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子飯

鎖定
和子飯又稱和則飯、也稱和和飯,在晉南一帶也稱米淇。是晉、陝地區比較長見的著名的傳統小吃,當地居民的早晚餐食譜中最常見的。其基本組合為小米、薯類、蔬菜和各種面制食物飯菜合一,是所謂“調和飯”。由於地域差異,各地“和子飯”的製作方法、輔料配備又各具特色。有以小米為主,加煮紅薯、山藥蛋、黃豆、糊面的;也有米麪各半,加煮南瓜、白菜、拌麪的;還有米少面多,加煮大量蘿蔔條的。層次低的叫“糊面和和飯”,中等的叫“和子飯”,高檔的稱“流尖菜稀粥”。其中,“和子飯”以加入的輔料不同而種類最多。和子飯即是把各種材料中和在一起,加以佐料煮制而成,與傳統的中醫養生有緊密的關係和內在的聯繫,中醫講:不偏不依之謂中,而晉陝地區的和子飯沒有主次之分,也是養胃的美食。
中文名
和子飯
分    類
風情小吃
別    名
和則飯
隸    屬
傳統小吃
產    地
山西陝西

和子飯山西居民的早餐

和子飯製作方法

“米湯鍋裏煮片子”是晉北應縣一帶地道的家常飯。忻州市以公路為界,路東的居民喝 “豆散散”,路西的居民多是小米加“黃豆錢錢” (將清水泡漲後的黃豆用石碾壓扁)。
河曲一帶居民常吃一種特有的酸稀粥,做法是把米放入特製酸湯內,在15至20℃的常温下浸泡4~8小時後撈出,然後熬成酸粥。特點是味如酸奶,黃亮筋韌,能清熱解渴。呂梁地區交城山區的居民常以莜麥糝糝,即莜麥去皮或破為兩半,加煮山藥蛋為早餐。
長治一帶的居民則多吃 “南瓜糊飯”和“菜稠飯”。
晉城一帶的居民管它叫“米淇”,晉城本土笑星司劍虹的小品《説唱晉城》中有“米淇配着豬頭肉”
盂縣人在小米中加入玉米麪,即稱“和子飯”,如果加入紅小豆,又稱 “紅稠飯”。過去,只有節日或農曆初一、十五,農家才能吃頓 “紅稠飯”。太谷、祁縣一帶的“和子飯”,有以小米為主、麪食為輔的,也有以麪食為主、小米為輔的。以麪食為主的 "和子飯",又有多種名稱,如:糊面和子飯、拌麪和子飯、擀麪(因長短寬窄切法不同又有好多名稱)和子飯、流尖菜飯、擦尖菜飯、壓尖(即餄餎)菜飯、壓餑餑菜飯、剔尖菜飯等等。 以面的品種分,又有白麪、豆麪、紅面 (即高粱面)、蕎麪、玉米等多種和子飯。同時,還有以加入輔料為名的和子飯,如紅薯和子飯、山藥蛋和子飯、番瓜和子飯、南 (金)瓜和子飯、西葫蘆和子飯、蘿蔔和子飯等等。

和子飯和子飯氽羊肉

氽羊肉菜飯,實際是和子飯氽羊肉,是太谷縣民間家常面飯,一般在秋冬季節食用最多,暖胃祛寒,肉嫩香,頗有鄉土氣息。 這類和子飯,都以加入的輔料多為特色。調和和子飯都講究"露鹹",加入油煎葱花或韭菜、香椿芽,風味獨特。如加入油煎野韭花,氣味更加芳香。山區居民常以野韭花烹調和子飯,配以煎餅、鍋盔等乾飯,很有地方特色。 外地人對山西的 “和子飯”時有微詞,對米、面、菜一起混煮不以為然。可許多到外地工作的山西人,説起家鄉的 “和子飯”,津津樂道,回味無窮,鄉情縷縷。

和子飯小米和子飯

主料
麪條(幹切面) 1小把,紅芸豆2湯匙,小米半碗
輔料
胡蘿蔔1根,土豆半個
調料
食鹽適量,葱1段,蒜2瓣,食油1茶匙,陳醋1茶匙
步驟
1.將土豆和胡蘿蔔切滾刀塊,葱蒜切末備用。
2.鍋中燒開水,先煮五分鐘豆子。
3.往鍋中放入洗淨的小米。
4.蓋半個鍋蓋,中小火煮十分鐘。
5.十分鐘後把土豆和胡蘿蔔塊下鍋中,接着中小火煮十五分鐘左右至土豆胡蘿蔔軟面。
6.接着下雜麪條煮熟。
7.在煮雜麪條的過程中,往炒鍋中倒少許食油燒八成熱,下葱蒜末爆香至焦黃色。
8.倒少許陳醋爆香,這個過程一直大火。
9.用最快速度把另外鍋裏的小米和子飯倒進炒鍋中,然後放適量的食鹽拌勻就可以享用了。
小貼士
1.熬粥想要香,一定要等水開後再放米。
2.煮小米時,半蓋鍋蓋,小火煮才香。
3.這個和子飯一般都是放黃豆。
4.一定要用老陳醋,味道才濃厚,但是別倒太多。

和子飯呼和浩特地區

盛產莜麪的呼和浩特地區,平民百姓愛吃“和子飯”。

和子飯簡介

“和子飯”亦稱混混飯,屬稀飯類,是稀粥的新種。按熬稀粥的方法,把小米放在水中,再放入大小適中的山藥(馬鈴薯)塊一同去煮。將熟時,再把莜麪均勻地撒向山藥稀粥鍋內,邊撒邊攪,勿使結成乾麪疙瘩,連接不斷攪動,直到看不見乾麪的痕跡,再熬稍許,聞到莜麪香味,既已製成。

和子飯早飯

家常飯 家常飯
“和子飯”常被用來做早飯。特別是市郊的農家,早晨更愛吃“和子飯”,從清末到本世紀 50 年代,一直是塞北羣眾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和子飯受歡迎原因

“和子飯”為什麼流行範圍那麼廣,那麼受當地羣眾歡迎呢?一者,因為起所需的原料只有小米、山藥(馬鈴薯)、莜麪、水,這些原料都是當地特產,價格便宜;二者,“和子飯”經羣眾長期食用,證明其營養價值高,有利於身體健康。從今天的營養學角度分析,小米中含有大量維生素,莜麪中鐵、銅的含量都相當豐富,山藥中含有大量澱粉、鋅等營養成分,因而很符合當代醫學的營養要求;三者,“和子飯”稠稀適度,不加調味品,吃起來清淡、香甜,無論吃葷、吃素的人,都會刺激胃口,增加食慾;四者,如果勞動者早晨吃了帶鹹味的食物,特別的農民,到了田地裏勞動,就要乾渴,遠離家庭勞動,飲水不便,容易上火,而吃了“和子飯”,半天不覺得乾渴;五者,“和子飯”因有莜麪在內,十分頂飢。綜此五大優點,“和子飯”才在莜麪產區長盛不衰。為了增加“和子飯”的頂飢功效,人們常常愛將“和子飯”中的山藥拌上炒麪(莜麪加温炒熟)吃用,稱為“和子飯拌炒麪”。六十年代,特別是 80 年代後,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用“和子飯”的人才日見減少。但普通農民及從小食用莜麪的羣眾,仍然喜歡吃“和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