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尚頭

鎖定
和尚頭(學名:Rosa laevigata Michx. Fl. Bor. Am. )是禾本科小麥屬植物,蘭州北部乾旱地區特定土壤、特定氣候環境、當地特有的砂田中生長的一種特有小麥品種,主要分部在永登皋蘭白銀景泰靖遠等地。其麥粒飽滿,麥穗無笀故得名“和尚頭”。
中文名
和尚頭
拉丁學名
Rosa laevigata Michx. Fl. Bor. A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
禾本科
小麥屬
分佈區域
永登、皋蘭、白銀景泰、靖遠

和尚頭形態特徵

常綠攀援灌木,高可達5米;小枝粗壯,散生扁彎皮刺,無毛,幼時被腺毛,老時逐漸脱落減少。小葉革質,通常3,稀5,連葉柄長5-10釐米;小葉片橢圓狀卵形、倒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2-6釐米,寬1.2-3.5釐米,先端急尖或圓鈍,稀尾狀漸尖,邊緣有鋭鋸齒,上面亮綠色,無毛,下面黃綠色,幼時沿中肋有腺毛,老時逐漸脱落無毛;小葉柄和葉軸有皮刺和腺毛;托葉離生或基部與葉柄合生,披針形,邊緣有細齒,齒尖有腺體,早落。花單生於葉腋,直徑5-7釐米;花梗長1.8-2.5釐米,偶有3釐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隨果實成長變為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呈葉狀,邊緣羽狀淺裂或全緣,常有刺毛和腺毛,內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數;心皮多數,花柱離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長約3釐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和尚頭含義

1.“和尚頭”是四川部分地區對“膝蓋”的地方稱謂,因為通常和尚是沒有頭髮的。膝蓋處和和尚的頭一樣沒有毛髮,圓頂,看起來就像是和尚腦袋一樣。所以就有這麼個形象的稱謂。
2.和尚頭
多指牛和尚頭,是指牛後腿中的一部位肉,經精細分割後,其外觀呈圓弧形狀,每塊平均重量為3-4kg。肉呈紅色、無脂肪、屬純瘦肉型。適合烤、醬、滷等。
3.和尚頭
和尚頭就是這樣了 和尚頭就是這樣了
是指一種髮型,相信看過蠟筆小新的人都有所瞭解,但是現實中的和尚頭是怎麼樣的呢?就像這張圖片了,是在百度上搜到的。

和尚頭小麥品種

和尚頭小麥麥穗 和尚頭小麥麥穗
蘭州北部乾旱地區特定土壤、特定氣候環境、當地特有的砂田中生長的一種特有小麥品種,主要分部在永登皋蘭白銀景泰靖遠等地。
和尚頭其特點是耐旱、抗澇、無污染,內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份,麪筋高、口感好。據傳,明清時期作為貢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具有滑潤爽口、味感純正、麪筋強、食用方便等特點。
和尚頭小麥 ,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發達的鬚根系,主根可入土300釐米以上,次生根多集中在20—50釐米的耕作層,以利於充分吸收其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莖直立、空心,由4—6個生長節組成。在新砂地和雨水較正常年份,分櫱成穗率可超過10%。櫱小葉窄,株高122cm,穗狀花序,小穗有2—3朵花,穗無芒,園錐形,殼色紅,成熟後口緊,不掉籽。穎果橢圓、褐紅色,麥粒中小,較細長。發芽時,芽鞘堅硬、粗壯而長,鞘尖鋭利似錐,可刺破堅硬的沙層或土塊,利於抗旱深播、早播。質量好,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這是在強光照、晝夜温差大的條件下,植物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強於異化作用的結果。
旱砂田中成熟的和尚頭 旱砂田中成熟的和尚頭
據測定,千粒重達35.0克左右,麪粉白度74.81%,偏黃度15.9%。粗蛋白含量16.02%,與其它品種小麥相比,粗蛋白高出2—4個百分點,賴氨酸高出0.1—0.2個百分點,“和尚頭”小麥質量高,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這是在強光照、晝夜温差大的條件下,植物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結果。  與其它品種小麥相比,粗蛋白高出2~4個百分點,賴氨酸高出0.1~0.2個百分點,麪筋含量高出4~5個百分點。“和尚頭”屬硬質小麥,咬斷麥粒,茬口呈玻璃質狀,硬度達14.9,也高於其他小麥。“和尚頭”小麥粉質較細、砂,含纖維少,容易消化吸收,口感好,是蘭州地區做拉條子、饅頭的最佳原料。
廣種薄收,是蘭州北部人民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廣種薄收,是蘭州北部人民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和尚頭蘭州特產

和尚頭小麥 和尚頭小麥
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賓努親王到蘭州郊區訪問,村民用“和尚頭”面製做的漿水長面招待,受到郭沫若、賓努的高度讚譽。
“和尚頭”小麥具備極強的抗旱、耐瘠薄、耐鹽鹼性能。在土壤含水僅有5%~10%的極乾旱土壤上,也能開花結實,土壤含鹽量不超過0.3%時,生長正常。播種時,新砂地不需施肥,中砂地用耬種點化肥即可(一般畝種10公斤尿素或硝銨)。生長期內不需要追肥。“和尚頭”小麥的另一特點是高效益、低成本、無污染。生產每公斤“和尚頭”所需成本只需0.18元左右,而水地小麥需0.8元左右。“和尚頭”小麥的市場價格要比水地小麥高30%以上。由於“和尚頭”在種植中,基本不施化肥、農藥,所以無污染,是地地道道的無公害綠色食品。
“和尚頭”小麥一直是乾旱地區糧食作物的主栽品種。主要長在當地大片砂田中,單產極低。 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的發展已面向市場經濟,由數量型向質效型轉變。“和尚頭”小麥將以其質量高、效益高、低成本、無污染等品質優勢,成為質效種植業的首選品種。種植技術方面,在壓砂覆蓋技術的基礎上,可發展塑膜覆蓋、秸稈覆蓋。蓄集雨水滴灌、噴灌,使“和尚頭”單產穩定在100公斤~120公斤左右。
和尚頭屬硬質小麥,咬斷麥粒,茬口呈玻璃質狀,硬度達14.9,也高於其它小麥。粉質較細,含纖維少,容易消化吸收,口感好,是做拉條子、饃頭的最佳原料。
相傳明、清時期曾作為貢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民間用“和尚頭”小麥麪粉做“長壽麪”,燒製的“燒鍋子”是蘭州地區人民喜愛的食品。種植“和尚頭”小麥的歷史,是從元末明初開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
據《蘭州市志·農業志》記載:“蘭州地區距今5000年前已種植小麥,漢代小麥生產僅次於粟稷”。明代以前,蘭州地區種植小麥,僅限於市區近郊。而蘭州城北廣大地區,即現在永登秦王川、皋蘭、景泰、白銀市等地,歷屆羌、戎、匈奴、鮮卑、吐蕃、蒙古等民族居住,以遊牧為主。 “元末,饑荒嚴重,人民死亡流離,土地大部荒蕪,無人耕種。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至二十三年(1389年),甘肅莊浪衞等地出現荒地墾壁,粟麥有獲,米價日減,每石至500文的景象。”
明初開荒種麥,並非就是現在的“和尚頭”。現在的“和尚頭”小麥,是在蘭州以北氣候乾燥、·強光日照自然環境下,經長期自然條件的選擇和勞動人民對小麥品種選育的產物。元代以來,該地區氣候日趨乾旱。據解放以來氣象觀測記載,年平均降水量266毫米,年蒸發量1807毫米,是降水量的7倍。皋蘭降水多集中在7月、8月、9月,佔年降水量的80%。相對濕度平均為54%,絕對濕度為6.6毫巴,乾燥度為1.89,乾旱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性天氣。
據資料分析,平均十年中六年是春末夏初早,平均兩年發生一次伏旱。乾旱發生機率為87%。這與“十年九旱”的民諺是相吻合的。這一地區地區氣候的另一特點是強光照。平均日照時數大於或等於5℃的積温3216.6℃,大於或等於10℃的積温2802℃,無霜期144天。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法則,“和尚頭”小麥正是在500年的栽培歷史中,經自然選擇選育的小麥精品。
現隨着引大入秦灌區的發展,昔日砂田大多變為水澆地,真正的和尚頭小麥已經不多,被視為珍品,饋贈重要親友。

和尚頭麥中極品

很多人都知道茅台是酒中的極品,但不知道小麥中的極品是何品種,這裏我告訴你:小麥中的極品是和尚頭小麥,尤其是旱砂地生長的和尚頭小麥。
和尚頭小麥的麥穗無芒,故名和尚頭。它的特點是極耐旱,產量低,麪粉筋骨大,和麪時比較費勁,口感好,有面香味。做拉麪不用放任何添加劑,一根就能拉出一碗。
旱砂地小麥一般只管鋤草不施肥,每畝地需要種子11斤左右,最多不超過15斤。如果頭年秋雨水較好(有了墒),次年春夏再能下上一兩場透雨,就能保證豐收。
以前蘭州北部雨水較多,新旱砂地畝產最高可達300斤。老旱砂地畝產僅為30斤左右,新旱砂地畝產可達150斤左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