方米的花崗石和大理石等礦石,礦產資源極其豐富,開採潛力前景可觀。另外,境內有金廠河和那麼果河等河流直穿而過。因境內地勢陡峭,降雨量充足,河水流量大,落差高,對加大力度開發電力資源有着巨大的潛力。

和平鄉社會經濟

和平鄉共轄14個村委會,分別是:者底衝村委會、咪崩村委會、坡背村委會、紅星村委會、咪租村委會、瓦乍村委會、底咪底村委會、石坎村委會、白鴿村委會、百福村委會、白沙村委會、路樂村委會、和平村委會、六鬥村委會,142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 6155户,27509人。全區主要聚居漢、彝、苗、壯等多種民族,是一個典型的民族雜居鄉鎮。長期以來,鄉黨委、政府堅持走因地制宜路子,推廣“兩雜”面積2萬餘畝:發展八角、花椒、草果、柑桔、沙梨和柿花等經濟林果21881畝,引進外資開發大平灘和白洋坪一、二級電站3座,擬建石夾槽、毛草田、大灣田、百福和層子山電站5座,建立雜交仔豬示範樣榜5個,完成生豬存欄43800餘頭,大牲畜存欄10184頭(匹),家禽存欄15萬餘隻,工業總產值3302萬元,農業總產值3539萬元,財政收入199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208萬元,糧食總產量102.1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54公斤,人均純收入1055元。

和平鄉基礎設施

1、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個佔地面積近40000平方米,且水、電、路配套,餐飲、旅社、商店、貨運、公廁、垃圾堆放池等功能齊全的集鎮農貿市場
2、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總長95.8公里的18條灌溉溝渠三面光工程建設。拉通116個自然村自來水,解決4896户23483人和9861頭(匹)大牲畜飲水困難和問題。
3、能源設施建設。建成大平灘和白洋坪一、二級電站,架通14個村委會142個自然村照明電,全鄉通電率達100%。建成沼氣池3303口,推廣率達58%。
4、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個可容納20輛客運車輛和1000餘人次的中型客運站。挖通14個村委會和95個自然村的鄉村公路,全鄉通車裏程200餘公里, 通車率達67%。對輻射白沙、百福、石坎、咪租和白鴿5個村委會、58個自然村、12000餘人的環鄉公路實施擴建和對全長24.5公里的“和(和平)小(小街)”公路和平段進行彈石路面改造。擴建和改造工程已竣工並投入運業。
5、通迅設施建設。全鄉14個村委會和大部分自然村已接通電話。其中村委會安裝程控電話3部、無線電話11部,通電話率達100%。另外,自然村安裝閉路電視網6個、村村通電視網25個,擁有程控電話400餘部,手機700餘部。

和平鄉民族文化

和平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雜居鄉。民族種類繁多,這就意味着其中藴藏着豐富的民族文化潛力。諸如苗族“花山節”中的對歌舞、蘆笙舞壯族花米飯節”、“三月三節”,以及彝族“火把節”中的唱“花燈舞”等等,就是最具有盛名,而且藴藏巨大可挖潛力的傳統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