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

鎖定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是市民政局所屬的福利事業單位,是全區收養規模最大的、呼和浩特市唯一的一所集養護、教育、康復、安置為一體的兒童福利機構。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前身是1946年由傅作義將軍創辦的“救濟院”。當時,收養戰爭中遺留孤兒、棄嬰224名及其他服務對象的綜合福利機構,於1999年正式成立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舊院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縣府街,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內設牀位150張。
中文名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
創辦時間
1946年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基礎設施

2007年隨着民政部“藍天計劃”的實施,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同仁的高度重視支持下,新建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於2007年8月破土動工,2008年9月底竣工,僅用一年的時間完成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孤殘兒童的入住工作。一座佔地面積33畝,建築面積12400平方米,內設500張牀位,環境優美、功能完善、設施齊全,處處體現“以兒童為本”的理念,充滿情趣和温馨家園氛圍的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矗立在金橋開發區。新兒童福利院的落成開創了在環境、功能、設施方面華北地區第一,全國一流的先河。樓體內部根據孤殘兒童的特點設置1-4號樓:其中1、3號樓為乳兒、嬰、幼兒生活區、活動室、教室;2號樓為綜合樓包括辦公區、康復、醫務室、食堂、洗衣房、洗浴室;4號樓:風雨操場。新建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設二股一室(政工股、保教股、辦公室),其中保教股設有:啓蒙、康復、醫療、學生等服務區域。對收養的殘疾兒童開展保健預防、引導教育、康復訓練、康復治療、心理疏導、生活技能培訓等項工作。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福利院職能

院內採取集體供養的養護模式,保教股開辦有:嬰兒班、幼兒班、男生班、女生班和學生班。按照民政部有關“兒童福利社會化”的精神,我們轉變調整工作職能,推動兒童養護工作的家庭化、親情化和社會化,實現孤殘兒童迴歸家庭,融入社會,向寄養、助養、國內外領養多種模式的兒童福利社會化新格局發展。自開展家庭寄養工作以來,從最初的粗獷型家庭寄養逐步發展成為如今集養育、康復、預防、治療、教育等多元化為一體的家庭寄養模式。孩子們的醫療救治、康復、教育覆蓋率達到100%,使他們的生命、生活、生存質量得到了持續的提高。同時,積極探索從養、治、教向情、能、智轉變的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幽雅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優質服務的家園式管理,先進的教育、康復設施手段,體現了重視人權,重視對孤殘兒童權益的保護,向世人展示了社會的發展、進步、文明、和諧。

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福利院現狀

院內收養孤殘兒童234人,殘疾兒童佔98%,現有工作人員6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7人。我院重視人才的培育,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懂技術、勇於創新的職工隊伍。我院先後已外出培訓專業人員達100人次。多年來,一支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遵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務宗旨,秉承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 使養護、教育、康復、安置各項工作向專業化發展。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關注兒童的發展就是為人類社會的明天播種希望,而關注孤殘兒童的生存發展,更是社會進步,是保障兒童權益的充分展示;人們都説孩子是天使,工作人員每天守護着孩子們的成長,承擔着照料他們的責任,是他們陪伴着孩子們飛翔,肩負着培養他們的重任。愛將在時間中延續也將在時間中昇華,讓愛托起明天的太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愛終將會改變一個乃至更多孩子的命運,慢飛的天使也終將會展翅翱翔!孩子們的成長凝聚着各級領導的殷切關懷,飽含着全體員工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充盈着社會各界新老朋友和國際友人的支持與真愛。讓孤殘兒童在同一個世界、同一片藍天下快樂成長。