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平一校

鎖定
瀋陽市和平區和平大街第一小學創建於1919年,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學校。學校位於太原街、中山廣場、馬路灣經貿文化金三角中心區。地處中國醫科大學東北中山中學、20中學濃郁的人文環境之中。
中文名
和平一校
創辦時間
1919年
佔地面積
26000 m²
建築面積
22000 m²

和平一校學校簡介

正門 正門
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一校在辦學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80年代初,率先在全市進行了德育一體化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以培養“八個方面特點的孩子”為目標,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提出了“全面發展加特長”的辦學思想。90年代中期,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科研為先導,構建“四三二一”素質教育工程,探索出一條具有和平一特色的辦學之路。學校幾十年來湧現了一批全國、省、市知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培養了一批在國際、國內、省、市獲獎的學生。歷經幾代人的圖強思變、創新發展,形成了愛、嚴、細、耐的教風,志、勤、實、活的學風。一個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信息化、藝術化的省、市窗口學校初具規模,被譽為瀋陽大地小學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
外賓來訪 外賓來訪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紅旗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校本教研實驗基地校、國家級外語實驗基地校、省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單位、省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研究基地校、省美育示範校、省創造教育先進學校、省科研先進集體、省綠色學校、市教育改革示範校、市常規管理示範校等榮譽。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多次接待國內外教育考察團來訪。 美國三葉草學校校長蘇珊來我校進行交流 原國家教委總督學柳斌為學校題詞“培養創新精神,譜寫興國篇章”,時任省委書記聞世震為學校題詞“發揚優良校風,培育四有新人”。和平一校將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鍥而不捨的精神,朝着全國示範校的目標邁進!

和平一校師資力量

教師團隊 教師團隊
學校佔地面積2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現有55個教學班,2050名學生,130名教職員工。百餘名教職工中有瀋陽市教育專家1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拔尖人才4人,中學高級教師7人,小學高級教師95人;各級名優教師、骨幹教師93人,各級優秀課教師102人次。

和平一校學校特色

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把辦學目標和特色定位在“文化立校、傳承創新、和諧揚長”,培植學校文化,挖掘傳統中所藴含的學校文化,針對實際創新。確定目標:開放、民主、和諧、進取。把學校文化細分為:環境文化、書香文化、團隊文化、養成文化、信息文化、模塊文化等。在科學發展觀引導下,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科研為先導,高舉“揚長教育”旗幟,構建“主體性管理—體驗式德育—對話式教學”三位一體整體改革框架,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推進現代教育進程,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和平一校特色的新時期辦學之路。

和平一校所授榮譽

領導關懷 領導關懷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紅旗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校本教研實驗基地校、國家級外語實驗基地校、遼寧省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研究基地學校、遼寧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遼寧省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單位、遼寧省美育先進學校、創新教育先進學校、瀋陽市教育改革示範校、瀋陽市常規管理示範校、教學管理規範化學校、瀋陽市普教戰線六面紅旗之一,和平區標兵單位等榮譽,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 [1] 

和平一校校徽

和平一校學校沿革

百年輝煌
百年輝煌(14張)
[1]  1919年9月建校——“奉天公學堂”借用校舍開學
1920年12月校舍落成,荒木薪校長到任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日孩子合校,校長左滕加騰和加雄等人
1942年學校改名為“新高國民優級學校”
1945年學校改名為“光復小學”
1949年改名為“南昌小學”,校長高殿志
1949年瀋陽解放,校長蘇鴻
1950年——1952年校長賈繼貞
1952年——1954年校長王滿榮學校定名為區中心學校,市重點小學
1955年——1958年校長谷再新
1958年——1965年學校為市直屬小學,改名為“和平大街第一小學”校長關桂蘭
1965年——1970年校長裴玉琛
1970年——1977年校長盧書馨
1978年——1982年校長李廣路,學校定名為省、市、區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
1982年——1994年校長劉復被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學校的整體改革經驗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
1995年——2002年校長鄒明謙,建成現代化的教學樓,教學環境得以全面改善
2002年——至今 校長李曉東,接收二十三中學校舍,兩校合一後學校佔地面積由原來的9000平方米擴大到26000平方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