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呼損

鎖定
呼損,即呼叫損失,是指交換機由於機鍵擁塞或中繼線不足一起的阻塞概率,是衡量交換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呼損可用小數表示也可用百分數表示 [1] 
在計算呼損時,通常採用按時間計算和按次數計算的方法。我國對數字電話網的呼損指標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各類電話網需滿足相應國標要求。
中文名
呼損
外文名
call loss

呼損基本信息

通信術語,全稱是“呼叫損失”。
呼叫損失(呼損)是指在正常情況下,用户發起呼叫後,由於網絡的原因呼叫未能完成而損失的比率,該指標用呼叫損失的次數與總的呼叫次數的比值來規定。其中總的呼叫次數是指用户發起的有效呼叫次數,其中不包括由於主叫用户原因造成的呼叫損失,如用户錯撥號,中途放棄(主叫早釋)等。呼叫損失的次數是指由於網路原因導致呼叫沒有完成的呼叫次數,其中不包括用户忙、用户無應答、用户鎖定、用户關機、用户不在覆蓋區、用户拒絕、用户不存在、停機等。

呼損計算方法

有兩種計算呼損的方法:一種是按時間計算的呼損E;另一種是按呼叫次數計算的呼損B。
“時間呼損”E等於出線全忙時間與總考察時間(一般為忙時)的比值,或指在1h內全部中繼線處於忙態的百分數。
“呼叫呼損”B是指一段時間內出線全忙時,呼叫損失的次數佔總呼叫次數的比例,或指呼叫第1次就失敗的次數。

呼損網路內呼損

通常認為主叫、被叫用户同在一個電信運營商網絡內,完成該呼叫沒有經過互聯點(POI),稱為網絡內通信,用網絡內呼損來表示網內通信質量情況。行標YD/T1285-2003《公用電信網通信質量測試方法》中指出:電信業務經營者網絡內呼損=(1-本地的去話接通率)。

呼損發端網絡的呼損

該指標用來指示對於不同電信業務經營者網間的過網呼叫,在發端網絡內允許分配的呼叫指標。該指標用來判斷在發端網絡內是否對國王呼叫進行了攔截。
行標YE/T1284-2003《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技術要求》中規定:發端網絡的呼損指標與發端網絡內同種可比業務的呼損指標在不同的實施階段允許有差異值,該值控制在7%以內。在行標YD/T1285-2003《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測試方法》中規定:(發端網絡呼損指標-發端網絡內呼損指標)≤7% [2] 

呼損呼損指標及其分配

我國規定的數字電話網的全稱呼損指標如下:
數字長途電話網全稱呼損
0.098。
數字本地電話網全稱呼損
0.043。
數字市內電話網全稱呼損
0.021(經一次匯接)。
數字市內電話網全稱呼損
0.027(經二次匯接)。
數字交換機呼損的分配表如下:
數字交換機呼損分配<br>
連接類型
額定負荷A
最高負荷B=1.25A
本局呼叫
0.01
0.04
出局呼叫
0.005
0.03
入局呼叫
0.005
0.03
轉接呼叫
0.001
0.0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