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鎖定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是由法國、德國、以色列、美國合拍的動畫紀錄片,由阿里·福爾曼執導,阿里·福爾曼、Dror Harazi等聲音演出。以動畫的形式重現了發生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黎巴嫩難民營的大屠殺。
影片於2008年5月15日在法國戛納電影節首映,2008年6月12日在以色列上映 [1]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棕櫚主競賽單元等多項提名,並斬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2] 
中文名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外文名
Waltz With Bashir
其他譯名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台灣)
類    型
紀錄片、動畫、傳記
出品公司
Bridgit Folman Film Gang
製片地區
法國、德國、以色列、美國
導    演
阿里·福爾曼
編    劇
阿里·福爾曼
製片人
阿里·福爾曼、Serge Lalou
主    演
阿里·福爾曼
主    演
Dror Harazi
片    長
90 分鐘
上映時間
2008年06月12日
對白語言
希伯來語、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185616
主要獎項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歐洲電影獎最佳作曲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製片成本
150萬美元(估) [3]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劇情簡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海報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海報(5張)
1982年,19歲的阿里·福爾曼阿里·福爾曼飾)正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服役。24年後的一個晚上,在酒吧裏,已經是電影導演的阿里·福爾曼遇到了一個老朋友,他告訴阿里,很多個晚上他都在做同一個惡夢,就是自己被26只惡犬追逐,而且每次都是惡犬的數目都不變。兩人得出的結論是,這與他們當初在以色列國防軍軍服役的經歷有關,當時正值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然而令阿里感到不解的是,他對自己那個時期的經歷的記憶好像被橡皮擦抹去了。於是他決定環遊世界,去拜會當年的那些老朋友和戰友,他需要了解那個時期自己的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當他越來越接近那段歷史時,他的記憶便開始復甦了,那是一段極其慘痛的歷史,1982年,駐紮在貝魯特的以色列軍隊對巴勒斯坦難民被屠殺負有直接責任 [4]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幕後製作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創作背景

1982年6月,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佔領黎三分之一的國土,重兵圍困貝魯特。9月15日,1000多名巴勒斯坦難民於遭到以色列侵略軍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殺。 [5] 
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當時是以色列軍隊裏的一名士兵,他目睹了這場戰役。影片選擇在以色列建國60週年拍攝上映,以動畫形式還原了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的殘酷歷史。該片是阿里·福爾曼關於自己記憶的追溯,他表示這是一部個人化的紀錄作品 [6]  ,影片重點也不是質疑當時失職的以色列軍事領袖 [7]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創作方式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來自於導演親歷的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他通過訪問當年的那些當事人戰友,以個人視角揭開了歷史的隱痛。片名跟導演本人沒有直接關係,而是來自於他的一個受訪者,他在黎巴嫩戰爭時期的步兵團指揮官,那個指揮官陷入包圍之後,信手抄起一把重機槍,在黎巴嫩民選總統巴什爾·格瑪雅爾的巨幅海報下“跳起一曲瘋狂的華爾茲”,拼命殺人 [8] 
影片以福爾曼的友人以及過去一起參加戰爭的士兵們的採訪為基石,所有采訪皆收錄並作為這部動畫片的旁白。其中一些案例,因為哈爾曼的朋友希望保留他們的隱私,由哈爾曼本人進行復述 [7]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製作過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劇照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劇照(8張)
從進行素材研究到最後剪輯完成,《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的製作歷時四年,僅素材研究就用去了導演阿里·福爾曼整整一年的時間,他找來參加過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的12個以色列當事人。而在研究完成之後,阿里便開始在攝影棚內拍攝,8個月之後,拍攝完成,全片長96分鐘,接下來就投入到動畫製作中。把真人畫面轉化成動畫,非常的折磨人,10個動畫師幹這個活,每人每天工作9個小時,才完成37幀畫面,最初,希望每個月能製作出6分鐘的動畫來,但實際上,這個要求有點高,四分鐘才更符合實際,而全部動畫完成用去了兩年的時間。 [8] 
在影片的結束前一分鐘,動畫中加入了一些反映大屠殺結果的真實鏡頭。這也是導演哈爾曼本人對於單獨運用動畫無法完全展現該事件的恐怖之處的一種承認。福爾曼解釋最終鏡頭運用的原因是為了讓整個影片與主題相稱,最後50秒的畫面對他而言非常必要。 [7]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主創團隊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阿里·福爾曼 阿里·福爾曼 配音
Dror Harazi Dror Harazi ----
Carmi Cna'an Yehezkel Lazarov ----
Ori Sivan Ori Sivan ----
Zahava Solomon Zahava Solomon ----
Boaz Rein-Buskila Miki Leon ----
Ron Ben-Yishai Ron Ben-Yishai ----
Ronny Dayag Ronny Dayag ----
Shmuel Frenkel Shmuel Frenkel ----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職員表

製作人 阿里·福爾曼、Serge Lalou、Gerhard Meixner、Yael Nahlieli、Roman Paul
導演 阿里·福爾曼
編劇 阿里·福爾曼
配樂 Max Richter
剪輯 Feller Nili
美術設計 David Polonsky
視覺特效 Nitzan Roiy
展開
演職人員參考資料 [9]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音樂原聲

序列
曲目
原聲帶封面
01
Boaz and the Dogs
02
Iconography
03
The Haunted Ocean 1
04
JSB / RPG
05
Shadow Journal
06
Enola Gay
07
The Haunted Ocean 2
08
Taxi and APC
09
Any Minute Now / Thinking Back
10
I Swam Out to Sea / Return
11
Patchouli Oil and Karate
12
This Is Not a Love Song
13
What Have They Done?
14
Into the Airport Hallucination
15
The Slaughterhouse
16
The Haunted Ocean 3
17
Into the Camps
18
The Haunted Ocean 4
19
Andante / Reflection (End Title)
20
The Haunted Ocean 5 (Solo Versio)
參考資料來源 [10]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獎項
類別
授予方
結果
2008
第21屆
最佳作曲
獲獎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2008
第61屆
主競賽單元
提名
2008
第42屆
年度最佳影片

獲獎
2009
第83屆
最佳外語片
提名
2009
第66屆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獲獎
2009
第62屆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
提名
電影獎:最佳動畫片
2009
第34屆
最佳外國電影
提名
2009
第36屆
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提名
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最佳動畫電影配樂
最佳動畫電影


2009
第53屆
意大利大衞獎
最佳歐洲電影
提名
參考資料來源 [1]  [11]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發行信息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製作公司

名稱
國家
Bridgit Folman Film Gang
Les Films d'Ici
法國
Razor Film Produktion GmbH
德國
Arte France
Hot Telecommunication
ITVS
Israel Film Fund
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
德國
New Israeli Foundation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
以色列
Noga Communication - Channel 8
以色列
參考資料來源 [3]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發行公司

名稱
時間
國家
Match Factory
2008
德國
人造眼
2008
英國
Le Pacte
2008
法國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
2008
德國
索尼經典
2008
美國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參考資料來源 [3]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上映日期

國家
日期
以色列
2008年6月12日
法國
2008年5月15日(戛納電影節首映)
法國
2008年6月25日
比利時
2008年8月27日
加拿大
2008年9月4日(多輪多電影節)
美國
2008年10月1日(紐約電影節)
英國
2008年10月24日(倫敦電影節)
英國
2008年11月21日
中國台灣
2009年2月27日
中國香港
2009年3月19日
參考資料來源 [3]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作品評價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是一部“大膽的動畫記錄片”。(中國經濟網評 [12] 
該片是比較有衝擊力的影片,給日後拍攝的戰爭電影定下倫理的基調。(銀幕日報評 [8] 
影片通過風格化的動畫手法,詳盡地展示了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對1982年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的記憶。影片分成兩大部分,一個是“訪談”,一個是“戰地回憶”。 阿里·福爾曼通過高對比度的色塊和粗獷的線條把真實、回憶、夢境融為了一體,把一個老套且濫俗的題材拍出了新意和令人吃驚的效果。(時光網評 [13] 
主創宣傳
主創宣傳(4張)
該片是世界上第一部院線電影長度,並以2D動畫風格呈現的紀錄片風格電影,且是一部半自傳體動畫紀錄片,以動畫的輕巧形式承載紀錄的厚重,開了歷史的先河,技法極其高明。導演在影片開場即用三分鐘伴隨肖邦音樂而出現的26條惡狗襲擊自己的噩夢,精準捕捉到戰爭殘留下來的種種心靈觸感與悸動,其冷色調的繪畫風格立將全片沉浸到壓抑的氛圍中,這部充滿反思和反戰情緒電影不按常理出牌的表述方式具備着奇特的力度,新思路帶來全新的切入角度來處理導演自己內心世界,塑造出現實裏攝像機攝製不出的情景和氣氛。(鳳凰網評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