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鎖定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前四句交代與崔二少府二人在楚丘城相遇;中八句為登樓所見,引起思古幽情;後八句又回到失路之悲,照應開頭。
作品名稱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高適
創作年代
唐代
創作時間
747年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字    數
100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作品原文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異縣久棲託。
辛勤失路意,感嘆登樓作。
清晨眺原野,獨立窮寥廓。
雲散芒碭山,水還睢陽郭。
繞樑即襟帶,封衞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豐愛墟落。
相逢俱未展,攜手空蕭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諾。
公侯皆我輩,動用在謀略。
聖心思賢才,朅來刈葵藿。 [1]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註釋譯文

①崔二少府:高適有《效古贈崔二》,似為同一人。楚丘城:春秋時地名,其地有二:《春秋·隱公七年》:“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楊伯峻注“楚丘當為戎州己氏之邑,地界曹國與宋國之間。據《一統志》,楚丘城在今山東省成武縣西南、曹縣東南三十里。”另,《左傳·閔公二年》:“僖之元年,齊桓公遷邢於夷儀,封衞於楚丘。”楊伯峻注:“楚丘,衞地,在今河南省滑縣東。”《新唐書·地理志》:“宋州睢陽郡有楚丘縣。”此詩中有“封衞”之語,當指滑縣。
②棲託:寄託,安身。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棲託焉。”
③失路:不得志。揚雄解嘲》:“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登樓作:指漢末王粲避亂客荊州,思歸而作《登樓賦》之事。
④芒碭山:芒山、碭山的合稱。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界。《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睢陽:《新唐書·地理志》載:“天寶元年改宋州為睢陽郡,屬河南道。”
⑤梁:此處指宋州。《晉書·地理志》載:梁國,漢置,下轄睢陽。南朝宋、齊為南梁郡,屬南徐州。南朝宋以後,先後為北魏、東魏、北齊所有。隋唐時期,雎陽被改名為宋城,宋州。襟帶:謂山川屏障環繞,如襟似帶。比喻險要的地理形勢。封衞:《左傳·僖公二年》:“諸侯城楚丘而封衞焉。”
⑥墟落:村落。
⑦千里心:遠大的志向。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百金諾:指信實可靠的諾言。《史記·季布欒佈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⑧朅來:何不來。葵藿:向日葵與角豆的花葉。因葵與藿皆有向陽特性故古人用以表示臣下對君主的忠誠。《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臣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1]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創作背景

楚丘城在睢陽郡,此詩當為唐玄宗天寶六載(747)春高適自東平歸睢陽途中所作。當時高適與朋友崔二少府同登楚丘城樓。 [1]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作品鑑賞

此詩前四句交代二人在楚丘城相遇,同為漂泊異鄉、仕途失意之人,一起登上楚丘城樓,崔氏作登樓詩,自己和詩。“清晨”以下八句為登樓所見,山雲水郭,引起思古幽情。“相逢”以下八句又回到失路之悲,照應開頭,同時勉勵對方和自己堅守理想,重義任俠,方今正當朝廷用人之際,應有葵藿傾太陽之志誠,翹首以待時機。 [1]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作者簡介

高適(約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2] 
參考資料
  • 1.    李 丹.高適詩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20:217-218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